陶醉的话引起周兴兄弟俩的不适:“说的好像你有对象似的。”
两兄弟‘同仇敌忾’的瞪视着陶醉,甚至还无比嫌弃他们不知道珍惜家里这么多兄弟姐妹。
虽然没有明说,可表情似乎又说明了一切。
这边的小摩擦,翠梅她们几个看的分明,含笑摇头的同时不忘跟赵伶俐吐槽。
“你看干娘,他们几个凑在一起还斗嘴呢,氛围多好?”
“欸,愁人啊,这一个个的,都跟没长大似的,连买个礼物都要攀比下,闹心!”
说完还不忘察言观色。
“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把对象给我带回来,要是你们能从干闺女变成儿媳妇就好了。”
唐翠花几人包饺子的动作一顿,随后快速的做出了反应。
“干娘,且不说我把他们当弟弟,就是他们也帮我当姐姐,姐几个也是这意思。”
唐翠菊她们也配合的猛点头。
“就是就是,他们可都是有前途的大学生,以后应该找相匹配的对象,您不用着急,”
开玩笑,再好的关系也不能过一家去,闺女好当,儿媳妇可不好当。
现在有多亲昵,真成了儿媳妇,很多话都不敢说,那还不得憋屈死?
再者,她们三姊妹到底承了陶家曾经的收留之情,平时怎么侍奉二老,回报陶家都没问题。
就是不能嫁到陶家,一旦开了这个头,味道就变了。
就目前而言,其实单身挺好的。
翠花几人的表态,赵伶俐也没生气,本来就是锦上添花的好事,人家要不愿意,那就还当闺女走动。
另一边小酒已经指挥着几个哥哥去给她堆个超级大的雪人了。
周越和小酒一起滚雪球的时候问:“啥时候回学校?”
“你要晚两天回来啊,我可能就回市里面了。
明天下午跟我二姐一起回去,我二姐初六上班。
啊对了,你和周兴哥哥你们俩啥时候走啊?”
“我们俩今年在部队过的除夕,初八初九开始返程。
我到时候回哈市,我哥要是能等过来他战友,就直接回山城。
要是等不来,他还得去省城一趟。”
等战友?
小酒眼睛刷的一亮:“莫不是牛峰要过来?”
周越看她冒起了星星眼,不由好笑。
“对啊,真没想到,牛峰同志竟然和你四姐看对眼了。”
小酒小大人模样的摇摇头。
“我四姐压根儿就没开窍,就是觉得他不讨厌,而且牛峰同志人品不错。
也问了兴哥,他还特地找人打听了一下。
你也知道我四姐的情况,想找一个真心对她好的人,不容易。
如今牛峰各方面都还不错,就让他们先相处一下呗,要是处的不错,就定下。”
反正这个年代谈对象都很随意,见几次面就定下终身大事的也不是没有。
甚至还有只见一面就过一辈子的,好与不好,也要被世俗观念捆绑着熬到油尽灯枯。
想想也是悲。
“说你四姐没开窍,你才多大,就开始操心姐姐的婚事了?
其实你四姐也不差,力大无穷,将来随便找个伴,都没人敢欺负她。”
小酒尬笑摇头,“我这不是怕我姐吃亏吗?
她听不见,别人怎么商量对付她,都不知道。
一个人是不怕,可如果合起伙来呢?也不是我小人之心,现在可有那些外善内坏的种。
牛峰家就他自己,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亲戚,一想到不用防这个那个,就挺好。”
每每想到大姐感叹四姐长得像唐家老太太,就觉得好笑。
她家四姐最单纯了,你指望一条鱼能有多深的见地?
光是人情世故这一套,这辈子都学不完。
所以人简单,就得匹配个不怎么在眼前晃悠,还没那么多乱七八糟亲戚的。
最好嫁人之后,还能常年在娘家居住,有这么多姊妹帮忙,也不累得慌。
所以别的不说,她们家姊妹似乎都挺适合嫁军人的。
军人好啊,常年不在家晃悠。
她们自立门户,也不需要谁来干涉她们。
就是结了婚也可以回娘家,这样的好事儿,整个县城怕都找不到第二家。
要不是有世俗观念的牵扯,八婆大嘴巴的人多,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估摸着姐姐们不结婚的想法会越来越强烈。
周越在旁边认真的听着,时不时歪头看着小大人模样侃侃而谈,说的头头是道的小人儿。
越发觉得从小到大,感觉到的这孩子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成熟气息不是错觉。
你瞅瞅这说话的风格,老神在在的态度,哪里是个十多岁孩子该有的成熟?
现在不仅仅是他有这感觉,连他哥都不止一次的夸赞这丫头,长大以后了不得!
现如今是接触的越多,感觉越是强烈。
他甚至下意识的把她当同龄人相处。
当赵伶俐喊大家吃饭的时候,周越才堪堪回神儿,更没想到他竟然盯着这丫头看了几分钟。
小酒正耐心的找来两根红薯给雪人当眼睛,一根胡萝卜当鼻子。
还将爷爷收藏的用稻草编织的蓑衣给它穿上。
旁边还立了根竹竿,斗笠一盖脑门儿,‘寒江孤影’的氛围感不就来了吗?
“诶唷,快别倒腾了,赶紧洗手吃饭,你哥哥们都饿了!”
时间关系,没来得及做鲅鱼馅的饺子,而是用猪油渣和酸菜做了酸菜馅的饺子。
虽然没有新鲜的猪肉做馅料,可猪油渣照样喷香,加上馅料拌好后,又泼了一大勺的热油。
一口咬下去,香的流油,将哥俩感动的不行。
“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啊,东北那边到了冬天都吃酸菜馅的饺子,这味道真是绝了。”
“别光吃饺子啊,你们尝尝这皮冻、这炖菜,其实很多菜咱们这边和东北差不了多少。
到了冬天天都冷,都喜欢吃一些热乎的炖菜,那炖菜能放啥啊,不就是豆腐粉条白菜丸子啥的?”
赵伶俐的话刚落,老爷子就点着头说。
“四二年饥荒的时候,咱们这边往东北逃荒的可不少。”
陶昌义:“不止是四二年,这几年听说好多闺女都去投奔东北亲戚,在那边找婆家了。
人家那边虽然一年只种一季粮食,可地大物博,人少地多,粮食够吃,都往那边跑。
就咱隔壁鲁省,闯关东的时候可是去了不少人。有时间了,咱们也去看看黑土地长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