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奴儿干司境内最后一支残余势力被消灭了。

十年。

认真算起来,将军刚好用了十年的时间。

明年就是将军三十岁寿辰。

想到如今金陵薛家,还有已经病故的父亲,薛蝌不得不感慨时间的伟大。

不论何时。

时间永远不停的前进。

羡慕完别人,自己又分润不到功劳,薛蝌只好回去噼柴,继续为过冬做准备。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和金陵完全不同。

在奴儿干司,全年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不是为过冬做准备,就是在过冬的日子中。

这里对时间的消耗更直观。

很多人家会养狗。

因为太冷。

懒汉懒婆子们懒得下炕,一躺就是一天,抗上拉完屎直接一声唤,狗子就摇着尾巴进来,等它出去的时候,屋子里也干净了。

薛蝌第一次见到,被恶心到半个月吃不下饭,以后见到狗就犯憷,生怕狗跑来舔自己的脚。

顺着纹路,一斧头噼成两半,两半才噼成四片,四片分为八根细柴火。

一堆一堆整齐的堆积进入柴房,从早到晚,一直堆满为止。

柴房里堆满了一屋子柴火,院子外也堆满了几处,足够烧一个冬天。

戴着皮毡帽,穿着皮衣,套着皮靴,此时的薛蝌,活脱脱一名东北汉子。

“彭。”

斧头被丢到地上,薛蝌去泡了一大壶茶,仰起头咕冬冬就喝了大半。

也没有再出去,捡起了两本书打发时间。

这就是他在奴儿干司的生活。

枯燥,无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让人绝望。

当然。

如果仔细的探究,也会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例如滑雪橇,例如和小媳妇们说些荤话。

但是薛蝌怕。

他被自己被人遗忘了。

遗忘在这片宽广的让人敬畏的土地上。

此地。

离镇江一千三百里,离金州近两千里路。

而两千新合军击败多尔衮的地方,更是在深入奴儿干司,长达五千里之外的地方。

奴儿干司太大。

大到薛蝌心里没底。

自己会不会被派去乞列迷城?以王宣的性子,此事不是没有可能,恐怕自己真的会成为野人了。

……

镇江。

此时的镇江很忙碌。

第二军镇的驻地,原来暂时为镇江,现在已经开始搬离,经过长达半年的争议。

到底是驻扎在平安道,或者咸镜道,还是从奴儿干司寻一块合适的土地。

最后还是决定,定在了平安道。

平安道远离奴儿干司腹地,不利于开发奴儿干司,但是平安道富庶,容易养人。

而且咸镜道和平安道,还有不少的朝鲜人口,也需要防备,或者也可以说,更容易控制朝鲜。

其实不光是第二军镇,包括沉阳的第一军镇,也在往辽河套迁移,在草原外筑城。

镇江衙门里头,已经烧起了地龙,值班的差吏,又临时增烧了一铜盆的炭火,让班房里一片温暖。

李成贤聚精会神的看着公文,大门突然被推开,走进来一片冷气的男子。

“今年的天气格外冷,平安道的道路上,已经结了冰。”

稽查使王宣,径直走到火盆前,伸出后烤火,也不敢离的太近。

一旁的年轻文书,热情的泡了一杯热茶,恭敬的递给了王宣。王宣谢过对方,喝了几口热茶,才缓过气来。

“还没吃吧。”

李成贤关心的问道。

火房的厨子们,烧了几样的点心,王宣点点头,拿起一块,他早已饥肠辘辘,顾不得又冷又硬。

“煮点粥喝吧。”

李成贤拦住文书,自己亲自忙活了起来。

把烧着的茶壶取下,换上一口铜锅,用小米粥熬,然后还添了一把红枣。

小米粥好吃,王宣胃口大口,“再给我一碗。”一点也不客气。

李成贤点点头,又舀了一碗,笑眯眯的看着王宣。

“小米粥就要趁热吃,但是也得注意,别把自己烫着了……”

“你这是有话要跟我交代?”

王宣笑道。

他们军镇的事情多,而且不好做。

内地的人不知情由,只以为他们在外头当坐地虎,不知道他们实际上的难处。

就说他们第二军镇。

地盘大,势力杂,人手少,犹如刀尖上跳舞。

平安道,朝鲜的两班势力大。

咸镜道,朝鲜的军户势力大。

奴儿干司,千把号人撒入其中,就像是沙滩上的一颗沙硕般不顶事。

就算如此多困难,他们第二军镇要负责的事情却极多,维持的事情也极多。

更不提还要兼顾朝鲜。

所以从上到下养成了习惯,能简单做的事情,绝对不复杂化。

“我听说你要把薛蝌调去乞列迷城,此事我先拦住了。”

听到李成贤的话,王宣没有生气。

倒不是因为李成贤资历比自己强,而是两人多年在金州做官,深知对方的脾性,不是自私自利的人。

“奴儿干司太大,乞列迷城不过是奴儿干司东西方向的中间地带,却已经是我们目前能抵达的最远地区。”

王宣自顾自的说道。

“所以需要人手去管理,去种地,去打猎,别人可以去,薛蝌为什么不能去呢?”

李成贤笑着不说话。

两人都是老伙计,没必要藏着掖着。

果然。

见到李成贤的模样,王宣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的确对薛蝌不满。

不光是对薛蝌,最近几年,对涌入金州的国内官员,王宣都感到不满意。

包括秦钟等等。

在王宣看来,这些人只会争权夺利,根本就没有为辽东吃过苦,不会珍惜当下的来之不易。

“薛蝌还是不错的。”李成贤评价道。

当时武震孟带领大军入朝,薛蝌是随军官员,不管是劝服朝鲜降官,还是维护地方,都出了大力,获得了不少的功劳。

李成贤把事情讲了一遍,王宣却不为所动。

“做的再好,功利性太强,迟早引来祸事。当下金州只是让调去奴儿干司,我见其并无悔意。”

王宣边说,嘴角露出轻视的笑容。

“他们这些人,仗着关系,心里没有畏惧心,不就是觉得自己有凭仗吗。

对付这种人,只要在我手里,我就把他的凭仗击碎,倒是要看看,有没有畏惧心。”

对于王宣的想法,李成贤不做评价,但是他得劝一劝对方。

“你的想法是好的,不过任何事情需要有度,你取消了他的主官,发配为看仓库已经足够。继续苛刻他,只怕过犹不及。”

既然李成贤态度坚决,王宣也不好强求,把原来的计划作罢,算是放了薛蝌一马。

虽然如此,王宣还是气不过。

认为肯定是有人找关系,找到了李成贤的头上。

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只要他在第二军镇一天,薛蝌就看仓库一日,别想有其他的念想。

~~~~~~

“你身上的病好了吗。”

探春关心的看向贾环。

自从贾环去了军学校,就是她也很少能见到弟弟了。

军学堂是封闭式管理,除了平辽侯府两位公子的特殊性,其余人都没有特权。

今天难得学堂放假,探春安耐不住,终于关心起这位亲弟弟。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对兄弟不在乎呢。

“早就好了,一点事也没有。”

贾环笑道,声音爽朗。

比起以前的阴柔,现在的贾环,更添了一丝阳刚之气,探春也看出来自家兄弟的变化。

心里忍不住欣慰,自己小心的把弟弟弄来金州,到底对他是好事,没有耽搁他。

有娘家人的支持,和没有娘家人的支持,作为女子的底气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是可惜,我在学堂也就只能读几年书了,以前错过了太多的时光。”

贾环惋惜的说道。

听到弟弟能有如此想法,贾探春越发的高兴,反而劝道贾环。

“我倒不这么认为。”

“在京城你学的,还有你三叔教的,也是旁人学不到的,何必小瞧自己呢。”

贾环连连点头,只觉得家姐说得有道理。

“彩霞丫鬟,已经从京城出发了,不日即将抵达金州。我准备留在我的身边,你要专心读书,不要为杂事分心。”

探春提醒道,边担忧的看着弟弟的神情。

她不是瞧不起彩霞丫鬟的出身,而是觉得弟弟年龄还小,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上头。

正是学本事的年龄。

学习苦,本来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更需要用尽毅力,如何能分心呢。

贾环没有生气,反而松了一口气。

他只是希望彩霞有个好结果,至于真的安排在自己身边,他反而不好意思。

毕竟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也不希望别人误会自己。

“可惜,母亲她为什么不来?”

目前,贾环心里遗憾的只有母亲的事情了。

他现在不愿意离开金州,以后都不愿意回贾府,如果母亲能来金州,那就再也没有遗憾。

听到弟弟的惋惜,探春没有说话。

对于母亲出人意料的选择,探春隐隐觉得是为了自己。

自己是平辽侯夫人,是朝廷命妇。

但是自己出身低微,是妾室所出的庶女。

这个世道如此。

大多数的人们在乎。

所以赵姨娘不愿意来金州。

她来到金州,就是提醒所有人,平辽侯的妻子的身份低微,给仇视平辽侯的人笑话他的借口。

探春知道老爷不在乎这个。

但是外面的人不知道。或者人们只会笑平辽侯自欺欺人。

“等你出息的那天,你亲自去接母亲,难道母亲还能拒绝你不成。”

良久,探春轻轻的说了一句。

听到家姐的话,贾环长出一口气。

他就知道,家姐不是嫌弃母亲身份的人。

如果说小时候,他还误会家姐的话,随着他长大,早就明白了家姐的苦衷。

红楼原文中。

贾环小时候和探春吵架,长大后就从来没有过了。

赵姨娘从来不是守口如瓶的人。

但是探春小时候,为人还不够谨慎,对赵姨娘说的那些贴心话,赵姨娘从来没有透露过。

“我让人送了些银两,布匹回去,舅舅一家子也送了,母亲心里会开心些。”

赵姨娘的兄弟病逝。

赵姨娘为此担心难过了许久。

说个不好听的。

她这种妾侍,如果没有娘家人盯着,万一哪天死了,那就是彻底的白死,问都不会有人问一句。

像她的儿子女儿是不用指望的,因为没资格问。

“我还找三叔借了五百两银子,我没有花,你帮我找人还给三叔吧。”

贾环想起来此事,连忙告知了探春。

探春听到,也没有生气,也不着急,想了想,最后反而让贾环先不要还。

“你三叔不是缺银子使的人,我跟你还过去,反倒是没什么益处。等你三叔哪天回来金州,你亲自去还他,在请他一顿宴,倒是更显亲近。”

探春的主意,让贾环情不自禁的抬起头。

有种担起家事,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感觉,不再是原来的普通小儿。

这种和家姐谈“大事”的感觉真好。

说话间。

丫鬟们捧来热茶和点心。

探春接过茶盅,喝了一口热茶,示意丫鬟们把点心送去给贾环。

贾环坐在下方的圆凳子上。

丫鬟搬过一张长几,放了两叠的点心,贾环弯腰拿起一块,往嘴里咬去。

原来是桂花糕,又甜又软。

贾环不是没有吃过东西。

但是在此地,贾环无拘无束,没人用瞧不起的眼神看他,也没人背着骂他。

十几岁的少年,正是最敏感的时候。

要说先前的环境下,没有自卑是不可能的。

而男子最怕有自卑。

探春发现了这点,默默的改正弟弟的缺点,让他抬头挺胸做人。

为什么她有底气呢。

就是因为她多年警惕做事,积攒了无数的功劳和苦劳。

只要夫君是个明眼人,就不会委屈了自己。

润物细无声。

红楼里第一厉害的女子,手段当然不是一般人看的出来的。

“学堂里头吃不饱?”

看着弟弟吃糕点的模样,探春诧异的说道。

这就是她女儿家不知道的事情了。

常言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他们这种年龄的少年就不知道吃饱是什么。

上一刻吃的饱饱的,下一刻又饿了,又能吃下一头牛。

“学堂里饭菜管够,只是不许浪费。”

“味道如何?”

“还行。”

两姐弟拉着家常,看上去寻常的事,却是一家子梦寐以求的奢望。

“我等下出门,约了同学。”

贾环不好意思的说道。

探春起身。

“你以后的月钱,就按照府里的规矩,跟小乾他们一样。”

“不好吧?”

贾环迟疑道。

“你姐夫交待的。”

听到家姐的话,贾环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世一兵日月山河无恙神话版三国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魂回东汉大宋之天才鬼医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亮剑:我只打硬仗大周逍遥王爷两宋传奇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大清宫里的小人物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亚历山大四世洪武大案之借纸案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宋骑之金戈铁马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上吊之前,崇祯掀桌魏臣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