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徐承宗看着李贤,他话没说完。

不仅仅是畸零女户,这些畸零女户们,只是徐承宗举得一个例子罢了。

除了扬州瘦马之外,其他的产业也是如此。

“还有桐园,还有猪鬃刷,还有其他诸如此类,都是如此。”徐承宗从畸零女户,扩展到百工之上。

比如桐油漆园,桐油刷在木头上,经过暴晒之后,就会变成形成一层致密的漆膜,这层漆膜就是保护船只在海中航行的不二法宝。

桐油用途极为广泛,木器、油布、雨伞、制油墨等等。

自隋唐年间发现了桐油可以防水并且涂抹在船上之后,桐油广泛用于生活日常所需。

洪武时,太祖高皇帝命种桐、漆、棕于朝阳门外钟山之阳,桐园百产,二甲军二百四十人,桐树岁得油百五十斤。

桐园,是南京城曾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至宣德三年,朝阳门外所植漆、桐、棕树之数,乃至二百万有余。

漆、桐、棕树油性极大,不耐火烧,正统十一年,一场大火,烧毁了朝阳门外的桐园。

朝阳门外就是钟山,钟山就是紫金山,朱元璋的陵寝所在之地。

朝廷需要桐油,但是这帮人把桐油的上下游,牢牢把持在手中,朝廷想要桐油,那就得从他们手中扑买。

自己种至少要几年的时间,而且可能会有火龙因为陛下的失德肆虐。

再比如刷桐油的刷子叫猪鬃刷,猪鬃是猪的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刚毛。

给猪喂食酒糟,猪酣醉后毛孔扩张,把这些猪鬃拔下来。

一到三天就可以拔一次,清洗干净,晾晒之后,制成毛铺,在使用的时候,将毛铺上蒸笼蒸一个小时辰,就可以制作毛刷了。

一只猪的一生,可以生产四斤的猪鬃毛,可以制作五十多把刷子。

徐承宗希望李贤能够明白,他走的路,压根没有退路,给势要豪右添堵,势要豪右会要他的命,直接刺杀,只是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而已。

他们有一万种法子弄死李贤。

朝廷桩桩件件的事情派下来,无论走错哪一步,李贤就会万劫不复。

李贤自然知道徐承宗是好意,他平静的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给势要豪右挖坟掘墓,显然是个高危的活儿,得万分的小心。

只要不能将其罪名如同那三百名的贪官污吏一样彻底坐实,他们就有秽土转生的机会。

相比较陛下、李贤、李宾言和百姓,势要豪右有太多试错的机会了。

那解祯期犯蠢,围攻松江市舶司,都有人搭救。

徐承宗看李贤的面色,就知道李贤完全听懂了他的话。

大家都是聪明人,不是聪明人,早就死在南衙僭朝作乱的时候了。

徐承宗继续说道:“如果有用到我的地方,就尽管说,虽然我不视事很久了,但是我有固定资财。”

“比如说铺面可以先把摊子撑起来,比如说老师傅可以教授徒弟。”

“如果想简单点,可以用我的铺面来置换他们侵占的土地,我有三个船厂,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可以造三桅大船,可以跟他们置换。”

“这样你也可以交差了,龙江造船厂也复工了。”

李贤笑着说道:“谢过魏国公了。”

徐承宗起身告辞。

他将李贤和刘玉娘以及那个孩子,安置在了魏国公府,是为了安全。

毕竟魏国公府有二百铁册军,还有南京京军、凤阳三卫军可以调用。

徐承宗在南衙僭朝作乱的时候,就清楚的意识到了一件事,他作为最大的势要豪右,依仗的不是祖宗的恩泽,而是依仗当今皇帝。

所以,他愿意拿出自己的家财来,左右不过是几个船厂,几处铺面,些许人工,这些都能再赚。

但是魏国公的这块招牌不管用的时候,他连自己的宠妾都保护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宠妾被分尸在凤阳城下。

维护陛下的权柄,就是维护魏国公的招牌。

李贤看着徐承宗的背影,满是笑意,坐直了身子。

桐油的问题不用担心,因为云贵的特产除了煤炭、滇铜、三七粉、金不换、木材以外,还有一种,那就是桐油。

云贵川黔的桐树极多,桐果就长在树上,云贵的百姓会榨桐油,但是过往的交通不便,桐油压根走不出去。

四万里的水路疏浚迫在眉睫。

如果将「人」轻化、物化后,就可以把徐承宗说的内容理解清楚了。

畸零女户、桐园、猪鬃都是劳动资料,他们把劳动资料牢牢的把持在手里,所以才会有恃无恐。

如何打破对劳动资料的垄断,对于李贤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陛下已经演示过了。

李贤站起身来,准备亲自到龙江造船厂,实地看看。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走一步,来的踏实。

李贤的排场极大,去哪里都是锦衣卫开路,一群人风驰电掣的向着龙江造船厂的旧址而去。

而此时的横林费氏,浙江海商商总费亦应,来到了宝源局门前。

他打算存钱。

费亦应出示了腰牌之后,就寻到了宝源局主事孙炳福,孙炳福已经瘦了下来,但是依旧是很有福气。

孙炳福正在用水密法教授学徒,如何测定成色。

孙炳福手里掂量着一堆银子说道:“看这个刻度,将金花银或者银料投入水中,水每涨一个刻度,就是金花银是二两。”

“我手里有一些银裸子,正好放满了一刻,但是只一两四钱,证明这堆银裸子里面是五成银。”

“那就不能要,让他自己想办法去熔铸金花银,或者直接在宝源局熔铸也可以。”

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密度去测定它的大概成色,这种法子并不准。

所以宝源局只收金花银。

一个学徒举起手来问道:“主事,那要是有人灌铅呢?这法子是不是就测不准了?”

孙炳福连连点头说道:“问得好。”

铅比银子重,灌铅几乎是所有银锭造假的首选。

孙炳福掏出一根针来,这根针很粗,就是专门的验银针,他笑着说道:“银子其实很软,用这种银针可以刺入,如果刺到半截刺不动了。”

“那就换锤子,因为是二次灌铅熔铸,一敲准开裂。”

学徒恍然大悟,怪不得宝源局有个铁锤,感情是这么回事儿。

孙炳福在北京宝源局坐班的时候,躺在藤椅上逗鸟被陛下抓了个正着。

他倒是想做点事,可是做不成,一身的本事,那也得有用的地方不是?

他继续讲解着识别银裸子成色的法子,直到下课。

等到他忙完的时候,看到了费亦应,终于笑着说道:“哎呦,费商总!这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来看茶,看茶!”

费亦应无奈了,他跟这孙炳福打了几次交道了,这家伙就是见钱眼开。

孙炳福也不是贪钱,就是看到他们这些商总的眼神,就像看到了大肥猪一样。

拔猪鬃都要先喂点酒糟,赚商总的钱,先给杯好茶。

孙炳福这碗茶,可不是那么好喝的。

“孙主事,我有个事,咱们南京宝源局纳储,是不是真的有利息啊?”费亦应有些奇怪的问道。

“那必然是有。”孙炳福把政策好好讲了讲。

费亦应依旧有些犹豫的说道:“松江市舶司、密州市舶司和月港宣慰司,都有宝源局,是不是也可以承兑啊。”

费亦应问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只能在南京承兑,则毫无意义。

孙炳福笑着说道:“那是自然。”

费亦应眼神一亮,他凑近了一些问道:“现在是不是还没有人来存钱?”

“没有。”孙炳福带着满是福气的笑容说道:“这不是把费商总给盼来了吗?”

费亦应有点为难的说道:“能看看银库吗?我有点不放心。”

“好说。”孙炳福带着费亦应来到了宝源局的银库。

这其实是违制的,但是费亦应可是大户,宝源局设立之初,换银币就是吃大户,所以大户要看自己放银币的地方,安全不安全,是应有之义。

陛下给孙炳福放了三个月的权限,方便孙炳福吸储。

费亦应跟着孙炳福来到了银库,才发现这里其实是之前建庶子住的高墙,三丈三尺高的高墙内,只有一扇厚重的大门。

大门缓缓打开,里面设置的居然是厚重的铁栅栏,出了门洞之后,居然还不是银库,是一个狭窄的通道。

“需要换衣服,所有个人物品都是不能进入银库的。”孙炳福解释了一句,把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

在锦衣卫的搜身之下,才在内室换了衣服,方才进入银库之内。

银库内是一排排的檀木箱,孙炳福打开了一个箱子,里面是用红绸油布裹着的银币。

孙炳福笑着说道:“高墙的守备森严,想来费商总应该有所耳闻。”

费亦应呆若木鸡的说道:“那是…自然听说过。”

当初太宗文皇帝设立高墙,关的是废帝朱允炆的幼子朱文圭,天底下谁不知道高墙守备之森严。

比皇宫还森严。

朱文圭被释放了之后,这处地方,被陛下改造了用来做银库,是费亦应万万没想到的。

“还有什么疑问吗?”孙炳福笑着说道。

费亦应立刻摇头说道:“没有了。”

费亦应跟着孙炳福回到了宝源局,费亦应终于开口说道:“我现在手里不光有银币,还有金花银,是不是可以直接换为银票?”

孙炳福摇头说道:“如果用银子换了银票,再想换银子,就不行了,只能换银币,我得提前告诉你。”

费亦应连连点头说道:“嗯,换银币更好。”

自从陛下用强硬的手段,将御制银币在南衙通行,见识到了银币的方便之后,南衙的商贾们就再也离不开了。

能兑换银币最好不过了。

“我存六十万银币,存银两百四十万两。”费亦应开口说道。

孙炳福眨了眨眼睛,他知道费亦应大约有五十多万银币,但是这么多银子,他还是有些吃惊。

费亦应解释道:“是这样的,我是浙江商总,我这些钱,全都是浙江海商的钱,也不是我自己的。”

“我相信朝廷。”

费亦应早就投降了。

碰到这么个陛下,最好还是配合。

反抗个屁!

反抗来、反抗去,最终把自己全家老小都搭上了,给陛下看笑话不说,这不耽误赚钱吗?

费亦应不无担忧的说道:“其实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这银票,会不会变成大明宝钞。”

孙炳福摇头说道:“不会,银票不是宝钞。”

大明宝钞是朝廷发行的货币,是纸币,而银票是收一两银子或一银币才会发一银币的银票。

一种是纸币,一种是存银凭证,其意义完全不同。

送往倭国的钞票,才是纸钞。

“只要能兑付就是了。”费亦应站起身来说道:“今天就会把银子送过来。”

银子放在家里不会长出银子,还会被偷。

浙江多海商,他是海商商总,来往密州、月港、南京、松江、京师,做的买卖很大。

每次都拿银币去结算,光是来回运送银两,都是个很让人头疼的事儿。

孙炳福看着费亦应离开的模样,只能连连感慨,陛下是真的不坑穷人。

费亦应的银车开始入城,总价四百万银币,一共装了八十车,一车大约五万两,送进了银库之中。

费亦应当场将银票散给了所有的浙江海商,如果谁想反悔,可以立刻进入宝源局,将这些银币兑换出来。

费亦应很快就带着银票到了松江市舶司,他有一批货需要结算。

乃是白棉布、三棱布、斜纹布还有妆花缎。

松江府盛产棉布,有收不尽的魏塘纱,买不尽的松江布之称。

白棉布是三钱银一匹,每120匹为一担,费亦应购买了一千担的白棉布,共计价三万六千银币。

而三棱布光洁细密,有色有花,六钱一匹,一担七十二两银,共计一千担,总计价七万两千银币。

妆花缎是丝绸,极为昂贵一匹六两到十两不等,按匹购买,他一共就买了三千匹,就花了三万银币。

总计价为十三万八千银币,纳税八千二百两。

费亦应拿出了银票结算的时候,松江当地的棉商立刻就不乐意了。

棉商拍着桌子说道:“你这拿纸票子,不是欺负人吗?”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大宋最狠暴君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北明不南渡这位诗仙要退婚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护花大国士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世子无双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吕布有扇穿越门超次元战争游戏夜读全唐诗师娘,我不想努力了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交手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