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斐潜虽然说了要准备进军,但是进军并非一两日内能够准备齐全的,毕竟大军进发,还是需要众多的事物,在这些器械当中,最重要的便是军械。

现在的平阳,除了原先胡人的大批商品之外,另外的两类商品也迅速崛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盖过胡人牛羊贸易的数额。

很多人都有一些误解,说古代开始就对于商人有打压的倾向,这些其实是一知半解造成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至少在汉代还没有太过于明显。

华夏上古的商朝,其实就是商部落衍生而来。在夏朝中期,契的六世孙王亥通过进行商业贸易,使商的势力逐步强盛起来,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契的第十四代孙,汤,灭夏之后,便用“商”作为国号,建立了商朝。

可以说商朝的基础,便是贸易。由于贸易衍生出来的车轮科技,并且因为沟通了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等等,领先了夏朝。

商在金文篆体当中,其实就是一个人推着一个平板车,在车上立着牛羊角,作为贸易的标志,相互沟通交涉的一个口字……

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商人的认知还不是很强,或者说对于商人的抑制并不是太过于强烈,但是因为吕氏和田氏,所以导致诸侯对于商人开始警惕和管控,但是实际上,商品的交换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产物,不可能抑制得住的,就算是一时也没有办法控制一世,毕竟就连皇帝想要的一些珍稀玩意,追其源头,很多都是从商人手中得来的。

从前秦开始,对于商人的税收一项都很重,车船税这个延伸到了后世的经典税种,其实最早就是针对于这些往来,需要车船运输的商人所设立的。

汉代对于商人的控制,也并不像后世的那么严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商人往往都是士族本身,或者是士族的旁支,打压这些商人就等于是打压士族本身,汉武帝的盐铁专卖,也没有能够维持多久,就放开了。

后世的儒家为了所谓的礼,变成了表面上拼命抨击阿堵物,背地里则是刮地三尺捞钱财,一方面显示自己清高的身份,一方面又官商勾结上下其手。

斐潜很清楚,战争其实也是一种巨大的消耗,所以在平阳的商贸,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给斐潜的战争体系供血。

一个是学宫的文学体系,现在从书籍到清论,有不同的价格书册,而且这些书册基本上来说的价格都是不菲。

汉代的士族来说也是有追星族的,只不过这些人追的是名士,对于名士的言论和书籍,这些士族欢喜得不得了,就算是花费重金也会采购一本,否则就像是在其他的士族子弟面前抬不起头来一样,因此这些书册的销量一直都是不错。若不是为了控制市场的稀缺性,斐潜有时候都想多卖一些这一类的书籍。

平阳另外逐渐占据一席之地的,便是铁器,包括各类简单的兵械。因为斐潜在平阳工房上的推进的水力锻机,二十炼,三十炼的优质钢铁的成本降低了不少,因此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可以满足一定的需求。

原先斐潜也是有动过设立所谓的工匠学堂的想法,但是很快就取消了,并不是因为工匠这个身份,又或是什么其他的东西,而是因为工匠这个特殊的职业,很多人是因为会一门手艺才有一碗饭吃,而这些手艺虽然有的是比较简单,但是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如果不是亲手学过做过,还未必能懂。

大型器械,比如投石机,弩车等等,斐潜又不可能拿出来教,而小件生活用品,教会了徒弟便饿死了师傅。

这些事物,工序,本领,一旦开设学堂,那就免不了的会广泛传授出去,而对于汉代这样的小农经济而言,一方面没有什么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另外一方面这些东西散播开,也就断绝了原本依赖这些为生的工匠的活路。

不是说工匠学堂不能设立,而是在斐潜还不能保证全国性的控制的时候,这些东西的副作用斐潜无法消除,贸然的举动反而会造成许多不可预估的不良结果。

很多东西也如同现阶段的工匠制度一样,虽然不合理,但是不是穿越者想怎样改就能怎样改的,想当然的后果一般都很差,毕竟现阶段的工匠制度是在几百年间不断累积而形成的,又怎么能说改就改?

斐潜觉得,汉代现在的工匠学徒传授体系,加上以家族血脉等等的利益相关,已经是比较完善的一个架构了,毕竟汉代普通民众的知识程度都不高,就凭借所谓工匠学堂的几堂课能学到多少东西,又能懂得多少东西?

还不如跟着师傅,手把手的传授更有效率。

同时血统亲属关系虽然限制了工匠技术的传播,但是同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原始的技术知识的保护,更何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斐潜懂得的这些技术,是不是也是先人们一点点的累积下来的,冒然的拿出来广泛传授,是不是也对不起那些冥思苦想的先人们?

所以斐潜就干脆放弃了在平阳设立工匠学堂的想法,就算是将来要设立,也是建一个全国性的,具备一定规范的学堂也会比现在随意的开设更为合适。当然作为替代,斐潜提高了工匠的待遇,并且提出了许多奖励的标准,鼓励工匠进行创新发明。

反正这些工匠在极高吸引力的物质激励面前,自然就会自愿的带动着技术向前不断的前进发展。

就像是原先出售给袁绍的枪头,虽然价格便宜,但是确实是质量不好,就有了一些意见,然后工匠就改进了工艺,采用了半包钢的做法,也就是在刃口的位置用比较好一些的材料,然后其余的大部分依旧是材质不怎么好的锻铁。

如此一来,工艺上虽然是增加了一些复杂性,但是等于只在刃口加了一条好一些的钢料而已,成本上倒是没有增加多少,因此在价格上依旧很有优势,袁绍这一段时间又是采购了不少……

连兖州的曹操也派人找上门来,一方面说起之前答应给与的旧账,一方面也想再采购一些兵器。而关于之前答应给曹操一些资源的这一件事情,斐潜几乎已经完全是抛在了脑后,眼下被人找上门来,也就勉强凑了一些和袁绍那边品质差不多的枪头和箭矢送了过去,至于战马,想都别想,依旧是不会给的,毕竟战马是属于战略性的武器。

斐潜正在侧厅翻看着关于工房这一段时间得产出和受益,黄成带着憨憨的一脸笑,来到了厅外求见。

斐潜抬头,就看见黄成的那张脸,便有些忍俊不禁,招手让黄成进来。

黄成进了厅堂,行过了礼,刚想说话,就被斐潜一句话给堵了回去。

“先说好了,关于讲武堂的题目的事情,叔业莫来找我……”

倒不是斐潜对于黄成有什么意见,只不过在讲武堂留的题目就是为了让这些武将们开拓思路,多增加一些战场上的经验,自然是不可能给黄成放水。因为如果对于黄成放松了标准实际上等于是害了黄成。

黄成嘿嘿的笑了两声,将找斐潜寻求帮助的想法吞进了肚子里,然后摇着手说道:“君侯,某不是为了讲武堂的作业而来,而是……君侯,你看,我们现在亲卫营是不是应该多收些兵卒……”

征西将军,正常来说统帅应该在万人以上,那么由斐潜直接进行指挥的,那么一半会比较合理一些,也就是说要有五千人上下,而现在黄成名下,作为斐潜的亲卫营的人数也只有两千人左右。

“兵在精不在多,”斐潜说道,“不过现在增加不是不可,只不过相比较而言,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训练有素的兵卒并不多,还需要再练练……”

增加士兵虽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可以增强战力的,但是超过一定量之后,就显得有些鸡肋了。

因为在正面战场上,直接面对上的永远都是为数不多的那些人,并不是说十万对上十万,就可以有一个充足广阔的战场允许每一个人都一对一的进行交战。

有时候猪队友多了,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在没有交战之前,猪队友会大声高喊着上上上,我会支持你,然后真的等到了交战的时候,一回头,便只能看见猪队友那摇曳风骚的屁股在晃动了……

所以对于兵卒来说,斐潜的选择就是在一定数量上的质量保证。

更何况对于并北这一块区域来说,步卒就像是永远短了半截一样,如果可以的话,斐潜甚至想要全数换成骑兵。

黄成点点头,没有说什么,但是斐潜却能看出其中的略有一些不同意的意思。倒不是黄成对于斐潜有什么忤逆的心思,而是在这个时代,多数人还不是非常明白所谓精兵的概念……

或者说,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面,若是按照武勇等级由高到低来排列的话,首当其中的自然是将军个人的部曲,然后统帅的亲卫营,接下来是一般的老兵营,普通新兵,最后才是辅兵和民夫。

精壮强兵,或者说以一敌十的概念是有,但是只是针对于将军的个人部曲,对于普通新兵,只要求他们能够上了战阵,在面对敌军的时候听话执行命令,不逃跑就足够了。

斐潜说道:“兵马未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平日之时,正卒每日六升米,战时翻倍,必要时还要提供一定的血食,就算是按照日供六升来算,叔业你两千正卒,一月之需也是要三千六百石……”

当然这个是理想的状态之下,斐潜知道,现阶段能给得起这个数值可能还有那么几家,但是随着战争的延续,社会农耕结构的破坏,粮草越来越短缺,这个标准也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降低了,到了三国后期,别说日供给六升,有个两、三升的量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所以在那样的条件下,战兵的体力和战斗力是怎样的,也就大体上能够推测得出来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几万人的会战,甚至是几十万人的会战,而在这样的会战当中,打酱油的则是占据了大多数。

“那个……君侯莫怪,我不是特别的什么意思……只是有个疑惑,还请君侯指点……”黄成抓抓脑袋,迟疑的说道,“若是……降低标准,岂不是可以养更多的兵卒?某听闻现在就连京都禁军,都只是日供四升而已……”

因为黄成这段时间也是在平阳校场练兵,知道现在这个阶段,日供六升是具备怎样的吸引力,募兵根本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就算是四升也一样有大把的人会来,而且这样一来,然后折算一下,就可以用同样的消耗,多出一半的兵卒出来了。

斐潜放下了手中的木牍,微微的叹了口气。关中地区的破坏渐渐的呈现出威力来了,禁军啊,原本应该是汉王朝的最强的一支军队,但是现在也渐渐的走向了没落。

斐潜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叔业你说的没错,确实如果我们降低了粮草的供给标准,那么的确可以容纳更多的兵卒……但是你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的这些兵卒,吃不饱,力气等等跟不上,训练之事也相应的减弱了……真要是上了战场,你觉得会怎么样?别的不说,战损的数量肯定比现在要更高是吧?”

黄成想了想,然后默默的点点头。

“然后呢?”斐潜说道,“老兵战损高,训练量不足,新兵不够强,上了战场再次损失,随后在用下一波更差的兵卒上战场……到了那个时候,比得就不是兵卒的战力,而是比拼人口的储备……而一旦人口储备拼完了,就算是没有输也是输了……”

三国最终就像是劣币驱逐良币,当只剩下相互比烂的时候,市场上也就没有了赢家,斐潜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想走这样的老路。

更何况斐潜也没有底蕴可以去走原本曹刘孙的路,毕竟之间的情况各异……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明末:乱世崛起明末:大周太祖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家父是康熙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大宋最狠暴君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太平天国的末路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北明不南渡这位诗仙要退婚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护花大国士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崇祯聊天群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吕布有扇穿越门超次元战争游戏夜读全唐诗师娘,我不想努力了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交手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