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隽新政改革的第一年,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一年。在他的精心擘画与强力推行下,新政如春风化雨,在他的辖地全面生根发芽。
土地国有制得以稳固确立,百姓们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耕地,劳作的热情空前高涨;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工坊内一片繁忙景象;教育、民生等领域的改革举措也纷纷落地,整个辖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刘隽的改革之举在带来内部繁荣的同时,也引发了外部的连锁反应。
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世家,如同惊弓之鸟,纷纷逃离刘隽的领地。他们带着大量的财富与所谓的“学识”,涌入其他诸侯的地盘。
曹操、李儒袁术等诸侯,自然是大喜过望。他们大张旗鼓地欢迎这些世家的到来,将他们奉为上宾。在这些诸侯眼中,这些世家带来的财富可以充实他们的府库,而世家子弟的“智谋”更是能为他们出谋划策。
一时间,这些诸侯的势力迅速膨胀,他们的领地内似乎也“热闹”了起来。
曹操在许昌城中,设宴款待那些从刘隽处逃来的世家。酒过三巡,他满脸不屑地开口道:“这刘隽简直愚蠢至极!世家大族英杰辈出,他得罪主公,无异于自掘坟墓,如此各位英杰都来我手中。
他推行的那些新政,不过是异想天开,迟早会适得其反。”在座的世家们纷纷附和,一时间,对刘隽的诋毁之声不绝于耳。
但刘隽对此毫不在意。他深知,自己的改革之路是为了天下苍生,而非迎合那些只知追逐私利的世家。
他的麾下,如今汇聚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军队中,既有心怀天下、立志造福百姓的世家才俊,他们深受刘隽理想的感召,愿意为了这份伟大的事业奉献自己的才华。
也有从穷苦百姓中走出的子弟,他们深知底层人民的疾苦,对刘隽的新政满怀感恩,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愿意在战场上舍生忘死。
此刻,刘隽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望着台下整齐排列的将士们,目光坚定而炽热。他高声喊道:“将士们!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为权力,不为财富,只为天下百姓能有一个安稳的生活,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我们走的路或许艰难,但这是正义之路,是光明之路!”台下的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天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刘隽的敬仰与追随的决心。
此时的刘隽军队,凝聚力达到了空前的强大,他们如同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而在其他诸侯的领地内,百姓们的生活却依旧困苦不堪。土地被世家大族肆意兼并,繁重的赋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当他们听闻刘隽领地内百姓的幸福生活,听闻那充满希望的新政,心中满是艳羡。在田间地头,在市井街巷,百姓们常常聚在一起,低声谈论着刘隽的新政。
他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甚至开始盼望着刘隽的大军能够早日打进自己的家乡,为他们带来新的生活。
“听说了吗?刘隽那里的百姓都有自己的地种,日子过得可红火了。”一位老农坐在村口的大树下,感慨地说道。
“是啊,要是刘隽的军队能打过来就好了,咱们也能有一块地,过上好日子了。”旁边的年轻人附和道。
这样的对话,在各个诸侯的领地内不断上演着。刘隽的新政,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百姓前行的道路 。
“皇叔此举,各大世家岂不是都去支持曹操等人了吗,好像受益的是其他诸侯和咱治下的百姓,而皇叔您却什么也没得到。”刘协此时陪着刘隽的一双儿女玩,转头疑惑的看着刘隽问道。
刘隽抱着蔡文姬为他生下的小女儿,一岁的脸蛋圆乎乎的,刘隽捏了捏,笑着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之本乃是百姓也。看似各方得舟,其实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刘协微微蹙眉不解。
“爹爹爹爹,娘亲说外面的百姓当您是天老爷,你说什么他们都听。”此时五岁的小刘政奶声奶气的说道,“所以爹爹说的收益是这个吗?”
刘隽和刘协都是惊讶的看着这个小家伙,刘隽伸手揉了揉刘政的头,温柔的说道,“不错,政儿真聪明,爹爹奖励你骑大马!”
说着他将手中的小女儿刘玥递给蔡文姬,趴在递上拖着刘政,一旁的小琉璃在后面撵着,“爹爹窝也要。”
杜茵看着刘隽眉眼轻笑,轻抚额头,“你这个主公也不怕别人笑话。”
蔡文姬和新入门的糜贞相视一眼,捂嘴轻笑。
阳光暖暖地洒在草地上,四周繁花似锦,微风拂过,花瓣轻轻飘落。小刘协站在其间,仰头大笑,那笑声清脆而爽朗,在这宁静的花园中回荡,仿佛许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阴霾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自刘协来到邺都,他便如同一只从樊笼中挣脱的小鸟,开启了一段截然不同的生活。
皇叔刘隽,就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他原本灰暗的世界。只要刘隽有时间,每日清晨,当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刘隽就会来到刘协的居所。
在书房内,刘隽会手持书卷,耐心地为刘协讲解着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智慧,引领着刘协走进那浩瀚的知识海洋。
从古老的历史典故到当下的治国之道,他们一同探讨,一同思索,刘协眼中的迷茫逐渐被求知的光芒所取代。
在宫内练武场上,刘隽身姿矫健,手持长剑,一招一式都尽显大将风范。他手把手地教刘协剑术,从最基础的握剑姿势,到凌厉的进攻招式,再到巧妙的防守技巧,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刘协学得认真,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他也毫不在意,眼中只有对剑术的执着和对皇叔的深深敬仰。
在邺都的这些年里面,刘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除了危险的战场,城中的大街小巷、集市山林,他几乎都能随意出入。
他可以穿梭在热闹的集市中,看着百姓们讨价还价,感受着那浓浓的烟火气息;也能漫步在城外的山林间,听着鸟儿欢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刘协心里也明白,皇叔刘隽麾下的那些将领,虽然在朝堂上对他恭敬有加,口口声声称呼他为“陛下”,但实际上他们真正听从的是刘隽的指令。
然而,对于这些,刘协早已释怀。在他经历了无数的宫廷纷争与权力倾轧后,权力的虚名对他来说已如过眼云烟。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便是亲手取下李儒和贾诩的头颅。
李儒,那个曾在董卓麾下出谋划策的谋士,他的每一个计谋都如同尖锐的利刃,深深地刺痛着汉室的根基。刘协永远都忘不了,李儒带给自己的屈辱。
而贾诩,同样是刘协心中的一根刺。他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在乱世中翻云覆雨,为虎作伥,让无数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也让汉室的江山摇摇欲坠。
而自己的皇兄刘辨,也是因这些狼子野心之辈而死。
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刘协躺在床上,脑海中便会浮现出李儒和贾诩那两张令他恨之入骨的面孔。他紧紧握着拳头,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定要手刃这二人,为汉室雪耻,为皇兄复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