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王郜永宽还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他还以为自己马上成为朝廷命官,能够与程学启平起平坐。
所以在纳王郜永宽的心里,他到底还是瞧不起程学启。
程学启一脸横肉,看起来很凶狠,他不声不响的走到门口处,然后拔出宝剑,朝着这些太平军降将大吼一声:
“”喝你妈逼,去阴曹地府喝吧“”
........
然后他朝外面大喊:
“”快,快, 给我进来杀了这些逼玩意儿“”
..........。
一瞬间,几十名全副武装的淮军士兵手持斧头,冲了进来。
他们见人就砍,坐在门旁边的太平军将领汪有为,范启发两人没有防备,当场被两名淮军用锋利的斧头劈中了脑袋,脑浆都崩了出来。
血腥脑花喷了出来,溅得在场众人一身。
坐在桌子另一边的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吓得脸色苍白,他们纷纷往墙壁后面靠,想要寻找出路。
可这是一瞬间的事情,淮军士兵手持斧头左右包抄,将他们当场砍个稀巴烂。
八个人几乎没有一个人反抗,当然也来不及反抗,就被人用斧头砍倒在地。
整个宴厅只有惨痛的哀嚎声,以及不断喷出的血液,整个大厅遍布鲜血。
“”啊......“”
“”啊......别这样,求你了“”
很快大厅里慢慢陷入平静,两个尸体趴在桌子上,脑袋已经没有了。
三具尸体在桌子底下趴着,身上最少被砍了上百斧子,内脏都露了出来。
纳王郜永宽他坐在一个角落,浑身是血,瞪大个眼睛,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
关键是他的头上还有插着一把斧头,这把斧头砍到他的头骨上,没有取下来。
斧头砍到脑袋上的伤口里面鲜血顺着额头流到鼻子尖上,再从鼻子尖滴到了地上,地上留下了一大滩血迹。
比王伍贵文和,康王汪安钧以及其他人的死状也几乎都是一样的,死的很惨。
都是被斧头劈死!
淮军杀人也杀出了经验,在狭小的空间用斧头劈,比用大刀砍来的顺手,所以这次他们为了快准狠,采用了用斧头杀人。
........
太平天国这四个王 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宁王周文佳,比王伍贵文,以及四天将范启发,汪有为,张大洲,汪环五,这八个人是导致苏州城失守的直接责任人。
这些人本想抱着投降朝廷,获得荣华富贵,结果在投降的第二天就被李鸿章安排的斧子手直接砍死。
真是黄粱一梦。
不过话说回来,自古叛徒下场都是不好的,这些人也不例外。
........。
杀掉太平天国几个核心人物之后,李鸿章才将郑国魁放了出来。
郑国魁得知好友郜永宽,汪安钧等人被李鸿章屠杀之后,他伤心欲绝,非常自责:
“”我对不起你们呀“”
“”是我把你们害了,真对不起你们呀“”
.........
郑国魁为了赎罪,于是找到李鸿章,对李鸿章说:
“”巡抚大人,人都被你杀了,可否把尸首给我,我叫他们好上安葬“”
........。
郑国魁可是立了大功的人,如今几个太平天国长毛匪首已经死了,尸体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李鸿章顺水推舟,卖个人情给郑国魁:
“”好吧.......你叫人抬走,随便你葬在哪“”
........
郑国魁将郜永宽等人的尸体收拾之后,运到苏州城外,草草埋葬。
李鸿章解决掉太平军主要的几个核心人物之后,剩下的都是一些手无寸铁的兵,这就好办了。
当时李鸿章的后勤压力很大,每天一睁眼就是几万斤口粮,如今又加了三万太平军降兵,口粮直接翻一倍,李鸿章吃不消。
狠人程学启只对李鸿章说:
“”那几个长毛匪首已经被我们杀了,咱们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些人都杀了吧,免得留后患“”
.........
李鸿章点点头,基本上是默认了。
可郑国魁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又跑去劝李鸿章:
“”大人,您千万别听程学启那个王八蛋的话“”
“”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你给他们发放武器,给他们口粮,让他们去打无锡,总比杀了他们好呀“”
........
郑国魁话里话外都是希望李鸿章别屠杀这些人 ,他想保住这些人的命。
李鸿章却把郑国魁拉到苏州城城墙上,指着瓮城里面几千太平军,说道:
“”这些人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武器,让他们去打无锡,你认为他们会听话吗?“”
“”他们要是直接投奔无锡黄子隆(太平军无锡守将潮王黄子隆),那我们不是做他人嫁衣了吗“”
“”郑国魁......你给我记住,这是战场,战场上是不能有妇人之仁“”
........
郑国魁看着苏州瓮城里面几千名手无寸铁的太平军士兵,他此时已经知道自己在劝已经没有用了。
因为李鸿章已经将这几千人关到了瓮城,那不用想肯定是要开始动手了。
伤心欲绝的他瘫坐在城墙下面,痛哭流涕。
........。
这里是不是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节,和电影投名状很相似。
电影投名状是四千名太平军被关在瓮城,作为清军头头庞青云要杀他们,赵二虎一直阻拦。
赵二虎阻拦也是为了所谓的道义,也是答应了苏州守将“”黄将军“”不杀这些人。
电影中的清军老大庞青云代表着李鸿章,赵二虎我就想着应该是代表着郑国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