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在绘卷楼外的人群,发现原本热闹非凡的绘卷楼,突然安静了下来,众人皆是一头雾水。
有那耐不住寂寞的人,翘着头往楼里眺望,却什么也看不到。
一时间,楼外众说纷纭。
“什么情况?楼里怎么突然没了动静?”
“刚才景瓷公主进去了,可能是众人正在给公主殿下行礼?亦或者说,担心冲撞殿下玉体,所以才噤声?”
“也不知道这最后一关,到底是谁赢了,秦风还是李宇航?”
“这还用说?肯定是李宇航啊,他可是号称禹城白鹤,若是连他都输给秦风,岂不是整个大狄文坛,都被秦风踩在脚下了?”
虽然老百姓不谈政治,也不懂,但是身为禹城百姓,文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们却一清二楚。
文化越强盛,意味着软实力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可依靠文化,影响周遭番邦诸国。
这也是为何,素有礼乐之邦的梁国,在军事方面,处处遭到北狄的打压,可是依旧经久不衰,而且始终没有面临,背腹受敌的窘境。就是因为,各国的文人群体,对梁国心存敬意,进而影响国内政治。
或许文化不能直接左右政治,但是文人,能!
这也是为何,今日设下这场焚香文坛,至关重要,只要能击败秦风,就可以削弱其在周遭列国文人群体之间的影响力。
要知道,不光周遭列国,即便是在北狄境内,也有不少文人,推崇秦风。
就在众人对绘卷楼里发生的事,众说纷纭之际,一个青衣书生,迈步走了出来。
终于有人出来了,围观的百姓自然不会放过,一窝蜂地涌了上去,将那青衣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其中。
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众人就惊讶地发现,这青衣书生的表情有些不对劲。
似乎是一脸陶醉享受?!
这更加激发了众人的好奇心,一时间,各种追问,此起彼伏。
“喂,刘生,里面到底什么情况?赶紧说来给我们听听。”
“就是啊,急死个人了,这最后一关,到底是秦风赢了,还是李宇航赢了?”
“刚才还闹哄哄的绘卷楼,怎么突然就没了动静,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公主殿下还在里面,你可别吓唬我们。”
“快说啊,到底怎么了!莫要绕弯子。”
面对众人劈头盖脸的质问,刘生却闭着眼睛,深吸了口气,不断回味着什么。
众人虽然在心里破口大骂,可是又毫无办法,只好耐着性子等着刘生回味完。
过了好半天,刘生才长长地舒了口气,睁开眼睛的刹那,眼睛中仿佛蕴含万丈光芒。
“这第五关,获胜者乃是李宇航。”
此言一出,现场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围观百姓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神情无比兴奋,只觉得狠狠出了口恶气。
“哈哈哈,太好了,不愧是我禹城白鹤!”
“秦风连闯四关,我还以为咱们禹城全部文人,都拦不住一个秦风,现在看来,这秦风也不是文曲星附体嘛。”
“哼哼,这回秦风该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说得没错,秦风表面是输给了李宇航,实则却是输给了我大狄,从今以后,天下诸国皆会知道,在文学层面上,我大狄丝毫不输给梁国。”
“最关键的是,李宇航乃是咱们禹城子弟,从今以后,禹城在文坛的地位,将再次提升一个台阶。”
众人热血沸腾,脸上尽是骄傲,仿佛在文学层面击败秦风,比打了一场胜仗还要高兴。
而就在众人兴奋之际,刘生的声音却再次响起。
“秦风输了焚香文坛,却赢了天下文人的敬畏之心。”
此言一出,犹如一盆冷水,直接把众人浇醒。
热闹非凡的现场,顷刻间安静了下去,众人不可置信的看着刘生,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一个愤青,一把揪住刘生的衣服,恼羞成怒地喝问:“什么叫做输了文坛,赢了敬畏之心?”
“输就是输,赢就是赢!你这个软骨头,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在愤青的带动下,现场百姓,纷纷义愤填膺,觉得这个刘生,分明就是个卖国贼!
面对众人的指责,刘生却没有半点紧张,心里甚至热血沸腾,觉得自己能够亲临秦风泼墨现场,无异于三生有幸,这辈子即便是死都值了。
刘生推开那愤青,嗓音铿锵有力。
“秦风的文学造诣,与我等凡夫俗子,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上。”
“秦风输了焚香文坛,明眼人心里都清楚,只是身为客人,不想主家输得太难看,故意放水罢了。”
这番话的拱火效果,堪称空前绝后。
正所谓文人多愤青,而禹城百姓的文化程度,纵使放眼整个北狄,也是首屈一指。
他们决不允许,任何人侮辱大狄。
“放水?放特娘的水!你这厮,分明是收了秦风的好处,故意帮秦风宣传!”那愤青攥着拳头,咬牙切齿,仿佛随时都会冲上去,把刘生打得满地找牙。
刘生却毫不犹豫,一口承认:“没错,我就是收了秦风的好处。”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正准备发怒之际,刘生又道:“不只是我,整个绘卷楼所有文人,皆收了秦风的好处。”
“毕竟能够亲临文豪大家,泼墨现场,这是何等的荣幸?”
“尔等为了守护大狄尊严而愤怒,可以理解,但也要正视我等与秦风的差距。”
说到这,刘生眼神骤然变得无比敬畏,铿锵有力地念道:“秦风在焚香文坛之外,赠诗一首!”
“此诗,堪比早已盛名天下的《出塞》!”
现场百姓,本就对刘生的话充满质疑,此时听说秦风临场作了一首,不亚于《出塞》的诗篇,众人的眼神更是鄙夷了。
“放屁!《出塞》已经受天下文人之肯定,秦风就算是天纵奇才,也不可能临场作出此等名篇。”
“就算是要作,也必然是反复推敲,日积月累,一朝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