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坚持先帝的主张,保留北京为都城,还是还都南京?

这件事太大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再说定都南京是太祖朱元璋老人家定下来的,怎么会有错?

那么太宗(即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呢?这些文官们一味地反对北迁,现在又极力主张还都,难道太宗是错的?

并非永乐皇帝错了!

表面上最为堂皇的理由是,永乐皇帝的北迁之策,令民生困苦。哪怕现在百姓能从北京城的繁华中受益,他们也可以视而不见。

在他们内心深处,则是在利益和理念上,对永乐皇帝的反对。

先说理念,官员们只想着怎么减赋,似乎这样才是“心怀天下、顾念苍生”。可是这帮书呆子,有几个懂民生实务的?

这也是科举考试的弊端,四书五经滚瓜烂熟,理念、情怀一大堆,唯独没有经济实务的训练。

高希那种“以基础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提升消费、增加赋税”的法子,在他们眼里纯属歪门邪道。而高希居然还以此有力支持了永乐帝的北迁之策,这实在是对这些长于纸上谈兵的官员们的侮辱。

官员们想还都,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南京地处江南,富庶繁华。即使现在中央朝廷已经迁到北京办公了,但他们的产业仍旧放在江南,想还都南京再自然不过了。

永乐帝初登大位时,大开杀戒。

在靖难期间站错队、反对过他的官员,几乎都被他列入了“奸臣榜”。包括他们的家属在内,不是杀就是流放,被无辜牵连的人达数万人。譬如,大臣方孝孺一家就被杀近九百人,流放边疆一千三百余人。

永乐帝虽然死了,但这件事却没有从文官们和士子们的记忆中抹去。

如此,为洪熙皇帝平反冤狱(主要是靖难中被牵连的这一批人)的政策鼓掌,反对北迁、支持还都,就是几乎所有文官的共同心愿。

至于迁都或还都,哪个对百姓更有利,倒并不重要了。

或者扯掉遮羞布说,民生困苦与否,只不过是支持还都的官员们用来说事的工具罢了。

而百姓们也最没有话语权,可是这一次有了报纸,看起来情况有变。

高希也正是借了报纸和舆论的压力,才有了纠正洪熙皇帝错误决策的能力。

洪熙皇帝刚刚还在质问李时勉“你走访了几户人家”、“这几户人家能代表民意吗”,现在却被打脸了。成成半民众反对迁都,就是明证。

各家报馆派往城内各阅报处的访员,将现场做的民调立即编写成报道,用号外的形式立即发布,几乎等同于后世的“文字现场直播”。

九成半受访百姓赞成先帝迁都北京的做法,也就是说他们不希望还都南京。

不是说民生困苦吗?不是说还都南京能减轻百姓赋税吗?

看起来,百姓们并不领情,他们更愿意认北京为都城。

“皇兄,京师的百姓并不希望还都,望皇兄三思。”高希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理由了,民调已经说明了一切。

“请父皇收回成命,放弃还都南京。”朱瞻基更直接。

“陛下,请顺应民意。”李时勉说道。

“朱高燨...你...你们...”洪熙皇帝挽回帝王尊严的努力,再一次遭受重挫,他用手指了指高希,又指了指朱瞻基和李时勉,手指在不住地颤抖。

“太傅大人,你是要逼迫陛下一定要听你的主张吗?”杨士奇质问高希。

“老师言重了,学生不敢,学生只是希望陛下能顺应民意。”

“别叫我老师,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一向老成持重的杨士奇绷不住,将“生气”二字明明白白地写到了脸上。

“父皇做太子时的虚怀若谷哪里去了?父皇不是说要学唐太宗,虚心纳谏吗?怎么四叔为百姓说的话,就不能听一听呢?”

朱瞻基年轻气盛,也不管洪熙皇帝高兴不高兴,连连质问。

“有和朕如此说话的太子和臣子吗?你...瞻基...好...好...”

第三个好字没说出来,洪熙皇帝又用手捂住胸口,然后直愣着眼,来回看着朱瞻基和高希,过了一会儿才对着朱瞻基、高希和李时勉说道。

“朕不要再听你们说话,你们...”

不料,老愤青李时勉却硬扛道:“陛下可以不听臣子们说不中听的话,但不能不让臣等说话。为君建言、匡正君父的过失,也是臣子的责任。”

“你...你...”

洪熙皇帝两眼一黑,向后倒去。

随侍太监们一阵惊慌失措,赶紧抱住放平洪熙皇帝,臣子们也慌得乱叫:“传太医、传太医...”

太医们赶到,忙着掐人中、下针灸,一阵忙乱后,洪熙皇帝总算缓了过来。

“朱高燨...”他叫了一声高希。

“你是不是还有话要说?”

“臣弟...臣弟无话可说。”高希想了想忍住了,他不想再激化矛盾。

“你呢?朱瞻基...”

“儿臣要说...”

“瞻基...”高希大声叫住了朱瞻基,朱瞻基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不等洪熙皇帝问,李时勉却主动发话:“臣有话要说。”

“时勉兄,此时不宜再进谏,陛下龙体要紧。”夏元吉提醒道。

李时勉却听而不闻的样子,相反,看起来还像是抓到了一个进谏的好机会。

“将他拉出去!”杨士奇发话。

“慢,朕让他说。”

“陛下,臣观陛下颜面体态,自登基以来,脸色暗沉、步履轻浮,气色大不如前。陛下的身体并非只属于陛下,而是我大明社稷的根本...”

“不用你与朕说大道理。”洪熙皇帝一摆手,不耐烦地打断了李时勉的话。

李时勉倒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将手中的奏折双手一托,呈给洪熙皇帝:“请陛下纳谏,约束后宫,保重龙体!”

这一下,洪熙皇帝的脸直接变成了炒猪肝。

李时勉太猛了,他竟然当面指责洪熙皇帝私生活放纵。就算是普通人,有谁当面被说私生活混乱,也会既尴尬又恼怒,更何况是一国之君了。

洪熙皇帝气得脸发紫,半天说不出话,李时勉却又说上了。

“吾观陛下举止、面色、言语,大有肝火过旺、脾肾两衰之相,宜修身养性,保重龙体...”

“你,你好大胆!你...”洪熙皇帝大怒。

他想要下令处置李时勉,可是两眼一黑,向后倒去。

这回是真的被气着了,太医、宫女手忙脚乱,半天也没将他弄醒,议事厅里一片混乱。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史上最贪崇祯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治国平天下从抱大腿开始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明皇子高爔传贰臣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猎国!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北明不南渡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半个医士成皇帝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太平江山谁是主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红楼:谁敢动我妹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北宋振兴攻略吾乃世家子穿越三国做将军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永乐小皇孙这县衙深藏不露水浒神出鬼没之燕云十八骑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被袁术针对,我截胡天下贵女明末海霸:从黄海开始殖民全球南宋出圈记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