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40、天国游

集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这四顶轿子所过之处,众人都得纷纷让开行礼,显得很是拥挤不便,丁齐便示意前面领路的元帅肖博知离开了集市,边走边问道:“这旁边的两座楼,是做什么用的?”

空地的东西两旁,各有两栋二层的小楼,有点像外面的联排别墅,但是不带院子,和村社其他的建筑不太一样。旁边的军师陈容答道:“那里是学舍,一间属于小学,另一间属于大学,孩子们的食宿之地。”

此地的孩童不论男女,年满十二岁要到主社来小学,满十三岁大学,教室是神祠的前厅和后厅。主社人家的孩子自然可以回家住,但其他三个村社的孩子却不可能每天来回,所以分别修了两间学舍。

“进学”期间的孩子,“公家”是管饭的,粮食由大营公库出,但平时想改善生活吃点更好的,那要各家大人自己给孩子送了,通常都是每月小市或大市的时候。因为几位天兄的到来又恰逢小市,所以学舍的孩子都放假了,暂时停课以免打扰到几位天兄的休息。

丁齐吩咐道:“不必继续停课,不要因为我等到来而搅扰各营日常,明日继续吧,我也想看看这里的小学和大学都教授孩子什么。”

几人离开集市来到村社小巷,所谓的小巷是各家院落之间自然形成的道路,这里不缺地方,村社的面积较大,只有五十多户人家,所以每户人家的院落都很宽敞。

丁齐有一种感觉,假如和外面过去的老村庄相,仅仅看房子,这里的人家几乎都能称得大户人家了。

全是青砖瓦房,修得很宽大舒适,每栋建筑都很精致。门槛用条石砌成,而门楣和窗楣以及屋檐下,几乎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砖,花砖的内容有飞禽走兽、草木花卉,还有此地历史传说的各种人物故事。

从某种意义说,这里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水平,人们也追求精神享受,看这些装饰知道了。丁齐特意下了轿子走进了了几户人家的屋子,参观建筑内部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丁齐一边看还一边问,几位首领在一旁回答。

如今此地建房用的大料早不在山采伐了,而是取自大路两旁种的行道树,每到一定年限便采伐大料储存再种新的。储存方式是用石条压住沉在湖泊里,假如谁家修房子需要梁柱等大料,可以取出来,如今几百年千年的水沉木都有。

水沉是一种储存木料非常好的方式,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没几年。完全沉在水可以隔绝空气,还能使木料的组织结构缓慢的结晶碳化。将水沉木捞起来在干燥的地方放几年,还可以防止变形。

当地的建筑极讲究经久耐用,一旦修好了至少要用百年,所以才会修得那么精致用工。那些精美的花砖其实并不算太费工,因为砖模大多是现成的,历代人加工好了留下来的。真正费手艺的是木工,走进房子一看,也算是雕梁画栋,哪怕只是普通人家。

说是百年也不确切,其实这里大部分房屋都已经使用了几百年,总是有人居住,人气不散,而且历年都不断在修缮。假如谁家新造或大修房屋,所需要的砖瓦和大料提前好几年开始准备了。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白天散放在院子里,到了晚间则关进鸡笼。鸡是他们平时最主要的肉食来源,鸡蛋还可以拿到集市换东西。而且在院子里养鸡有个好处,是各种虫子几乎都会被啄吃了,包括蜈蚣蟑螂之类,鸡的粪便还可以做肥料。

房前屋后包括院子里都种了树,有枣树、山楂树、樱桃树、香椿树、桑树、桐油树、胶树……这些都算是当地的经济作物了,可以遮荫小孩子也有零食,墙角边的空地还种了成排的向日葵或火麻。

火麻籽可以榨油,更重要的是麻纤维可以织布,这里的布料有三种,麻布、葛布和丝绸,其麻布的产量最大。此地有野蚕,古人捕捉之后人工饲养,并且在田间植桑。丝绸的产量很低,但是此地的人口也少啊,而且对东西非常珍惜。

他们平时下地干活穿的衣服,不追求华美,讲究结实耐用,基本是麻衣,磨破了可以打补丁,穿坏了也不心疼,破布头还可以浸油扎火把或当其他的燃料。但是当地人在节日里穿的衣服很漂亮了,谁家没有精心保存几套丝绸啊。

冬季里的御寒衣物主要是裘皮,麋鹿皮是最珍贵的,还可以用来做被褥,更多的是竹鼠皮。竹鼠皮的衣物,此地的大人小孩几乎都有几套。

这里没有外面那种油漆,木质器物的防腐与密封则用桐油,当地还有一种胶树,提炼出的树脂还有防虫蛀的效果。桐油不是梧桐籽油,而是另一种植物,桐油树是这里的山野原先有的,如今也被人工种植。

丁齐等人曾在深山看见了桐油树,当时毕学成还认成了没有熟悉的小桔子,其实那是桐油果,丁齐小时候见过。他们在山还看见了香橼果,果实也很像桔子,但是枝条带刺,果实有一种特的香味,可以制作香料或芳香剂。

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纺麻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家养猪,养蚕加工丝绸的人家不到十分之一。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基本的自给自足基础,只能选择少数几种副业,其他东西还是要依赖商品交换。

竹鼠擅打洞,牙齿很厉害,要砌成它们爬不出来的砖圈饲养,连地面都要铺砖。养竹鼠也意味着平时要种竹林和地瓜,这里用来喂竹鼠的东西主要是地瓜,经常也会采集嫩竹投喂。

另一种家家户户都会从事的手工业是竹编。在丁齐眼,这里的每一户人家可能都会被外面当成竹编大师,但在当地人眼的区别却很大。

成年人甚至不少孩子都是好竹匠,但精力用的有多有少,效率有高有低,加工的竹器品种也不同。能加工竹器拿到集市当商品卖的,都是制作竹器最多、最好、最快的人家。此地最多的青铜器物是破竹、刻竹、刮竹用的竹工刀。

所谓的物质极大丰富,要看怎么去理解,如这里没有电脑和手机,更没有外界琳琅满目各种数不清的物产。但以当地有限的活动空间以及资源品种,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所需的各种东西,确实已经非常丰富。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此地的居民勤劳朴实,另一方面,这个世界的化传统是讲究物尽其用。假如是外界特别是西方的消费主义者来到这里,肯定不会喜欢这种习惯。

一栋房子要住百年甚至几百年,一件好衣服也要穿很多年,精心保存勿使损坏,算破了也尽量修补。陶器不得随意损坏,甚至损坏了还要受责罚,哪怕那是个人自己家的东西。

所以这里的耐用品往往都做得非常精致,因为都要尽量使用更长时间,那当然要做得更漂亮才好,很多日用器物都像工艺品。而容易损坏的消耗品都尽量做得简单结实。在物尽其用和不断积累的基础,才能做到如此富足。

假如一件家具用一年坏了,三十年需要生产三十件新家具替换,但如果用最好的工艺最好的材料精心制作,可使用三十年,也意味着同样的商品卖不出去。

当地人不会认可这种消费主义的观点,倒也不是所谓的勤俭节约,他们不过是单纯的想物尽其用,尽量把东西做到最好。

人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生产别的东西。哪怕还是用来生产家具,便意味着你可以同时拥有三十件不同的家具。

参观村社的人家,丁齐对当年陶昕制定的“新十款天条”理解更深,那不仅仅是十条规定,更是代表了此地的化传统,包含了对待这个世界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丁齐又示意众人离开村寨,出了东门来到昨天走过的原野,当是一条直路通往二社,不远处还有两条分岔的大路通往一社和三社。这是天国的交通主干道,在白天一眼能看出来,因为道路两旁都种着整齐的行道树。

行道树有两种,银杏和云杉,都是主干很直的乔木,也是建筑所需的大料。按照当地的规定,每株行道树等距间隔一丈五,六十年一伐料,树木被采伐或者因意外枯死倒伏之后,要及时补种。假如各营所储的大料已满,可不必六十年一伐,随缺随伐。

通往其他三个村舍的大路,每一条都有七、八公里,行道树的数目可当地的人家多多了,所以很多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恐怕已有好几百年的树龄。这是自古及今多代人种下的,也是当地所需大料的储备资源。

大料不仅是建筑所需的梁柱材料,在当地更多的用途是造船。东大营的河道与湖泊众多,所以船是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尤其是在收割的季节。但是船行速度较慢,在水道走得太远夜里赶不回来,需要在船的两头放缸点火。

从原野望去,三条大路像三只壮观的绿『色』长龙。行道树的作用还能指引方向。朝着道路一侧的树身,都用颜料画了箭头,指向距离最近的村社。

当地居民如果去远离村社的地方干活,往往会随身备火把,以防在黑夜没赶回来。算点燃火把也看不清楚远方,难辨方向,但只要能回到大路,沿着行道树的箭头走行。

那三条大路仍陆续有人赶来,扶老携幼,背着框、抱着孩子。他们在天亮后吃完早饭出发,因为路较远,所以现在才赶到。大家都带着兴奋的笑容,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今天也确实是过节。

东营一、二、三社距离主社大约都有七、八公里,这路可不短啊,绝大部分人是直接走过来的。队伍也有麋鹿拉的车,但车基本都是装东西的,有的小孩坐在面。

麋鹿是当地人驯养的家畜,但它毕竟不是牛马,胆子很小易受惊吓,远距离奔跑的速度和耐力远远赶不马,负重能力也远远不如牛,拉着车差不多相当于人的步行了。为了防止其受惊伤人,这里拉车推磨的麋鹿都是经过阉割的,而且公鹿都锯掉了角。

生活在外面都市的人,平时很少会走八公里的路,但当地三个村社的人今天全过来了,很多人不到两个小时赶到了,他们还着背筐呢!可见此地人的体力和耐力都很好,很多了岁数的老人,步履丁齐认识的很多年轻人都要轻健。

这些人不仅早要走过来,还要在天黑前走回去,一来一回至少是十五公里啊,但看表情都很轻松愉悦。

当地最大的日用消耗品是鞋,有布鞋和麻鞋,最好的是用鹿皮和鹿筋制作的软靴。好鞋一般都在过节需要长途赶路的时候穿。

众人见到四位天兄坐着轿子,又纷纷在道路两旁下跪行礼,丁齐命众人起身继续赶集去,但总这样也不是事啊,他又命人将轿子放下,带着三名弟子离开大路步行进入了原野,只要元帅、军师和司马三人陪同。

他一边走一边看,还询问了各种问题。这里的田地分公田与留田两种,所谓公田是村社公有,主要种植粮食和油料作物。而留田则相当于外面农村里的保留地,是各家自有的,想种植什么根据需要和擅长。

所以大家栽培的东西五花八门,基本都与公田的劳作时间错开。当地没有税收,但有类似于古代的徭役制度,每年必须有规定的时间为公田劳作。所谓的公田劳作不仅是种植耕田,也包括经营山林和湖泊,还包括为整个村寨加工各种器物。

东大营所在这片原野湖泊与平原、丘陵交错。平原基本都在离村寨较近的地方,田间地头种着不少树。假如地头桑树较多,可能这户人家是养蚕纺绸的,假如地里种的黄豆较多,那么这户人家可能是做豆腐的。

他们越走越远,丁齐在心想一个问题,这里究竟是怎样一种社会制度?

原始部落制?有点像,但又不完全是。当地的生产水平很发达,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几乎达到了物质极大丰富。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有些地方也有点像,但也有很大的区别。

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同样似是而非。在公有制的基础,这里显然有大型协作化的生产活动,而且社会组织度非常高,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很完善。当然了,能做到这些也与村寨规模很小有关,倒有点像教科书般的经典社会主义了。

但这种概括也不尽准确,总之不能给它下一个已知的定义,在漫长的万年历史,经过了太多的灾难,几度从灭绝的边缘重新走出来,才有了今天这个世界。人们过得太平安宁,之一百五十多年前外界发生的事,这里倒更像真正意义的太平天国。

丁齐不禁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他们这些外人来到这里,被当地人视为天兄,究竟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或者说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东邪物语全民御兽:我有隐藏进化路线系统疯批半夜来报恩,差点把她亲哭!穷小子当上总经理34号妖管所四合院:不要算计我穿越后我成了锦鲤小仙女清穿后我成了九爷的受气包豪婿韩三千四合院:贾东旭想娶妻?截胡了凌天狂婿隐婚娇妻boss爱上瘾我都准备躺平了,金手指才苏醒赵东苏菲都市潜龙免费阅读变成女生后与女友的日常生活神仙都去哪儿了小鲜肉从军记神医小农民(炊饼哥哥)影视娱乐诸天万界之娇妻太撩人都市:开局薅羊毛一块钱假面骑士ZIO的自我修养女尊高武:从幼儿园开始拒绝表白绝美妻子的失踪赌神会医术,谁也挡不住乡村孤儿财阀千金是病娇,又来绑我了!生命仅剩十天,请让我从容赴死我有灵泉空间,打造最美乡村天界战神在都市人人都爱于休休绝嗣兽夫,靠我生出了一整个族谱铸星御兽师开局重生被退学,然后我逆袭了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糟糕!假死脱身后被女主逮住了老六开挂,神见了都怕魔妃无霜重生之乡村逍遥那年十八,捧个女明星带回家一拳和尚唐三藏重生互联网:从游戏开始韩娱稳稳的幸福小弟大熊猫,打造盛世动物园不是,让你跟校花分手,你真分?软萌校花太粘人,我好爱武道等级一亿级,斩杀神灵如屠狗开局穿书:我竟是反派高富帅重生九零做团宠雾都侦探陈二傻的美丽生活
博看读书搜藏榜:重生之锦绣美人谋婚婚欲醉:亿万老婆惹不得憋宝人我的修仙游戏,开局氪金成仙!萌宠豪门冷妻:非你不可美妆皇妃:我在古代直播带货我的愿望就是你!娱乐:我这么帅你们竟然叫我狗贼慕葵兮九零炮灰她被迫暴富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双城:开局和蔚做狱友和离前我重生了蛇夫总裁的小狼犬盛嫁之田园贵夫重生之目中无人斗罗之暗金斗罗夫人,顾总又在求复婚了!霸妻难宠:夫人,低调点护花冷少我医武双绝,体内还有一条龙真千金被读心后,五个哥哥宠上天启航1999之大国建工年代文女配只想当咸鱼妻子的游戏神算小小姐马甲一地修仙归来,我无敌你随意穿成恶毒女配和反派he刚会五雷正法,整蛊主播上门打假浪子不浪重生归来的她们重生之影后的宠夫日常灾厄乐章盛世田园:拐个将军,忙种田!净身出户,只能靠双修无敌邻居是热芭?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妻子的隐私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王磊特工医妃她不讲武德风水神医诡异:开局觉醒鬼医瞳我的极品护士老婆幼龙一岁半:我被九个妹妹团宠了早安孟少心,我的霸道老公官道天下命气师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惊!暴君的团宠崽崽是天道亲闺女腹黑王爷的小毒妃震惊:这个植物系领主太妖孽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都市神探:我能看透罪恶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重生1977:从黄泥河猎狼开始出门相个亲,结果相到了黑道千金分手后,一首偏爱火爆全网谁规定剑仙就不能搞笑?村之恋再见时你是高冷校花我是军训教官赵二虎的逆袭人生什么叫我不是舔狗,你是我老婆?万火至尊跟着番茄学物理荒岛求生:我是特种兵痴情富豪重生1975:我靠渔猎让妻子吃香喝辣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伏地魔害我惨死?重生后我娶青梅杀疯了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穿梭阴阳界,御鬼获得无限寿元星铠之我的日常生活吞噬星轨变强从被绿开始七十二蛊我在千年苗寨风生水起御兽:让你御兽,没让你御女啊让你唱红歌,你开舰载机干航母女总裁的顶级狂婿御兽:欺我母弱?我自化天灾!女尊:我和我的大只老婆日常职业淘金客:凭啥你日入两三万?关于觉醒最牛职业却无人知晓这事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都市之我是兵王龙城归来之风云将起史上最强符箓师全民转职:开局觉醒反社畜技能说好职业技术学院,你竟然教人修仙?重生七百年,从舔狗到仙尊大佬虚无,中二病的终极幻想诡异复苏?我先卖个淋巴肉包子!抗战:开局凌波微步,杀疯了!墟火外卖录都市异能之旅念力师:我的精神数值无限大至尊仙帝归来官路之问鼎权力巅峰!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往返80东北,我靠赶山财富自由重生90靠麻辣烫发家修真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