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命令66军向永淳布防,防止日军渡过永淳河、迂回攻陷宾阳,66军军长居然敢迟迟不调动部队。
66军军长认为这种地形下,日军大部队绝对不可能这样迂回,根本没有布防的必要。
没想到,1940年1月31日,日军18师团和近卫旅团5万大军突然杀入国军侧翼。
而在步兵进攻之前,日军出动100多架飞机,猛烈轰炸国军指挥官、通讯中心和集结处,将国军通讯打乱。
5万日军全部轻装,高速迂回杀向宾阳。
此时政治部部长刚好从重庆赶回柳州,在得知国军的部署以后,他当即被惊呆了,1个多小时没有说话。
当时在政治部部长旁边的李任潮看到政治部部长眼球突出,表情惊恐,长时间不说话,以为政治部部长突发了精神病,赶紧去找医生。
其实政治部部长并没有生病,他只是发现国军犯了大错,此战必败无疑,昆仑关肯定要丢了。
虽然会战是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指挥,但政治部部长作为副手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罪责是相同的。
政治部部长惶恐的命令侧翼的66军,不惜一切代价,固守永淳一线,等待支援。
政治部部长以为永淳还在叶肇66的手中,其实66军当时根本没有控制这个地方。
直到此时,66军军长才惊觉过来,赶忙调动全军的2个师开往永淳。
但此时日军的速度要快得多,当66军赶到永淳的时候,日军先头部队早已渡过永淳河。
战斗力虚弱的66军努力冲向日军反攻。
日军已经6万之众,66军区区1万人如何能够攻得动,双方激战,66军大败,仓皇后撤。
撤退途中,又遭遇日军飞机轰炸和追击,66军居然出现了大面积的溃散现象,已经无法控制部队。
日军主攻部队击溃66军以后,立即高速向宾阳狂飙突进。
1940年2月2日,日军近卫旅团占领了宾阳城。
这样一来,国军侧翼已经被日军突破,只要日军继续向西方攻击,就可以切断昆仑关一线国军的退路和补给线。
桂南会战结束后,66军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取消了番号!
鉴于战局已经无法收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被迫下令昆仑关地区国军总退却,由此,昆仑关就这样白白送还日军。
在撤退中,日军不断追击和侧击,国军第9师作为殿后部队,和日军屡次发生遭遇战。
结果在2月3日的一次近距离激战中,第9师一部被日军包围。
师长郑作民见状,亲自率领一个团去援救,结果在激烈的战斗中,身先士卒的郑作民不幸身中数弹,光荣殉国。
国民政府追授他为中将军衔,这也是此战役殉国军衔最高的国军将领。
2月4日,国军全部脱离日军的包围。
日军占领宾阳、昆仑关以后,由于兵力不足,也没有继续北进,反而放弃现有阵地,全部向南宁退却。
而18师团更是火速又赶回广州,因为当时国军12集团军已经开始反攻广州了。
对于昆仑关的先胜后败,上峰恼怒异常。
其实客观来说,日军增兵六万以后,广西境内日军总数已经高达近10万人,而该省国军总数也不过二十万人左右,日军战力远远高于国军,收复南宁和巩固昆仑关恐怕都是不可能的。
但此次日本人所谓的宾阳战役,国军之所以失败,完全是高层指挥的失误,包括白健生、陈石叟、以及具体执行的叶肇等人。
其中66军的问题最为严重,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明确命令他占领永淳,他仍然按兵不动。
随后部队又被日军一触即溃,根本没有起到防御的作用。
1940年2月22日,上峰在柳州召开100多名将领的军事会议,以检讨桂南作战和进行冬季攻势的总结。
会议的结果是处分了一大堆人:
桂林行营主任督率部队不力,予以降级;
政治部长指导无方予以降级;
第37集团军总司令,予以扣押交军法处审判;
第38集团军总司令撤职查办;
第36军军长撤职查办;
第36军参谋长撤职查办;
第66军军长撤职查办;
第99军军长撤职查办;
第49师师长撤职查办;
第160师师长撤职查办;
第35集团军总司令记功一次;
第46军军长记功一次;
第76师师长记功一次。
日军也比较搞笑,占领南宁,昆仑关,付出了伤亡近万人的代价,事实证明这又是一个没什么意义的军事行为。
桂南会战结束仅仅4个多月后的6月,法国在法兰西战役中惨败,宣布投降,维希政府成立。
9月,日本人利用和德国的同盟关系,强迫维希政府同意日军进入越南红河以北地区,并将河内、海防、金兰湾让给日本。
这样一来,日军就合法的开进越南,完全切断了华国通过越南的物资运输路线,而且从越南空袭缅甸公路也更方便。
那么,仅仅半年前付出巨大代价占领的南宁也就毫无意义了,占领昆仑关也就更没有意义。
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日军根本没有必要将10万大军,长期丢在凶险又贫穷的广西。
日军在1940年末,放弃南宁地区,全部撤退。
国军乘势追击,收复了南宁,昆仑关,钦县,龙州。由此,广西境内直到1944年的一号会战,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斗。
从1939年在钦州湾登陆,到1940年末上船离开广西境内的这1年时间,日军伤亡2万人,而因为水土不服的疾病也导致1万多人的减员,前后损失部下3万多人。而这么大的损失,看起来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这又是所谓战术胜利,战略无脑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