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得到的资深计算机知识,对x86系统、RISc-V系统和ARm系统重点进行了讲解。
尤其是多核系统,更是一直讲到了2022年时的主流芯片。
这些说是知识,其实已经是技能经验,让他好似拥有了几十年的计算机技术设计经验。
此时,回头再看那颗让他痛苦不堪的祖冲200,唯一的感觉就是粗陋不堪,难以直视。
通过几天的思考,他干脆把原来的架构推翻重来。
仍然是双核架构、总线矩阵和双级缓冲。
但是新旧对比,一个天,一个地。
之前的祖冲200,即使能够勉强完成设计,但是实际效果可就难以保证。死机那是必然,内部热量积聚烧毁,都是可以预见的。
新版祖冲200,他以ARm架构为主,博采众长,去芜存菁。
即使把它是放到21世纪魂穿前,也算是一颗优秀的芯片。
只可惜受限于当前的加工精度,只能把主频做到600mhz,内部资源也优化到最大限度。
不然芯片的散热和尺寸,将会影响制造和实际使用。
不过,即使如此,新版祖冲200已经能够满足女娲1号升级所用。
而且,可预计的,十年内,祖冲200不会落伍。
随着他功法的圆满,念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已经无需女娲1号辅助,就能把整个芯片在脑海里构建。
在系统构建中,最小模块还做不到晶体管级别,但是功能和性能的抽象已经足以完成。
如此,基于数据抽象的cpU模型便逐步开始在李元的脑海里构建起来。
这次,他一点也不忙,状态好,就多搭建几个模块。
状态不好,干脆跑到各个项目组游荡。
当时间来到7月份,李元得到一连串好消息。
实验室设计出第一款国产冰箱。
6英寸晶圆实验室制备完成,正在进行工业转化
蜂王无人机已经开始量产。
穿梭机样机完成试飞。
军方成立“现代新战术研究室”。
他们正在褚老的带领下,分成红蓝两队,开始研究新型战术,为未来军队建设积累数据。
红队拥有蜂王无人机、红箭1无人机,歼8战机,以及基于歼8和蜂王的预警机和机器狗冷锋。
蓝队为常规机械化部队,拥有坦克、火炮、各种战斗机和轰炸机。
在童代表幸灾乐祸的讲述中,李元知道,双方第一次对抗,蓝队便全军覆没。
把当时在场的各方大佬惊得半天合不拢嘴。
他们全都围着几台显示器前面,看着里面的一个个视频窗口,看着蓝队像二傻子一样闯入红队的包围圈。
红队首先使用十几架自杀穿梭机,便轻易摧毁蓝队的炮兵阵地。
在冷锋的快速冲锋下,然后故技重施,使用蜂王或穿梭机,逐个点名蓝队的坦克和火力点。
等他们的战机刚刚接近战场,就被判定全军覆灭。
这是预警机和歼8战机编队的功绩,使用超视距空空导弹,预警机远程导引,直接把蓝队的飞机全都“击落”。
这是一次全新的战术演示,把不对称战术第一次展现在一众大佬的眼前。
看着上报的战损比,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蓝队就像是一群小孩,对面是一个成年拳击手,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现代战争,接着便激烈讨论着如何应对。
有些人,把穿梭机比喻成了刺客,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它就像是幽灵,一击便中。
更让他们震撼的是,那几台cRt显示器,上面显示的战场态势,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无法淡定。
大部分军官是第一次见识到了预警机的厉害,更是第一次见识到了无人机的可怕。
他们能够想象,当时的蓝队有多么的憋屈。
这场演习的人员比可是1:100,红1,蓝100。而且红队还没有重炮。
这让蓝队有点被羞辱的感觉,即使听说他们有新式武器,正在研究新式战术。
但是,他们可是从南方刚刚轮换下来的部队,都是百战老兵。
机器狗冷锋他们在战场上也见到过,他们自信,面对钢铁洪流,那些小玩意就是炮灰。
但是事实让他们怎么也无法置信。
他们刚刚布置好战场,刚刚展开攻势,然后就被指挥部判定为全军覆没。
他们也看到了那些嗡嗡叫的“小蜜蜂”,也看到了正在冲锋的“小狗狗”。
但是直到演习结束,他们都没有听到自己的炮兵怒吼,也没有听到天上有己方的战机飞过。
整个演习,就像是开玩笑,刚开始,就结束了。
蓝队被判全军覆灭后,所有指战员都不干了。
当指挥部的联络员把战报送到他们长官的手中后,那些还在叫喊着军官,一个个鸦雀无声。
此时,他们才知道,那些小蜜蜂才是这场演习的主角。
也第一次知道,预警机、超视距、不对称打击等名词。
即使如此,他们还是不服,想要再来一次。
正好,指挥部的一众大佬也不甘心。
一周后,第二次演习再次开始。
做好了万全准备的蓝队,这次准备了分散突进,绕后穿插。
炮兵阵地上,他们加强了防空部队的规模,还不要脸的调来了地对空导弹部队。
可惜,结果是残酷的,他们的一举一动,完全收入红队的眼底。无论是蜂王,还是穿梭机。
雷达根本就发现不了。
歼8在雷达覆盖范围外,红箭1又是隐身无人机,低空无人机体积又太小。
很快,蓝队再一次憋屈地失败了。
这次小规模的对抗,震动了军方,也震动了高层。
褚老的研究团队迅速扩大,各路神仙纷纷下场。
褚老曾经邀请李元参与进入他们这个团队,但是被李元拒绝了。
他有自知之明,胡咧咧一些听过的战例可以,让他系统的参与到新战术的改进中,他这个二把刀,一定会原形毕露。
他可没有自虐的倾向,待在实验室当大佬,他不香吗!
6英寸晶圆的研制成功,可以大幅提升芯片的成品率。同样的,也会降低芯片的成本。
龚师兄正在稳定工艺,并开始考虑工业化生产时所需的设备,以及工艺流程。
晶圆工艺的突破,肯定瞒不过同在西楼的童代表。
他已经代表军方,要求第一条生产线必须提供给他们。
但是2个亿软妹币的生产线费用,让他马上闭嘴。
故而,世界上,第一条6英寸生产线落户蛇口谷歌工厂。
同样2亿的货款,很快便打到了实验室的账户上。
这笔钱,是袁老帮忙担保,由鹏城国用银行提供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