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帐内顿时气氛一沉,孙仁师的顾虑是极有道理的。

右屯卫的确强势,屡次击败来犯之敌,打得关陇军队鬼哭狼嚎、胆颤心惊,但对于当下局势来说,却不足以反转胜败。最起码,右屯卫只能龟缩在玄武门之外,凭借一己之力防御这道太极宫的门户,使其免受叛军之攻略,并且为东宫保留最后撤退之通道。

而关陇军队不仅猬集与长安城东西两侧的春明门、金光门,因为兵马众多、补给困难,所以围绕着大半个长安城各处驻扎,右屯卫想要救灾,势必与关陇军队屯驻之地发生交织。

而右屯卫的兵力注定无论救灾的心情多么迫切,也只能派出极少数的兵力,多了就会影响玄武门外的布防,不可能不分轻重,只为了救灾便疏忽玄武门的防御。

叛军的确不敢轻易攻略右屯卫大营,可若是分出少部分兵卒赶赴各地救灾,岂能不遭到叛军的报复打击?

到时候很可能救灾不成,反而损兵折将……

房俊蹙眉,他倒是将这一点忽略了。如果双方都是正规军还好一些,毕竟战场之上有些事情譬如救治伤员、收殓阵亡将士遗体都是得到双方默认的,这期间不会猝然发动进攻。

可关陇军队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哪里有什么军纪军法?

更何况救灾与救治伤员、收殓阵亡将士遗体又有不同,关陇军队见到落单的小股右屯卫兵卒,必定嗷嗷叫着扑上去……

一众将校面色严肃,沉默不言,良久,辛茂将忽然恨声道:“这帮子乱臣贼子,为了一己私欲,不仅将帝国祸乱至动荡飘摇,更将百姓逼到水深火热之中,统统该死!”

众人深以为然,纷纷附和。

大唐开国至今,经由两代帝王的经营,已然河清海晏、百业俱兴,已可见盛世之端倪,举国上下都相信用不了,便可缔造一个煌煌盛世,大家都生活在古往今来少有的太平幸福之中。

百姓富足、国力强盛,这才催生了这一场集结了数十万人浩浩荡荡的东征之战,只要这一战功成,大唐帝国傲视天下的格局便算是彻底奠定,往后百年,无可撼动。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举国欢腾的节点,关陇门阀却利用东征失败的契机,举兵起事,攫取权力,毫不顾及此举会对贞观以来举国上下努力创造的幸福成果产生怎样毁灭性的打击。

程务挺恨恨道:“当兵打仗,马革裹尸,即便倒在辽东战场之上,大家也都认了!可是看看眼下,咱们自己人打自己人,每天无数兵卒战死在关中大地之上,简直令人痛心疾首!”

古往今来,由于生产资料的匮乏、医疗卫生的落后,人口始终是王朝盛衰最为重要的指标。

大唐立国以来国内局势安稳,国力蒸蒸日上,人口自然随之暴涨,但是这一场兵变无论谁胜谁负,最终关中的人口都将暴降……

房俊忽然灵机一动,摆手制止大家的争吵咒骂。

大家看紧住口,不敢打断房俊的思路。

半晌,房俊轻轻吐出一口气,对岑长倩道:“抽调两千兵卒,卸去盔甲、不配兵刃,着白衣、系黄带,参预救灾。同时,派人通知关中地域之内所有关陇门阀,此乃吾右屯卫组织之救灾队,秉承和平、慈善、救助之本意,望各方势力不予攻击,且期盼能够给予必要之帮助,共同救治关中灾民……谁若是擅自攻击,则右屯卫但凡有一兵一卒尚存,必与其不死不休!”

这是他效仿“红会”之举,不过他自然不会照葫芦画瓢的依旧弄出红色的十字去帮助别人宣传什么信仰,便以华夏最为尊贵的黄色为标识,创建这样一个救灾团体。

若以后能够延续下去,成为华夏人民之共识,倒也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

华夏历史上,最早成立这种以“慈善救助”为目的的组织,便是始于佛门。不得不说,这对于佛门宣传其“众生平等”“仁爱慈善”之教义极为有利,识得诸多受到救助的百姓感念其恩,大家标榜。

岑长倩眼睛一亮,赞叹道:“大帅真乃神人也!如此一来,参预救助的兵卒便与咱们右屯卫分割开来,再加上大帅的警告,想来那些关陇门阀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只要消息传扬出去,所有关中百姓都知道“着白衣、系黄带”者乃是右屯卫派出的救助灾民的队伍,这便是所有灾民生存之希望,谁敢对这支部队发动攻击,不仅会遭遇关中百姓的抵制,更会众口唾骂,使其遗臭万年。

门阀世家最是在乎名声,谁敢冒着往死里得罪右屯卫的同时,还得遗臭万年?

房俊一瞪眼,训斥道:“少拍马屁!速速去办事吧,这件事办得好了,说不定青史之上也会留有一笔,你小子捡了大便宜!”

岑长倩激动兴奋,施行军礼之后,带着欧阳通大步走了出去。

帐内众将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

显而易见,正当兵乱鏖战之时,百姓遭遇水灾、水深火热,这个时候右屯卫撇开战局,大力对受灾百姓予以救助,这件事必将受到天下人之称赞,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而史官记载这场兵变之时,一定会将这件事栽入其中。

而房俊这种独辟蹊径,开创出“着白衣、系黄带”的救灾部队之事迹,更会被史官大、极力宣扬,因为这代表着最为高尚的“伟光正”!

这是时代的印记,足以流芳百世。

而主持这场救灾的岑长倩,毫无疑问会载于史册之中,若是再过程之中做得可圈可点,则史官必然不吝褒奖……

此等流芳百世的机会从眼前溜走,谁能不羡慕嫉妒?

房俊却对一双双满含酸意的眼睛毫不理会,向外望了望,问道:“什么时辰了?”

孙仁师道:“未时已过,申时未至。”

房俊颔首,起身道:“吾前去会晤武安郡公,请其帮助看押俘虏,也顺道让他去向英国公化缘一点粮食,救助灾民乃是大义所在,总不能让咱们自己勒紧裤带吧?他老家伙如今还是宰辅之首呢,咱们把他该干的事儿干了,他的感谢咱们啊。”

众人哄笑起来。

房俊走出大帐,卫鹰等一众亲兵已经准备妥当,将战马牵到房俊面前,房俊攥着缰绳翻身上马,带着亲兵驶出营地、出了辕门,直奔渭水而去。

等到了渭水岸边,但见前两日还是水波不兴、旖旎流淌的渭水,如今已然是浊浪滔滔、奔涌澎湃,河水拍打河堤发出隆隆声响,浑浊的河水翻滚涌荡泛着沫子,无数杂物从上流冲刷而来,在水波之中载浮载沉。

房俊蹙眉,这等情况之下,行舟河上危险重重,万一被一截树干撞击就有可能翻船,此前未能料到这等情况,薛万彻这人一根筋,若是不顾河水凶险执意渡河而发生意外,自己可就心中难安、抱憾终生了。

果不其然,没过一会儿,眼尖的卫鹰便指着河面道:“来了!”

房俊定睛看去,只见翻涌激荡的河面上,几艘船只正由对岸横渡而来,在河水中载浮载沉,看上去随时能能被奔涌的浪头吞噬,危险重重。

所有人都提着一口气。

好在最坏的情况并未发生,小半个时辰之后,几艘船只终于横渡渭水,来到南岸,薛万彻当先跳下船,蹚着浑浊的河水来到房俊面前,笑容灿烂,露出一口白牙:“还好没迟了,否则误了你的大事。”

房俊没说话,上前重重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重诺守信,薛大傻子还是有几分可爱的……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明末:乱世崛起大唐极品帝婿明末:大周太祖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大宋最狠暴君华夏先祖屹巅峰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北明不南渡这位诗仙要退婚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护花大国士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崇祯聊天群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吕布有扇穿越门超次元战争游戏师娘,我不想努力了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