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自强的打趣,杨帆没理他。
自己这叫什么?有备无患。
史自强明显是没有经历过商场的黑暗社会的毒打。
这也就是三厂是国家的厂,不敢搞这种事,要不然,南厂分分钟被打得叫娘。这像极了后世的公司,有什么有潜力的公司,基本很快就会被收购,一个小公司是很难做大出头的,尤其是在游戏等这种垄断性的行业。
在南厂待了一上午的时间,中午黄向东一定要做东请回杨帆,于是一行人,再次来到红旗饭店。
“黄厂长?”
刚进饭店,黄向东就被人认了出来,杨帆在黄向东落后一步的位置,闻声望去,发现这人很是眼熟。
得益于前世记忆的清晰,他很快就把来人跟记忆中的人对号入座了。
周长征还有他后面的卓立军。
一个是杨帆的姑父,一个是他的姐夫。
“周主任也到这里来吃饭?”
“是啊,今天部门庆功,你们这是?”周长征应道,目光迅速扫了下杨帆和史自强,不过对方显然并没有认出杨帆。
这也正常,不论是周长征还是卓立军,杨帆其实都只在他们结婚的时候见过一面,现在都多少年过去了,认不出来是人之常情。
“我们也是。”黄向东打了个哈哈就过去了。
大家都属于公务员,虽然工作基本无交集,但在一些场合上还是会遇见的,因此见面打个招呼,保持脸熟也是有必要的,谁知道哪一天会不会求到对方头上去呢。
正常的客套以后,大家就各自进了各自的包厢。
“南厂跟供水公司也有业务往来?”
“没有,不过都认识。”说到这,黄向东好奇的看向杨帆:“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供水公司的?”
“有些缘分,我听说这周长征好像在发展自己的派系?”
黄向东更奇怪了:“你连这都知道啊?”
杨帆笑笑没有回答。
黄向东也是识趣,见杨帆不愿多说,就没再问,而是道:“他们供水公司的竞争还是挺大的,你可别以为是闲职,因为现水利局很多职位都会从供水公司那边调任,所以你懂的。”
“原来是这样。”杨帆点头。
供水公司归水利局管,如果可以,大家肯定都想往上爬。而现在的升职方式,除去能力和资历外,再就是通过投票和举荐等方式来决定。
当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公司里有多少人支持自己就显得很重要了。
难怪周长征要收拢卓立军,只是这用的方式,也是有够让杨帆无语的。
他以为自己是在争什么皇位吗?还搞“联姻”这一套。
饭局里,杨帆没再提周长征,他之前问只是搞不明白,周长征收拢人的目的。
买单自然是黄向东买的,不过走时史自强道:“厂长和杨老弟都做东了,下次就我做东了,你们都别跟我抢。”
“谁跟你抢,下次你买单!”黄向东毫不客气。
杨帆笑了笑,又嘱咐了两人几句,而后说国庆过完以后再过来。
等他走了,黄向东才再次跟史自强感慨:“这小子年纪轻轻,心态是真稳。”
“是啊,如果我是他,我都恨不得国庆住厂里,随时知道裙子的销售情况。”
“嗯,再次肯定,他以后一定会是人物!”
……
不知道黄向东和史自强对有这么高评价的杨帆,离开红旗饭店直接回了镇里,结果许芳就给他送上了工业票。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工业票的杨帆,看着时间还早,干脆又叫了摩的,拿着工业票,直接来到县里的百货大楼。
“你好,请问缝纫机现在什么价格?”
“买缝纫机的话需要工业票,同志,你有票吗?”
“有的。”
这话一出,那个营业员淡淡的表情终于稍有些热情:“那你看看我们这款缝纫机,蜜蜂牌的,是多魔都厂家生产出来的,现在只要一百一十块。”
现在这年头,魔都出来的东西,那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木质桌子承载缝纫装置,使用脚蹬的方式带动滑轮,用麻绳线带动齿轮,崭新的缝纫机确实漂亮得很。
至于营业员说的什么只要一百一十元,确实太欠揍了。现在的一百元能抵得上后世的一万元,所以这缝纫机是相当的贵。
不过这价格在杨帆的预料之中,并没有超出太多,所以他点头道:“行,那就这台吧,给送吗?”
“你真要?”
营业员看着杨帆穿着普普通通,没想到一百多的东西说买就买,顿时有些心花怒放,看杨帆的眼神也不同了。
杨帆没回答,而是直接掏钱。
营业员见到这一幕,脸上都有了羞意。
她这个工作,是托亲戚花了不少钱才找到的,她自己也年轻,就想着找一个有钱的男人。眼下能眼也不眨地买下一台缝纫机的杨帆,绝对符合这个标准。
“同志,只要是在宁江县内,不在大山里,都给送的,不过要掏两毛钱的车费。”营业员语气柔和,而后拿出了几张单子:“同志,这些单子要填一下,以后要是缝纫机坏了,十年内都给保修。”
“好的。”
杨帆数出一百块,而后把剩余的一沓钱揣回裤兜里,他把单子拿来填写了下:“可以了,什么时候给送?”
“那个……同志,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
杨帆一愣,这才发现这营业员的眼神不对劲,像极了前世那些投怀送抱之人,只不过眼前这人隐晦粗糙得多。
“不好意思,我老婆不让我跟其他女性交朋友。”
“老、老婆?你有老婆了?”
“嗯,这缝纫机就是给我老婆买的。”
营业员大受打击。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出手阔绰年轻帅气的小哥,没想到居然已经有老婆了!果然,好男人都是别人家的!
恢复过来的营业员,态度又变成杨帆刚买缝纫机时那样了,甚至还要差点,不过倒给办事。
她叫来了人,骑着人力三轮车,把缝纫机搬上去以后,由杨帆指路,车子往村里的方向骑去。
下午两点半的九塘村,午睡的人基本都起来了。
酷暑难耐,午觉都睡不了多久,还不如起来乘凉。
屋口处的竹林下,是最多人乘凉的好地方,进村出村的人都能看见。
于是,一辆人力三轮车朝他们骑来他们看见了,车上的杨帆他们看见了,车上面那在太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的缝纫机他们更看见了!
所以,杨帆买了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