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孟子国崇尚人与人之间,人人自由,公共平等,唐小敖他们都感觉孟子国这种制度还挺挺好的。
这是药铺老板的妻子,叫药铺老板给他们的在书院读书的孩子送学习用的书籍,药铺老板顺便叫唐小敖他们跟他一起去书院,让他们参观一下孟子国的书院教育。
第二天清晨,唐小敖和药铺老板用过早餐后,便一同踏上了前往书院的路途。他们骑着一匹健壮的骏马,马蹄声响彻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奏响着一曲激昂的乐章。骏马飞驰而过,扬起一片尘土,让他们看起来如同英勇的战士一般,充满了活力与决心。
一路上,他们穿越了繁华的市集和宁静的乡村小道,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书院。这座书院位于山间,环境清幽宜人,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和清澈见底的溪流。它宛如一座世外桃源,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
这时多小鱼和林燕儿问道:“你们孟子国的这个书院为什么建的这么远?这样父母来看也不方便。”
药铺老板说:“这是贵族书院,就是故意建这么远,孩子们在这里住宿,生活。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到城里玩,只有在这里安心的读书,因为到城里非常的远,大人过来少,只是有时候紧急过来送点银两和书才过来。”
多小鱼说:“难道城里就没有书院了吗?
当他们来到书院门前时,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扑面而来。书院门口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几个大字,这是书院的校训,也是学子们追求知识的信念所在。走进书院,他们看到一群身着青衫的学子正在认真读书,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唐小敖和药铺老板来到书院的书房,见到了书院的院长。院长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热情地欢迎了唐小敖他们,并向他介绍了书院的情况。
原来这个书院是贵族书院,也是最有名的书院,好多达官贵族的小孩都在这里学习,来到这里的学习的人都是非常有钱,每年都要向学校捐赠好多的钱,这里锻炼的学习的强度比一般学校强,学习的内容也多,这里是重要培养国家栋梁的学校。
所以药铺老板把自己的小孩送到这里来学习,想要把他们培养成人才,药铺老板有两个儿子,本来想把两个儿子都送到这里来学习。大儿子喜欢学习,书的成绩也非常的好顺利的通过书院的测试进入书院来读书。小儿子贪玩,喜欢读书,送到这里接受测试,没有通过书院的入学考试,所以只能上普通的公办学校。
唐小敖和药铺老板就开始在书院里随意地闲逛起来,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着。他们看到了很多在这里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书学习,整个书院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与其他学院不同的是,这里的学生看起来更加专注和投入。他们没有像其他地方的学生那样打闹嬉戏,而是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这种学习态度让唐小敖和药铺老板感到十分惊讶和赞赏。
他们书院有很多一间一间的书屋,每个书屋只收10几个学生,桌子没有整齐排列,而是半围着老师,听老师讲课,并和老师交流,辩论,同学和同学之间也可互讨论问题,互相促进学习。
唐小敖他们走进一间书屋,有人在朗诵李白的诗,乐器来配乐,赶紧进到这书屋来看一看,只见书院老师和学生们正在学习李白的诗《将进酒》。老师在朗诵,学生们却根据诗中的情景在进行表演: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薯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只见两个女生,前面的女生穿着长袍,后面的女生把她长袍托起,两人在书房转圈行走,就像黄河瀑布一样。
有个男的学生拿了一面镜子来照,对着镜子用手摸摸头发,摸摸自己的下巴,就像诗中所说的长了白头发和白胡子。
男生坐在桌前,把杯子翻过来举走头顶,好像对着月光,仰面张望,看杯能不能再倒点酒出来?他们忘我的苍蝇,把酒都喝光了。
老师又在朗诵: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
又有: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时就有好几个学生坐在桌边喝酒,旁边又有人把古琴弹了起来,还有两个学生端着酒杯,翩翩起舞。桌上的酒喝完了,又有一个男学生站起来,把身上的长袍脱下,准备拿去换酒喝。
他们看到这不像是书院,倒像是演艺场,学习认真,证明学生都深深体会这首诗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他们又走到另一个书屋,唐小敖突然注意到一个学生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一本古籍。他走近一看,发现这本书籍竟然是关于炼丹术的。这个发现让唐小敖心中一动,他对炼丹术一直很感兴趣,但却从未有机会深入了解过。于是,他便向那个学生请教起炼丹术的相关问题来。
那个学生见唐小敖对炼丹术如此感兴趣,也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分享给了他。唐小敖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而一旁的药铺老板则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感叹道:“看来这个书院确实名不虚传啊!我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是对的。”
他们从书院出来就看见广场上有阵阵的喝彩声,他们循着声音又过来看看。
原来,书院的广场上正有两个人在进行摔跤比赛,他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其中一个身材高大魁梧,肌肉发达,另一个则相对矮小一些,但动作灵活,身手敏捷。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都想把对方摔倒在地。
高个子男生试图用力量压制对手,他用力抓住矮个子男生的肩膀,试图将他摔倒。然而,矮个子男生巧妙地躲避了他的攻击,并迅速反击,抓住高个子男生的腰部,试图将他摔倒。双方僵持不下,都不肯轻易放弃。
周围的观众们兴奋不已,纷纷为自己支持的选手加油助威。现场气氛热烈,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这场摔跤比赛不仅展示了两位选手的实力和技巧,更体现了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
就这样,唐小敖和药铺老板在书院里逛了很久,他们不仅见识到了这里独特的学习氛围,而且深受启发。
书院要培养真正的人才,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出教育方法,并且教授他们真实的本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也就是书本知识和现实中的经历放在一起,让学生们更能体会文章的意思。而不是一视同仁的坐在一起,像完成任务一样,这样的教育不是教育,是敷衍了事。这次经历让唐小敖对书院产生了更深厚的兴趣,同时也让他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他们走出了这个书院,药铺老板又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小儿子那个书院去看一看,那个书院是国家办的,在那里上学是什么也不用花钱,书是免费的,吃饭住宿都是免费的。
多小鱼说:“那这太好了,这样人们再也不为上学而担忧,人人都能上得起学。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
这时药铺老板又说:“你就这点要求就满足了,那你还不了解真正的孟子国。”
“我们这里不光是学费书本费,吃饭住宿全免,连学生穿的统一服饰都是学校免费提供的,这还是次要的,重要的一点是,孟子国上学的制度,虽然学校是不收钱的,这些钱是国家给的,学生所花费的费用记下来,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国家每半年给学生发一次费用,然后学生花费从这里扣除。这些费用足够学生上学花销,学费,书本费,服装吃住等各式花销还绰绰有余,只要不浪费,还用不了,还有节余。之后再把剩余的钱发给每个学生有的人甚多,有的人甚少,就像服装一样,有的人就要两套,有的要四套,那四套的花钱多,两套的花钱少。”
小鱼好奇的问道:“那一个学生每年能赚,多少钱呢?”
药铺老板说:“孟子国特别重视教育,每年投入到学生的身上的很多钱,一个学生,扣掉自己的花销,正常情况抵上一个大人每年的一半的收入。如果学生比较节约的话比较节约的话,那剩余的钱就相当于一个大人一年的收入相当的可观,有好多学生就是上着国家学校,等于挣钱一样,剩余的钱交给到家里,补贴家用,相当于一边上学,一边又像工作一样,可以赚到可观的收入。”
“一家有两个或三个小孩上学,那大人就不用工作了,就在家照顾小孩就行了,所以小孩多的家庭很快就能盖起漂亮的房子,并有漂亮的院子。并且买了很多漂亮的家具,吃的也好,这都是小孩上学赚取的费用。”
多小鱼说:“从来没听说过,还白送给学生呢,这种制度太好了,我们赶紧去你们家小孩子的学院再去看看。”
他们很快快来到药铺老板小儿子所在的学院,这所学院不在郊外,而是在城里。
学院周围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许多学生从校园里走出来,他们或是成群结队地逛街购物,或是独自一人漫步街头,享受着自由和轻松的氛围。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小吃摊和商店,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学生们纷纷驻足品尝美食,感受着味蕾的愉悦。这里有热气腾腾的包子、香喷喷的烤串、甜美的水果沙拉等等,每一种食物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这个热闹的环境中,学生们可以尽情放松自己,与朋友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同时,他们也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热闹的场景让整个学院周边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成为了学生们课余时间的好去处。
他们走进了学院,这里有很多学生,大家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有些人在操场上跑步,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健康;有些人在玩游戏,笑声回荡在空气中,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还有些人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眼神专注而认真。整个校园里弥漫着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仿佛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目标。
他们走进一个大书屋里,很多学生都在听老师讲课,老师一边讲的时候,有学生不停的进来,也有学生走了出去。
林燕儿不知什么意思:怎么老师讲课还有学生走来走去?她赶紧拉住一个女同学问道:
“这位小妹妹,你为什么老师正在讲课又走了出去不听了?”
那小妹妹说:“我们这边上课就是哪个老师讲的好,我们都去听,讲的不好,或不适合我们,我们立马走,再去别的书屋听那里老师讲课,不是专门哪个老师为我们讲课,我们根据兴趣去选择老师去听课。你们如果不相信我所说的,可以随我来看看别的书里还有很多学生在听。”
于是林燕儿他们跟着这个小妹妹,到别的书屋去,这个大的书屋也有很多学生在听,也有很多学生刚进来,也有学生出去,这个小妹妹到这里就坐下来没走,她听得津津有味,好像这个很适合她。
林燕儿感慨的说:“这边同学学习完全凭自己的兴趣,跟儒国不一样,儒国就是大人和老师强制学生学什么。而孟子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想学什么,可以选择不同老师去学,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往往能学有所成。
大家都表示赞同。
药铺老板去看他的小儿子了,小儿子喜欢种花。唐小敖他们几个在书院里又游历了一番。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