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继续向北急行。脚下的草原逐渐变成了光秃秃的戈壁,又从戈壁逐渐变回了草原。道一知道他们已经从漠南到了漠北。这一程实在不短,前后足足走了半多个月,算下来行程二千余里。
道一从来没一次骑马走过这么长的路,一路上又寒风凌冽,几乎冻得半死,可一想到全真丘祖师当年以七十高龄行程五万余里去见成吉思汗,不由又打起了精神。自己年纪轻轻,才走了两千多里算什么。
让他高兴的是,这一程也终于到了尽头。远方出现大片低矮的山丘,山脚下远远望去是一座城池,城东面似乎还有大块的农田。张九思说那便是和林。道一奇怪地问,这里怎还会种田。
张九思说:“和林地处草原中央,四通八达,皇上在此驻有五万重兵,以防海都作乱。每万人中即有二千兵负责屯田。”
道一问:“五万人都在此城?”
张九思点点头。“大多驻扎此地。”
道一脸上惊讶:“我看这城方圆不过两里,也就和广宁府一般大,驻这么多兵,难道城中没有百姓?”
张九思笑了笑说:“正是如此。当初成吉思皇帝立此城时,城中也只有工匠,以供军需。后来阿里不哥于和林造反,皇上于一年后攻占此城,将城中工匠尽数迁往上都,以免资敌。后虽稍有恢复,城中如今也只剩数百,军需马具多由两都运来。”
道一点点头。“明白了......嗯,那么如今这里谁是守将呢?”
张九思道:”那还用说,当然是晋王。“
“晋王!”道一大吃一惊,“太子妃不是要把玉玺给三皇孙么?”
“是皇太孙,他也在城中。”张九思说,“去年皇上命月儿鲁大人陪伴皇太孙巡视漠北,皇太孙已巡视完毕,并请旨返回。可皇上尚未下旨便病倒了。皇太孙只好留在这里过冬。”
道一想了想说:“可是晋王也在城中,大人要去送玉玺,这......”
张九思浑身一震。“少侠你提醒的好。赛羊便是晋王派去京城的。”
张九思当即命令队伍停下。等高城,萧全龄和柴志鼎师徒听明白怎么回事,也都表示担忧。那个高盾即便因为受伤不能追来,赛羊也完全可以派人骑快马先赶到这里报告晋王。
于是几个人一商量,都认为不能就这么带着玉玺进城,应当让三皇孙派出人马来接应。可是让谁去告诉三皇孙呢?
张九思玉玺不离身,自然不能亲自去。高城说要去,张九思不许,认为若遭到拦截,他是宿卫士,可能被认出来。因此最好派个没人认识的人。
张九思朝道一等人看去。柴志鼎连连摇头,说他是全真教仅次于掌教的人物,有许多人认识他。他这么一说,身为太一道掌教的萧全龄更不能去了。
道一自告奋勇说要去。张九思有些犹豫,显然想让道一留在身边好保护他。于是只剩下常道清了。谁知常道清一听要一个人去,立刻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摇头。
张九思无奈,只好一咬牙,同意道一去。就这样,张九思带了一半骑兵留在城外。道一一个人跟着另一半骑兵继续朝和林进发。
终于,他们来到和林城下。城门关着,领队的百夫长向城上喊话。等了半天,城门终于打开。道一怀着忐忑的心情进了城。
可是,当他随队伍穿过城门后,立即傻了眼。只见大队的人马出现在眼前,把他们统统拦了下来。周围一片紧张的气氛。
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将官出来对领队的百夫长一通喝问。百夫长说了些话。那将官又朝道一一指。百夫长又说了一通,老将官立即朝道一走来,一开口竟是清楚的汉话。
“你叫什么名字?来此作甚?”
这个问题道一早已想好。
“我姓苗名道一,前来投效三皇孙。”
老将官微微一笑。“你有什么能耐,要去投效他?”
“啊,这个......”道一想了想说,“我也没别的本事,就会些武功。”
“会武功?“老将官眉头一皱,“那......好得很,晋王正需要你这样的人,你来投效他吧。”
道一目瞪口呆。”啊,我从前见过三皇孙,十分仰慕,就只想来投效他。“
老将官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你认得月儿鲁大人?“
道一摇头说不认识。
老将官眼睛一瞪。”月儿鲁大人不认识你,却派这许多人护送,实在可疑。须带回去好好盘问。“
说着,他举手下令士兵来抓道一。道一一下子慌了,不知是该乖乖被抓,还是反抗后杀出城,去向张九思回报。
正在这时,不知哪里传来一声大喊。
”慢!“
道一连忙扭头,只见远处急匆匆跑来几个人,都是宿卫士打扮,为首者人高马大。道一定睛一看,竟十分眼熟。
那人走到老将官面前说:”翁吉昂大人,此人正是来报效三皇孙的。“
翁吉昂眉头紧皱。”脱脱,你不要说谎,他有什么能耐?“
脱脱笑了。”他能耐大得很。当年乃颜造反时,他曾护驾东征,并立下大功。皇上还赏赐给他许多钱。“
道一这时已经完全想起来了。眼前的宿卫士就是当年他去大都密告乃颜造反时认识的那个脱脱,后来东征决战时,又率数十亲兵独冲乃颜大阵的那个宗室亲贵。道一顿时又惊又喜。
老将官听脱脱这么说,脸上显出无奈,把手一摆,手下就此退去。脱脱立即让道一跟他走。道一大喜,没想到自己的运气这么好。
他边走边问,脱脱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皇上的宿卫士么?“
脱脱回答说:”皇上命我随皇太孙一起北巡。“
道一更加惊喜,立即问皇太孙是否在城里。
脱脱点头说是,然后反问道:”你来找他何事?还是真的想投效?“
道一瞥了一眼周围,放低声音说:”我确有事要立即见皇太孙......嗯,张九思张大人已经到了城外。他奉太子妃之命带来一件东西,十分紧要。可他不敢进城,怕给人劫去,特命我先进城找皇太孙,让他派兵出城接应。“
脱脱深吸一口气。
”原来如此。前两天皇上驾崩的消息传来,这里的戒备已经加强,可今天又突然更严,皇太孙感到十分不安,让我多加留意。幸亏我多派了些人,否则也不会这么快知道翁吉昂拦住了你......嗯,到底是何物?“
道一脸上犹豫,说还是见到皇太孙再说。脱脱也不勉强。就这样,两人匆匆来到三皇孙的住处。很快,道一跟着脱脱进到一间屋子。
里面一位年近三十的年轻人正在喝酒。年轻人身材肥胖,穿着锦袍和扎着金腰带,一双眼睛显得有些忧郁。在他身旁有一位中年老妇,神态慈祥,正在劝他少喝酒,说的还是汉话。
”我儿少喝点,你忘了伯颜丞相临走时怎么说的?“
道一脸上迷惑,不明白这中年老妇是谁。
旁边脱脱已躬身行礼道:”殿下,太子妃送来了要紧事物。“
道一吸了口气,眼前的年轻人便是三皇孙铁穆耳了,记得自己十多年前似乎见过他一回,对了,就是随师父张志仙奉旨进京后,去拜见真金太子。
记得太子身边有两个少年,据说是真金的两个儿子。那么铁穆耳就是其中之一了,可道一对他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什么东西?“铁穆耳吐了口气,把酒杯朝桌上一放。
”这个......“脱脱瞥了道一一眼。
道一又瞥了一眼中年老妇,脸上露出犹豫的样子。他不担心脱脱在场,担心的是这位老妇人。
三皇孙倒也不糊涂,又吐了口气道:”没关系,你说吧,什么东西这样要紧?“
道一吸了口气。“是传国玉玺,太子妃命张九思张大人给殿下送来了传国玉玺。”
三皇孙脸上迷惑。“传国玉玺?那是什么东西?”
脱脱似乎也有些不明白。
道一嘴巴一张。“这......太子妃新近得到一块玉玺,是秦始皇传下来的,历朝历代皇帝都用来当印章。”
三皇孙脸上有点不屑。脱脱变得又惊又喜。
“啊,可是用和氏璧做的那块?”
道一点头说是。
三皇孙也似乎有点明白了,盯着他问道:“有了这东西我便是皇帝了?”
道一又嘴巴一张,不知如何回答。
脱脱在一旁说:“有了此玉玺,说明太子妃看重殿下,要殿下继位......”
三皇孙把手一摆。“这还用说,我娘当然看重我,要我当皇帝,她讲过多少回了。”
道一咽了下口水,不知是否该把传国玉玺的来历从头开始说一遍。
这时,那个中年老妇人开口了。“可是三国时孙坚从井里捞出来的那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