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整整三天,每天清晨,十口冒着热气的大锅,都伴随着第一缕阳光,准时出现在宁南关下。
只可惜,它们的结局与第一次并无二致,全都在程义公的命令下,一个不落的被挑翻在地。
第四天,太平左军的士兵习惯性涌向营门,但这一次却并没有闻到那熟悉的肉香。
“怎么回事?”
“今天怎么没了?”
“肉汤,没了?”
士兵们怔怔的望着空无一物的宁南关前,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在过去的三天里,他们眼睁睁看着那一锅又一锅的肉汤被掀翻在地。
心疼、难受,却也无可奈何。
他们只是普通士兵,左右不了那些将军的想法,所以,他们只能不断的试图安慰自己,喝不到肉汤,闻一些肉香也好。
可现在,连那可遇而不可求的肉香,也没了。
怎么会这样?
怎么可以这样?
这一刻,太平左军的士兵,被一股前所未有的沮丧瞬间席卷。
“太平军的兄弟们,抱歉了,这天寒地冻的,原本是想让大家吃口热乎的,可惜了......”
“程将军,难道你就真的忍心看着这些跟着你的兄弟们,冻死饿死吗?”
“程将军,我等替人当兵,不过是想求一个天下安宁,但说到底都是姜国人啊,你怎能如此不近人情?”
恰在此时,宁南关的关墙上,死军将士们的声音开始接二连三的响起。
这声音条理清晰,又极其洪亮,很快便一字不落的传遍了整个太平左军的营地。
“挑拨离间,动摇军心,这宁南关的敌人竟如此卑劣。”听到声音的程义公,终于坐不住了。
他一把扯过架子上的长枪,便头也不回的奔出中军大帐,直至军前。
“放屁,我看你们分明就是想用那肉汤来动摇我太平左军的军心,手段如此下作,我程义公又岂能上当!”
万军阵前,程义公方才站定,便忍不住怒声骂道。
然而,面对他的高声怒骂,宁南关上,却是不紧不慢的响起一个异常温润的声音。
“程将军呐,你糊涂啊,在你心里到底是军心重要,还是将士们的温饱重要?”
这声音轻飘飘的,宛若春水,然而,听在程义公耳中,却是犹如利剑穿胸。
好歹毒啊!
这个问题程义公根本就无法回答,若说将士们的温饱重要,那他为何又要一次次掀翻肉汤,若说是军心重要,那他身后的十万将士又岂能甘愿。
程义公的额头上竟不自觉多了一层细汗。
但随即他便意识到了敌人的用意,程义公深知此时绝对不能露怯,于是,当即厉声喝问:“你是何人,竟敢在此给我下套,陛下乃姜氏正统,承袭祖业,安天下,定民心,我身后十万将士,亦是忠君爱国之人,岂能受你蛊惑。”
“在下公羊琰,不过是个无名小辈,不比程将军声名显赫,只是程将军,你当真如此以为吗?”宁南关城头上,公羊琰高声质问。
“我告诉你,隋唐祸国殃民,堪称国贼,你们跟着他,不会有好下场的。”程义公心底发虚,他只能怒视着关头,声色俱厉。
然而,公羊琰却并未因他的谩骂而动怒,而是继续追问道:“程将军呐,你错了,真的错了,姜氏开国近七十载,风雨飘摇,百姓难安,当真就那么值得你留恋吗?”
公羊琰的声音依旧和缓温润,但他的问题却宛若刀剑一般犀利。
程义公面色惨白,他开始后悔为何要站在这里与公羊琰进行口舌之争。
只是,此时再想后退,却是已经晚了。
因为公羊琰的声音已经再度响起。
“你可能还不太清楚,我死军将士生者有饷银、伤者有奉养、死者有抚恤,甚至所有战死将士的尸骨,我们都会定期安葬,军牌悬于浩气堂内,遗骨葬于英魂碑下,其功其勋,其姓其名,均有记录,以供后人凭吊。”
这一次公羊琰的声音明显大了起来,那原本和缓的声音也开始多了几分急促。
就如同春水化惊雷,一下又一下重重的砸在太平左军士兵的心上。
公羊琰的话实在太具有诱惑性了。
以至于程义公根本就没有发现,他身后那些原本沮丧的目光里,不知不觉间已经多了几分期盼。
然而,公羊琰的声音却仍在继续,只是这一次他陡然凌厉了起来。
“姜启呢?姜启能够给你们什么?将士何辜,寒冬腊月,一碗肉汤而已,喝了又能如何,竟也被你一一挑翻。”
“轰!”程义公只觉心头响起一声闷雷。
他忍不住踉跄后退,随即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转头望向身后。
然而这一望,却让他浑身的血,都莫名冷了起来。
“你们,你们做什么?”程义公仓皇大叫,却只见身后那些往日恭顺的目光里,不知何时,已经藏满了仇恨。
那可是十万大军啊!
十万双充斥着仇恨的目光,正死死盯着程义公,仿佛要将他彻底撕碎一般。
看到这一幕,宁南关头,公羊琰忍不住哈哈大笑。
方才只见他与程义公唇枪舌剑,却没有人知道,那所有的铺垫,都只是为了这最后一句话。
而随着这一句话出口,公羊琰便知道,程义公完了。
是的,程义公完了。
哪怕他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哪怕他还想摆出往日里将军的威严,可终究挡不住那些被愤怒和仇恨冲昏头脑的士兵。
程义公世家子弟出身,他自忖熟读兵书,腹有韬略,却根本就不了解身后那些士兵的心思。
对于他们来说,所有的家国大义,都抵不过那一碗肉汤,而正是因为程义公,他们的肉汤没了。
望着敌军大营之中突起的暴乱,方向鸣、俞沐哥、高凶等人都一脸惊骇的望着公羊琰。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往日人畜无害的好好先生,竟然仅凭几句话,便挑动了敌军内乱。
当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石破天惊。
这一日,宁南关外,程义公死于内乱,随后十万太平左军尽数归降。
一言杀将,十万军归,公羊琰自此名动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