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还没说话,晴雯这块爆炭已经忍不住了,“大老爷半截子都快入土的人了,居然还想要大姑娘给他做小,可趁早省省吧!”
“晴雯!”黛玉虽然喝止了一声,但是心里也很赞同她说的,自己这个大舅舅也是年近半百的人了,怎么还如此老不羞呢。
紫鹃问道:“鸳鸯一定是不会愿意的吧,老太太肯定也是不同意的。”
琥珀说道:“那是自然,为了这事很是闹腾了一场,当时就让大太太下不来台。
鸳鸯赌咒发誓死都不会做妾,情愿剃了头发当姑子去,说着就绞了自己一缕头发,真真儿是刚烈啊。
老太太让大老爷和大太太差点气得半死,要不然姑娘这次见到老太太怎么会觉得她精神不好呢,就是这事儿给闹得。”
原来如此,黛玉叹息,贾母一生顺遂,本来两子一女且无庶子庶女,该是多么圆满的人生。
奈何长子昏庸好色,次子虽然没有大毛病却娶了个愚蠢又心狠的王家小姐,闹出一摊子事情,而自己的母亲,也过早故去,让贾母不得不白发人送黑发人。
老太太这把年纪了都不得安享晚年,真是造孽啊。
第二日还不到寅时黛玉便服侍着贾母起床了,她们要一起去宁国府祭拜的,
等阖府的亲眷们都祭拜完了,贾敬的寿棺才能上路,送往郊外的家庙。
此时已临近冬至,又是天降破晓前最冷的时候,黛玉穿着太后赏赐的大毛披风坐在前往宁国府的马车上依旧觉得鼻尖冰凉,这种天气办事,确实是够受罪的。
黛玉一下车就被扑面而来的一阵西北风扑了一下,她使劲跺了跺脚,又紧了紧披风的衣领,等着贾母也下了车,便搀扶着贾母上了来接她的小轿,跟着领路的小道童一起往灵堂走去。
这一路上烛火通明,人声熙攘,热闹与悲凉交织,真是很诡异的氛围。
黛玉和贾敬也没什么感情,不由地偷偷四下张望。
“几位姑姑也来了。”黛玉和三春停下脚步,看见贾蓉过来迎她们。
“快随我到隔壁的厢房去烤烤火,时辰还没到,且得等一会呢。”
说着,贾蓉便领着她们几人到了一间接待女客的厢房里。
“姑娘们快进来暖和暖和!”原来尤氏和族中其他一些女眷也在这里。
几个姑娘平日里和尤氏也算是熟悉,虽然还有很多不太熟的人,也都互相微笑着点了点头,就算是打了招呼。
几人被尤氏安排到一处坐下,姊妹几个也不多言语,只是静静地听着房中的那几位奶奶们说话。
一个颧骨有些高的女人,好像是叫什么璜大奶奶的,明显和尤氏更亲近些。
只听见她问:“那今日出殡送去家庙后,这么大个家就留给你那尤老娘和两个妹子了?”
尤氏勉强笑了笑说道:“也不是,还有蓉儿媳妇呢。”
此话一出,满屋子的人都安静了。
当年贾蓉和秦可卿出府的事情,虽不敢说是闹得满城皆知吧,但在族里也很是被议论过一阵子的。
如今听说秦可卿居然回府看家,一个个都有些不可置信。
尤氏尴尬地解释道:“我这个老娘和妹妹毕竟都不是亲的,隔了一层,怎么都比不过人家是府里正儿八经的奶奶啊。”
璜大奶奶问道:“可他们两口子不是出府了吗?怎么说回来就回来了呢?”
尤氏明显不太想继续这个话题,敷衍地说道:“出府又不是分家,自然是想回来就回来了呗。”
旁边另一个鹅蛋脸的妇人很有眼色,往盆里添了些炭火,“我看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是不是也该过去了啊?”
说着其他人也都纷纷起身,准备去灵堂祭拜。
别人倒还罢了,紫鹃心中颇有几分纳罕,这秦可卿怎么又回宁国府了呢?不知和贾敬的死有没有关系。
还真让紫鹃猜着了,贾蓉两口子此次回府正是因为发现了贾敬在去世之前写下的一封信。
可能是知道自己成日价修仙,不一定什么时候就飞升了,贾敬便早早给贾蓉留了一封信。
别看贾敬每天住在道观也不回家,但是对宁国府的事情还是了如指掌的。
他对自己这个儿子贾珍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心中十分有数。
因着也就只有贾蓉这一个孙子,又是在他小时候自己亲自为他开蒙的,贾敬认为贾蓉的品行要胜过他那个爹许多。
因此,他便修书一封留给贾蓉,说自己在的时候他想怎么胡闹都行,但是如果自己得道飞升了,他一定要回到宁国府,万不可让他那个糊涂爹把家业给败完了。
这封信是贾珍父子俩在道观给贾敬收殓遗体的时候由道长亲自拿给他二人的。
虽然看信时把贾珍气得胡子直抖,但毕竟是老父遗言,自己也不好忤逆。
贾蓉其实也不见得想回去,他和秦可卿在外面的日子虽然不如在宁国府时奢华,但是胜在自由自在。
府里又有以前许多不愉快的回忆,所以他也是踌躇再三才征得可卿同意回了府。
秦可卿虽不愿再面对贾珍,可也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宁国府最正统的继承人,如果趁着他们不在,尤氏和贾珍再搞出些什么名堂,让继承人旁落,那自己可真是对不起贾蓉了。
所以虽然有诸多不愿,但是借着贾敬遗书的由头,二人便又名正言顺地搬回了府中。
这一回来才发现,家中的院子已经让尤老娘占据了一处,而自己那个老不羞的父亲,每天逮着空就往那院子里钻。
贾蓉才不信他是去孝敬尤老娘的呢,那院儿里,可是有着两个年轻貌美的人间尤物,自己的两个姨娘,尤二姐和尤三姐。
尤氏如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任由贾珍与其二人厮混,必定是打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主意。
所以贾蓉觉得自己此次回府真得是回来对了。
其实,还真是让贾蓉猜着了,尤氏和尤老娘打得主意正是让贾珍从二姐和三姐里面挑一个做妾。
尤氏徐娘半老,加上贾珍也不愿和她亲近,自然是很难生出自己的孩子的。
但如果这样,一旦将来贾珍不在了,以贾蓉和自己的关系,想必她很难在府里立足。
而本来就依附着尤氏生存的尤老娘自然更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所以二人一合计,自古以来就有妹妹给姐夫做滕妾一说,二姐和三姐又如此美貌,贾珍早就垂涎三尺了。
如果能有一人正是被选中抬了姨娘,给贾珍再生几个孩子,那尤氏母女在这府里才算真正地站稳了脚跟。
借着这次贾敬办丧事,尤老娘便带着姐妹俩登堂入室,只待贾敬百日之内,由着贾珍挑一个女儿到宁国府去给尤氏做帮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