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廖东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晚上了,他足足睡了十五个小时。
连续三天三夜没睡觉,中间又喝了不少咖啡,抽了不少烟,还在节食……
要不是cAA给廖东准备了专业营养师,他都有可能直接过去。事实上,廖东在片场晕倒,并不是入戏太深,而是身体挺不住了。
好在廖东年轻,身体机能不错,好好睡了一觉之后,精神恢复得还不错,只是他感觉浑身无力,这是熬夜综合症,没什么办法,只能靠健康的作息去调整。
《小丑》的重头戏拍完,接下来的日子大家过得都很悠闲。
廖东只剩下几场不太重要的戏份,包括被他的信徒们救了下来,继续在哥谭市兴风作浪,他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了一个新世界。
老实说,这个结尾就无法在国内上映,正义没有战胜邪恶?那怎么行?
可是托德·菲利普斯必须这么拍,不然《小丑2》怎么办?搞个劫狱?
好像也不是不行……
不过托德·菲利普斯懒得改剧本了,就现在这样也挺好,反正《小丑》是R级,就算改了结尾也不可能变成pG-13。
预定的拍摄时间还有半个多月,这半个月,属于托德·菲利普斯的休假时间,大家每天工作两三个小时,然后就是聚在一起开各种派对。
廖东则是没有这么多闲工夫,他杀青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洛杉矶,去见乔丹·皮尔。
乔丹·皮尔的新电影叫《我们》,英文名《US》,其实就是United States的缩写。
没错乔丹·皮尔又开始搞隐喻了,不过《US》的隐喻和《寄生虫》差不多,不够隐,属于直接就告诉观众,我要说的就是阶级对立和种族歧视。
剧本廖东看了,远不如《逃出绝命镇》,主要是不能做到逻辑自洽。
《我们》的剧本创意其实很好,大概意思就是美国做了一个秘密实验,想要给每个公民都做一个复制人,复制人和真人分享一个灵魂。上面想要通过控制这些复制人来控制地面上正常人。但是实验没有成功,所以那些复制人就被遗弃在地下基地里。
然后这些被遗弃的影子复制人也有自己的思维,和正主产生了一系列的纠葛,故事就在这个背景之下展开。
其实脑洞挺大的,但是乔丹·皮尔没有展开说地下部分,比如三十多年间,这些影子只靠吃兔子是怎么活下来的?
女主的影子说她给自己做剖腹产手术,那生老病死是怎么处理的?
其他影子为什么没有跑出来?分享灵魂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这些乔丹·皮尔都没有交代,他也交代不了,喧宾夺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投资不够。
2000万美元的额度,想拍科幻片?拍个屁……
这是一部明显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不过廖东挺高兴的,因为脑洞够大,看似合理,商业逻辑比《逃出绝命镇》还强,又直击美国贫富差距过大和种族歧视这些痛点,主角还是个非裔女演员,bUFF拉满了,票房肯定不错。
因为观众乍看之下,很难想到这些漏洞,他们又不是专业电影人,就算想到了,也只是小部分,只要乔丹·皮尔镜头和氛围感拉满,大家看电影的时候绝对没那么多想法。
等他们回过味儿来,电影都下档了。
但是《我们》的剧本真不行,廖东前世没看过这部电影,他也能断定,别看乔丹·皮尔搞了那么多幺蛾子,《我们》想要拿奖,比《逃出绝命镇》还难。
事实也是如此,在另外一个时空,《我们》一个原创剧本奖都没有拿到,也没有再次入围奥斯卡和金球奖。
不过这些和廖东没关系,他又没演《我们》,廖东去洛杉矶就是签投资合同的,他有20%投资份额,要给人家400万美元。
再次见到乔丹·皮尔,廖东明显觉得这小子飘了,从他脖子上的大金链子就能看得出来。
廖东实在理解不了这帮黑哥们为什么有钱了就要给自己买一条大金链子,就不怕被抢劫吗?
“不怕啊。”乔丹·皮尔摇了摇头,“镀金的。”
廖东都无语死了……
“演员找好了吗?”
“露皮塔·尼永奥。”
廖东懂了,不就是《355》里面那个代表墨西哥的女演员么?演过《为奴十二年》和《黑豹》,确实是一个物美价廉的选择。
男主温斯顿·杜克也演过《黑豹》,不过只是一个小配角,乔丹·皮尔真是把流量玩明白了……
另外一个想要玩流量的导演是姜闻,他带着彭玉宴和廖烦提前二十天上了现在大火的《创造101》。
不是说要站着把钱挣了吗?姜闻这么做让他的粉丝怎么办?
电影圈里姜闻粉和诺兰粉是攻击性最强的两个粉丝团体,前一个成名作就是“姜闻比昆汀高级多了”,后一个则是“吴经要跪着和诺兰对谈”。
还有诸如“老谋子就是个手艺人,没有思想”“吴白鸽只是太念旧”等等言论,就不过多列举了。
廖东其实一直理解不了这种行为,粉丝说姜闻和诺兰牛逼没问题,他也承认这俩人牛逼,可这俩人牛逼和粉丝有什么关系?
你喜欢姜闻和诺兰,就比其他观众牛逼?优越感是这么来的?
俗话说,越缺什么,就越想找补什么。这不姜闻缺钱了,就来综艺上宣传《邪不压正》了,还是他粉丝最看不起的选秀类网综……
也有粉丝说什么姜闻向市场妥协,是时代的悲哀。
有什么可悲哀的?拍电影不要钱吗?
姜闻的粉丝大概不知道,要不是制片方为了宣传古北水镇,《邪不压正》的投资可能现在都还没到位呢,没办法,《一步之遥》赔太惨了。
成本三亿,票房五亿,活活赔了一个多亿,谁不得掂量掂量?
所以姜闻才这么上杆子来宣传《邪不压正》,他自己知道,这又是一部作者电影,搞不好要步《一步之遥》的后尘。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导演不可能总拍自己喜欢的东西,还能一直拿到高票房,那就是扯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谋子,《千里走单骑》《归来》《影》《一秒钟》这些电影票房都不行,人家也没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