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陈华安不请示杨辰就私自做主,而是陈华安就是这个角色。
有些事,他不希望让杨辰为难,或者说不希望让杨辰去做这个决定。
这个刘俊杰他也知道,平山县交通局的副局长,原来是也是从下岭乡出来的。
但后来基本上没见杨辰跟他有什么来往,而几次聚会,也没有见这个人。
那他有什么资格参加这个极有私人性质的聚会?
不过陈浩然提出来了,而且他现在也是下岭乡的核心,至少余正东、郑博文都跟着他呢,陈华安也不好说什么。
现在这些人里面,只有陈华安在后期跟杨辰跟的时间最长,对杨辰也算是最为了解了。
杨辰念旧,却不怀旧,能走进他视线的,不是只靠以前的缘份,还得表现出你自己的能力才行。
而且杨辰也不主动招揽人,不会因为你对我有用,我就接纳你。
下属就下属,我用你,也尊重你,但没有私交。
在开发区和招商办这么久,有一个被杨辰接纳的没,没有。
在陈华安看来,像极了他们进入之后,杨辰的心里已经满了,没有其它人的空间了。
其实对杨辰来说,是有着重生者的傲气,对于优秀人才,你不来就我,我为什么要就你?
华夏别的不多,就是人多。
优秀的人才比比皆是。
何况在乡镇这地方遇到的,就算是优秀,能优秀到哪去。
其实一个人是否优秀,更主要的是看他的成长。
当时杨辰戏剧性地让刘俊杰和钟小宁进行选择,钟小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后期的表现并不好,似乎是拿到一个党委委员之后,就有所满足,积极性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杨辰也不知道刘俊杰是不是因为这个有怨言,也有可能是自己把他运作到交通局去,在他看来是发配。
总之,一开始还往来,后来就越来越少了,即使是出现,也是陪着交通局局局长朱亮过来。
杨辰也能够理解,毕竟现在朱亮才是他的顶头上司,不巴结人家难道巴结你。
就如同孙大伟去了综治办之后,对梁洪涛也是十分尊重,就算是杨辰在现场,也是紧着梁洪涛先来。
没必要还显得心怀旧主,真正看的是内心,而不是表现。
梁洪涛也试图收服过孙大伟,很快就意识到了无用,人在你这,但心不在你这,拉拢起不到作用,那拉拢你干啥。
刘俊杰却是彻底被朱亮拉了过去,杨辰自然不会对他有任何留恋。
虽然这家伙的表现要比钟小宁要好,论工作能力,论在交通局的口碑,都非常不错。
这就跟杨辰毫无关系了,杨辰自然就不会再带他。
杨辰手头既不是有什么重要工作非他不可,他也不是说非要跟着杨辰,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关系只能这样渐渐淡去。
陈浩然为什么非要把他带过来,杨辰不知道,也不去想,不管他有什么私心杂念,都跟杨辰无关。
就算把这个人当属下,杨辰也从来没有打算让这个一言一行,都听自己的。
至于陈华安的做法,杨辰就更没有意见了。
现在他的身份,已不是谁想靠过来就能靠过来了。
陈浩然心里有点不服陈华安的态度,他是一个比较重感情的人,当初都是一个班子里的,合作的比较愉快,领导也比较看好刘俊杰的发展,去交通局也是领导推荐的,实际上还等于半个自己人。
包括后来在修路等各种事上,刘俊杰也是非常照顾下岭乡,所以陈浩然并不觉得刘俊杰离心,反而觉得他不忘本挺好的。
正好被他听到,人家想过来拜见一下领导很正常,领导都还没有说什么呢,你做什么主。
他亲自去外面把刘俊杰喊了过来,当然了也叮嘱刘俊杰千万要注意,不要乱说话等等。
刘俊杰那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杨辰可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杨辰先是副班长,后来是班长,而他们这些人,就相当于班委。
相当于副手和一把手的关系,这种情况双方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差距。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他还是个副科,而杨辰呢,已经是副厅了,进入了市领导的行列。
等于他还在原地踏步,人家已经从正科到副处,又到正处,又到副厅了,等于提了三个级别。
这才几年?就这点时间,对于正常人来说,能提升一个级别就算是仕途顺利了,人家走了三步,而他呢,一步还没有动呢。
所以进来之后,不等落坐,赶紧对杨辰说道:“杨助理,不好意思,我听陈书记说今天要祝贺丁局长高升,参加的又都是从咱们下岭乡出来,所以我就不请自来了。”
陈华安没好气地说道:“我可不是从你们下岭乡出来的。”
弄的刘俊杰无话可说,辩解吧,又怕得罪陈华安。
陈华安可不是一般人,现在是市政府的副书记长,别说他了,就是朱亮也得罪不起,所以赶紧说道:“陈秘书长,是我失言,对不起了。”
这就是他来的尴尬之处,其它人都不会用这样正式的称呼喊杨辰或陈华安,只有他不知道,只能用目前的职务来喊杨辰。
你要说在座的所有人,爬的这么多还情有可原,可陈华安你一个后来者,凭什么居上。
你才跟了杨书记多长时间,就从正科到副处,又从副处变正处,等于提了两级,而其它人呢,大多数一级,甚至一级都没有。
就跟他一样,还是交通局副局长,只是排名前进了一格,实际上等于没动。
象朱亮提拔成了副县长,按说他是排名第一的副局长,不是该接局长的位置,可组织宁肯去其它乡镇调一个党委书记过来,也没有考虑过他。
尽管朱亮说已经给组织建议了,他也相信朱亮肯定说了,可摆明了这个建议,根本就是无用。
可眼下这些人呢,仅仅只是因为跟对了人,哪一个没有进步,全部进步了。
就连他看不上的孙有明、郑博文,现在也跟他站在同一条线上,这让他怎么甘心。
这个时候,他才深深地明白,什么叫官场上,跟对人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