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许方在人群中挤的满脸通红,人没跑出来,倒是激动的声音听得挺清楚的。

一直留神注意的苏彩儿,倒是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许方的声音。

她赶紧抬头,告诉了一直在护着自己的夫君。

赵策听到这话,一时间还没回过神来。

解元?

他愣了一下。

苏彩儿以为他没听清,拿自己都激动的出了汗的小手,拉着赵策的手。

“夫君,你是解元!”

“是甲子年乡试的解元!是第一名!”

赵策看着苏彩儿全是喜意的眼眸,终于回过神来。

自己这一向耳聪目明的,怎么居然比小姑娘听到还晚了?

也怪这场面的混乱比自己想象的更甚。

耳边全是各种人的高声呼喊。

旁边的李兆蕃听到自己的名次后,正为自己开心着。

同时又竖起耳朵准备听着赵策的名次。

然而却不想,这听到的名次,却让他一时间都被震惊的回不过神来。

许方的喊声,也被不少人听到。

大家都纷纷朝着赵策的方向看去。

却看到本届的解元,果然不愧是第一名。

人家正淡定的护着自己的娘子,完全没有旁人得知被取中后的激动忘形。

李兆蕃回过神来,语气带着十分的佩服。

“赵师兄,你这第一名,也太淡定了一些吧?”

“我这九十八名都恨不得朝天大呼几声,你居然从容的脸色都没变。”

赵策笑了笑。

心想他不是不激动,是刚刚顾着护人,一时没有听清楚。

这会儿大家都看了过来,他总不能突然又激动起来吧?

于是新鲜出炉的赵解元,只能依旧用从容的态度,对着众人微微颔首。

苏彩儿激动的一直紧紧拉着他的手,赵策干脆低头道:“我们回去接喜报?”

苏彩儿重重的点了点头,也顾不上一旁的李兆蕃。

那边的许方终于在人群中挤了出来,气喘吁吁的看着老爷和夫人先行离去的身影。

擦了一把汗,许方也丝毫不见一点累,昂首挺胸的朝家里狂奔回去。

李兆蕃也顾不上仪态,带着人急急的就想着回府对李东阳报信。

......

赵策带着人回到家时,乡试送捷报的报榜人已经到了。

报榜人一路报喜过来,周围的邻居们基本都知道了永西伯得到本次解元的消息。

平时总是大门紧闭的各大户人家们,不少人都派了人在门外,对着一路走回来的赵策夫妻俩贺喜。

回到家后,赵策招待送喜报的人。

苏彩儿则直接拿着事先包着红封的篮子,到了门外。

邻居得知他们夫妻回家后,纷纷带着人上门贺喜。

苏彩儿便给上门贺喜的人,都一一回了红封。

虽然东街上住的都是贵人,但是哪个贵人家里,不想自己的孩子科举得到好成绩呢?

所以这一波一波贺喜的人中,基本都是带着自家的小孩上门的。

苏彩儿派了一阵后,见上门的人少了,才把派红封的任务交给了下人。

回到家里,这送喜报的人也已经被请了下去。

按照规矩,乡试送捷报的报榜人,会被邀请在接喜报家里多住几日。

能得到丰厚的赏钱不说,这主家还会好吃好喝的款待他。

同时这报榜人也会给这主家跑腿,去给主家想要报喜的人宣告喜讯。

这报榜人第一个,自然是要去到赵策的老师,李东阳家里去报喜。

......

苏彩儿进门,看到赵策手中拿着喜报,高兴的接了过来。

“又是第一啊......”

赵策心中也有些得意。

自己这模拟考试想不到还挺有用。

不过平时他模拟出来的考卷,也多亏了刘如愚不计报酬的帮他仔细批改。

赵策便让报榜人,第二个到刘府去送喜报。

至于杨府,则在第三个。

“我们家里离得远,就暂且不回家祭祖了。”

赵策有些遗憾的说着。

本来自己这乡试得了第一,正是该回去祭祖,顺便大摆筵席的。

然而北直隶距离家乡实在太远了。

一来一回又得到了年底。

自己还要准备明年春闱。

这么一算,赵策也只能遗憾的作罢。

苏彩儿高兴的说道:“那等夫君明年会试后,我们再回去祭祖也不迟!”

“对了,我得写信告诉大伯他们这个好消息!”

苏彩儿一想到家乡的大伯一家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不知道会有多高兴,她就一刻都等不了了。

拿了捷报进去,让许方代笔,给大伯一家写了信,又给李秀才等人写了信。

等信一干,立刻就装了起来,让人送出去。

苏彩儿已经让人张罗好了拜祭祖宗的东西。

虽然他们不能回乡祭祖,但也要准备的隆重一些,先对天祭拜,告诉祖宗这个好消息。

期间小宝醒了一次,赵策便直接抱着她,在家里的前院祭拜了祖宗。

祭拜完后,又安排人做了流水席。

虽然同乡不多,但赵策在国子监的同窗可不少。

还有其他上门贺喜的人,也得请别人喝上一两杯。

桂榜放出之后,第二日便是鹿鸣宴。

对于鹿鸣宴,一代代的学子们也吃出了经验来。

得知赵策成绩后的李东阳,当即吩咐了人来给赵策简单说了此事。

来人正是李府的管家。

此次鹿鸣宴,是由顺天府尹蔺琦负责举办。

参演的主考官、同考官和参考的学子们,都会前往参加。

饭菜的味道不论怎么样,反正要吃到这宴上的美食,都是要靠新晋举子们满肚子的学问来换取的。

李管家跟赵策说完了鹿鸣宴上的各种流程后,被邀请在赵策家美美吃了一顿。

临走前,他还低声对赵策说:“永西伯,我家老爷还说了。”

“若是明日你在宴席上喝醉了不能回家,那切记歇下时,要锁好门窗。”

至于为何要锁好门窗,自然是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桃色麻烦。

赵策笑了笑,说道:“多谢恩师教导。”

李管家笑呵呵的离开了永西伯府。

参加鹿鸣宴,苏彩儿也早有准备。

在打听好科举的流程后,她已经早早的就准备好了一身的新衣,方便自己夫君参加。

头一天家里热闹到太阳下山,苏彩儿是一刻都没停过。

晚上哄睡女儿后,又着急的拿出那一身新衣裳,搭配着明日要一同穿戴的配饰。

准备好东西后,苏彩儿便坐在桌子上,托着腮帮子,眼神暂时放空了一下。

赵策洗漱后进房门,走到她跟前,点了一下她的鼻子,她才回过神来。

“在想什么?”

苏彩儿拉着他的手,笑的两个小梨涡在灯光下生动极了。

“夫君明天肯定要喝很多酒。”

“我在想提前给夫君准备什么样的醒酒汤比较好呢。”

赵策想起自己这强化过后的身体,直接说道:“效果无所谓,最重要是好喝一些的。”

苏彩儿也没多想,点点头道:“那熬个海带汤吧。”

“去之前喝上一碗,回来也喝上一点醒神,正好。”

“对了,今日上门贺喜的夫人还同我说了,夫君明日鹿鸣宴要做的诗,让我到时候抄录一份给她。”

“她好给自己的儿子贴在书房里,沾沾喜气......”

哦豁!

赵策收起脸上的笑,一拍脑袋。

苏彩儿疑惑的看着他。

赵策尴尬的说道:“李管家白天和我说过,先生说了鹿鸣宴上得做谢恩诗......”

“我还真的忘了这茬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明末:乱世崛起大唐极品帝婿明末:大周太祖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大宋最狠暴君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北明不南渡这位诗仙要退婚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护花大国士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崇祯聊天群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吕布有扇穿越门超次元战争游戏师娘,我不想努力了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交手抗战之铁血兵锋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