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要饭吧!(三)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张家人原本今天就要来接张越下山。
当初张越跑跳着上山,如今却只能被抬着下山,这样的落差让张老爷心痛难当。
刘耀亲自出面向张老爷解释整个事情的经过,无论是语气还是态度都是充满了愧疚的。
张老爷虽然表面上没有多说什么,甚至还表示理解。
他说,这是谁也无法预料之外,他自己能理解,毕竟学武就是有风险的。
然而,事实上他的心里早已快气炸了。
“理解?我理解你个头!”张老爷一回到府城,一脸怒容地对着对管家说道,“我就这么一个独养儿子,现在连孙子都还没抱上呢,他就这样瘫了!我怎么可能放过凌霄派?”
管家也是看着张越长大的,心中同样也愤愤不平。
不过他到底只是管家,大事还是需要听张老爷的,他跟着问道:“老爷,您打算怎么做?”
张老爷眯起眼睛,语气阴冷:“先去找其他武林门派的人,把凌霄派的那些护卫全部换下来。
再放出风声,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换了人。那些雇佣凌霄派当侍卫的人家自然就会明白该怎么做。”
管家点头称是,立刻着手安排。
张家的势力在府城根深蒂固,短短几天内,凌霄派的外派弟子很多被退了回去,更有那心思活络的,直接带艺改投了其他门派。
凌霄派在上面的生计被彻底切断了。
门派的高额经济来源几乎半个月不到,就全部被其他门派夺走了。
宝进长老离开前曾预言:刘耀会让凌霄派将走向衰败,如今他的话正在一一应验。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
张越的事还未平息,夏青的死引发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夏青的家人原是租种凌霄派农田的佃户,家中儿子众多,倒也不缺一个传宗接代的儿子。
所以他们的要求很简单:赔五亩地,此事便一笔勾销。
刘耀“心善”,觉得毕竟是一条人命,便大方地给了十亩地,希望能尽快平息事端。
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后续更大的麻烦。
这夏家得了十亩地的消息传开后,许多人开始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一亩地最少值五两银子,十亩地就是五十两。
五十两银子,足够一个普通家庭过上几年富裕且安稳的日子了。
人牙子那里,买一个壮劳力也不需要十两银子。
于是,在刘耀赔出地契的两天后,低阶弟子住的房间里,竟然齐刷刷地“挂”了五个人上去。
这些人显然都是抱着“舍得一身剐,能让全家都上马”的心态,试图通过自尽来换取家里人过好日子的机会。
长老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对刘耀的做法越来越不满了。
有人甚至私下议论,觉得这位代掌门简直就是个冤大头。
还有几个心思活泛的长老,已经开始动了离开凌霄派的念头。
短短十几年间,凌霄派走的走,死的死,长老堂也只剩下了三位长老。
曾经辉煌一时的门派,如今只剩下一些在凌霄派长大的孤儿,靠着耕种仅剩的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着日常开销。
刘耀站在凌霄派的山门前,望着日渐破败的凌霄派,心中充满了无奈——他不是一个懂得经营的人,原来身居一派掌门之位哪里是只要武功好的。
某一天,刘耀勒紧裤腰带和几个弟子一起种地的时候,一个年轻女子突然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几位大叔,问你们一点事情,这上头是凌霄派吗?”少女指了指上山的方向,“怎么这地方看着破破烂烂的,好像很多人不修整了。”
地里的人全都看向刘耀,毕竟这么丢脸的事情,他们实在不想自己说出来,反正掌门人在就让他自己说吧!
毕竟都是他造的孽。
“小姑娘,你是要上山拜师学艺吗?”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来拜师了,所以难得遇到这么一个小姑娘,他觉得对方应该是个“识货”的人。
小姑娘不屑地道:“我?去凌霄派拜师?别开玩笑了,他们掌门都未必是我的对手!”
此言一出,本来还在耕种的人,也都停下了手里的伙计,更有好事的人直接喊话刘耀:“打一场试试呗!掌门都已经好久不跟人动手了!”
“掌门?”小姑娘一脸嫌弃地看着刘耀,“不是说凌霄派的掌门很厉害吗?怎么就是个种地的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