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扳倒四大家族后,冯俊总算是将一直以来与自己作对的势力彻底摆平。那些曾妄图阻碍他的愚蠢之人,如今已不足为惧。而接下来,寻找娜迦血脉以完成空间任务,便成了他亟待解决的要事。
孔茗夫上次被冯俊送回 h 国后,便留在了那里。作为孔家后人,他在国内本就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加之冯俊暗中安排人予以关照,生活倒也安稳。然而,在寻找娜迦血脉这件事上,进展却极为缓慢。
孔茗夫他在国内四处走访,询问了众多学者、民间奇人,却仅仅收获了一些关于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以及几块印刻着类似娜迦族和人类形象的陶器碎片。虽说收获寥寥,但冯俊交给他的那几件青铜器和石器,却在考古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h国的专家们经过研究,认为这些器物或许能佐证 h 国历史向前延续,一时间,考古学界围绕这些文物展开了热烈讨论,众多学术会议接连召开,可这对于寻找娜迦血脉,却并无实质性的帮助。
------------------------------------------
无奈之下,冯俊暂时放下了此事,将部分心思转移到日月科技的发展以及空间站的搭建工作上。确切地说,称其为太空城更为恰当。
冯俊已经为其想好了名字,修建于天穹之上,就命名为“天穹”。这座名为“天穹”的太空城,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城市,也是冯俊科技帝国的巅峰之作。
在末世之时,从那些避难所中,冯俊获取了大量先进技术。单单就搭建太空电梯的技术,他便掌握了五种之多。
只是在现实世界中,技术的落地需要逐步积累,受限于当前的工业基础和材料科学等因素,要将这些技术真正转化为现实中的太空电梯,难度着实不小。不过,成熟的大推力火箭技术却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凭借这项技术,冯俊计划修建一座集科研与军事用途于一体的天穹太空城。
天穹太空城的设计理念源于冯俊从末世避难所带回的先进技术。整座太空城呈扁平的椭圆形,外形如同一枚巨大的银色硬币,直径约为2公里,厚度为500米。这种设计不仅能够在太空中进行小幅度的机动和轨道调整,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内部空间。
太空城内部空间规划合理,可容纳 1000 人在此居住,并开展各类科研工作。同时,还预留了可增加 500 人规模太空部队的空间,并配备相应的太空武器与装备。
太空城的内部结构分为多个模块化区域,每个区域都可以独立运行或与其他模块对接。核心区域是居住区,可以容纳1000人长期居住,配备了完善的生活设施,空气循环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食品生产系统。居住区的设计充满了未来感,墙壁上镶嵌着智能显示屏,可以随时调整房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模拟地球上的自然环境。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太空城内配备了先进的人造重力设备,通过复杂的电磁技术和精密的旋转系统,模拟出与地球相似的重力环境,让长期驻留的人员免受失重之苦,极大地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度。
科研区占据了太空城的三分之一面积,配备了最先进的实验室和设备,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科研区的核心是一个巨大的量子计算机中心,这台量子计算机是冯俊从末世中带回来的一台破损的民用级量子计算机,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为各种科研项目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
军事区则是天穹太空城的防御核心,驻扎着500名精锐太空部队。他们配备了最先进的太空武器,包括电磁炮、激光武器和导弹防御系统。太空部队的任务不仅是保卫太空城,还要在必要时对地球或其他太空目标进行威慑和打击。
太空城计划运行在距离地球约 600 -700公里的高空,这一高度远超国际空间站所处的 400 公里高度(注释;在大气层散逸层之上的600公里,也被称为外层或逃逸层。这一层距离地面的高度范围大约在800公里到3000公里之间。这里距离地球的600公里是指逸散层之外的600公里)。
国际空间站之所以维持在 400 公里高度运行,主要是受限于其技术水平,在能源供应、轨道维持以及材料耐辐射性能等方面存在瓶颈。而冯俊凭借从末世带来的先进技术,在能源利用效率、材料科技以及轨道控制算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完全无需担忧这些问题,得以将太空城设置在更为理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