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先生提起智伯,我就不由得想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陈到同样感慨道。
作为刘备的亲卫队长,陈到自然对同样是智伯的亲卫又在历史上留下千古美名的豫让敬佩不已。
豫让年轻时候是范氏家臣,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但是都没有受到重用,而是默默无闻。
中行氏灭亡后,豫让成为智伯的家臣。因为其武艺高超,被智伯看重,收作亲卫,带在身边。
不仅如此,智伯还非常尊重豫让,并给了他超高规模的待遇。
这在春秋时期,主仆阶级明确的时代,非常罕见。
晋阳之战后,智氏灭亡,虽然最后赵氏绝境翻盘,但是同样损失惨重,族人死之七八。
因为智伯发动了这场战争,赵襄子对智伯非常憎恨,将他的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
智氏家族覆灭后,豫让逃进深山,既怀念智伯的知遇之恩,又怨恨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器具饮酒,盛怒之下的豫让,喊出了那句铭刻千古的誓言:“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必报智氏覆灭之仇!”
豫让更名改姓,进入晋国的宫中做了修葺厕所的仆人。
一次赵襄子如厕之时,豫让前来刺杀,失手被擒。
经过拷问之后,豫让承认自己是智伯的家臣,欲要为家主报仇雪恨。
跟随的侍卫想要杀掉他,赵襄子却道:“此人乃是天下义士,况且智伯已经被灭族,他没有人可以投靠,把他放了吧!我以后小心一点就是了。”
后来豫让又多次刺杀赵襄子,皆被对方躲过。
在最后一次刺杀时,豫让受了很严重的伤,赵襄子询问对方:“你曾经是范氏与中行氏的家臣,他们都被智氏所灭,他们的后人尚在齐国,你不但没有为他们报仇,还投降敌人。
现在智氏家族已经全部覆灭,你却要为他们报仇,这是什么道理?”
豫让再次说出了那句名震千古的话来:“范氏、中行氏对待我如同普通人一样,所以我以普通人的礼仪回报他们。而智伯对待我如国士一般,所以我要以国士的最高礼仪,士为知己者死那样对待他!”
赵襄子很受感动,眼见豫让身受重伤已经无法活下去了,就解下佩剑让其自杀,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
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对赵襄子的衣物进行象征性的刺杀,以完成自己的愿望。
赵襄子同意了对方的请求,脱下长袍,派人递给了豫让。
豫让用手中利剑多次击穿对方的长袍,仰天大笑道:“人力有穷时,我这也算是为智伯报了仇,下了黄泉也能昂首去见他了。”
言罢,豫让自尽而亡。
后来豫让的事迹在三晋之地传开,赵地的仁人志士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许多人开始争相效仿他。
赵国自此之后涌现出了许多慷慨悲歌之士,也渐渐成为秦国东出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三晋之首,中原脊梁确实让后人敬重。
…………
“先秦之时,这样的侠客确实不少。自嬴政一统华夏后,以法家立国,强调‘侠以武犯禁’,汉朝又承袭了大部分的秦制,这样的侠客在大汉的土地上才逐渐稀少起来。”张良似乎想起了昔日往事,不禁感叹道。
他当年年轻之时,为报灭国大仇,也曾经在博浪沙刺杀过秦始皇,有先秦侠客的风采!
“昔日的北境第一城竟然破败如斯,未来主公如果入主晋阳城,是否会重新整修这座经历历史考验的北方坚城?”陈到微微摇头,望向晋阳城的方向,话锋一转的问道。
东汉中后期,太原郡时而丢失,时而复得,几经易主,大汉对这里的统治已经相当薄弱,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整修这座千年名城。
“晋阳曾经是文帝为代王时,代国的都城。吕氏覆灭后,文帝继位,称晋阳是他的“龙潜”之地,并大肆整修了一番,应该是晋阳城最后一次大规模修葺。
万万没想到如今被白波军这样的贼寇占据,真是讽刺啊!”张良忧心忡忡的说道。
他们离开狼孟县一路顺着汾河南下,途经晋阳城时,这里已经是另外一位白波军首领韩暹的地盘。
前往晋阳的路上,与杨奉所在的县城形成鲜明的对比,连一个普通百姓都没有见到,真是应了那句“千里无人烟”的话。
这也难怪,韩暹麾下的白波军可是会劫掠百姓的。
晋阳附近的百姓,不是被韩暹的军队抓了壮丁,成为对方的一员,就是北上投靠了杨奉的军队。
有些胆大一点的,甚至拖家带口的前往冀州或是幽州。
整个太原郡本来有二十余万人口,南匈奴占据了太原郡西部地区,乌桓占据了太原郡的东北角落,又经过白波军的劫掠,太原郡的人口几乎少了一半,如今只剩下十万左右。
原本历史中的杨奉、韩暹就是死在了长期劫掠百姓上。
当时他们与曹操争夺汉献帝失败后,劫掠了颍川郡的定陵县,然后投靠了袁术。
袁术派遣大军进攻徐州的吕布时,被吕布引诱而反戈一击。
之后一直沦落为贼寇,依靠手下的武装力量,长期在徐州、扬州一带劫掠百姓。
完全依靠劫掠,是很难在乱世之中养活手下的。
因为你能劫掠一次,两次,次数多了百姓们都知道了。
你的军队还没到来,百姓们早就闻讯躲了起来,而且长期劫掠百姓,是会引得众怒的。
当时刘备因为被吕布阴了,反夺了徐州,自己进驻小沛,两方势力看似重归于好,实际上各怀鬼胎。
杨奉、韩暹算准了两人的关系,想与刘备一起谋划吕布掌控的徐州。
刘备假意答应,邀请二人来到沛县,刘备请杨奉、韩暹入城,设宴款待。
才吃到一半,杨奉、韩暹就在座上被刘备的关、张二将捆缚处斩。
刘备之所以斩杀对方,一来是对方确实声名狼藉,与他们合作无异于以虎谋皮。他已经被吕布坑过一次,不可能继续重蹈覆辙。
二来,也算是为徐州的百姓报仇,这样既能赢得名声,还能夺取对方的军队,乃一箭双雕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