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海。

自从先知们在这里阵斩管亥,又弄走了孔融,刘备算是让这里初步恢复了生机。

而现在青州已经属于京畿地区,刘备已经到平原的朝廷里,去当了青州尹兼东海相。于是张岳便把王修派了过来,当上了北海太守。

剧县现在已经从那场兵燹之中恢复了过来,那场战斗给北海城留下了六七万的男女劳动力。

在刘备和王修的安排下,这些人有的租到了田地耕种,已然安家落户。有的半兵半民,一边练兵一边屯田。一些成为手艺匠人,修葺房屋,打造各种民间使用的铁器。

因为张飞已经随着刘备去上任,高览和黄巾F4之一的徐和便在这边管理练兵和屯田。

刘备看人自然是有点本事的,刘关张三人虽然各自都有新前程,但他们却都已经把家眷接了过来留在了北海,这自然也是源自他们对先知的极度信任。

齐程在这座古代的城池里待了好几天,这里的环境让她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每天范规开车带他们去考察的地方都是道路难行,坑坑洼洼,比他们基地附近难走许多。

而且车一进城池,非得卫兵模样的人开道,把四周看热闹的百姓轰走不可。

就算是部落,这百姓怎么连件现代的衣服都没有,而且连汽车也没见过?好,退一万步讲,百姓且不管他,可这士兵为什么也装备的是刀矛?那种老式步枪都没一把吗?

虽然怀疑归怀疑,但她这几天最大的惊喜,却是那老中医给的药叫六和膏的,还真起到作用了。

三四天下来,她每天早晚各敷一次,结果现在脸上的麻子已经有了明显的消退。这突如其来的好事,让齐程顾不得那些奇怪的城池和百姓,她只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福地。

范规也在一边拍着胸脯保证,这药既然有效果,就去烦请老中医再去做一点,按几个疗程来,供应到完全康复为止。

这几天,一向风平浪静的北海倒是被先知这一行人打破了宁静,而此时北海太守府邸刚好有一位访客,正是刘川和张岳曾经赠书的陈登。

上次糜竺回徐州,找到了他送书送药,陈登被这突如其来的礼物搞了个一头雾水,按说自己此时只是州府里的典农校尉,一个天天和庄稼汉打交道的基层官员,虽有些薄名但也没出州府,怎么突然有海外神人关心到自己。

而这些先知带来的东西,他一看也是不得了,这书居然全是纸做的,而且这种纸,质地坚实,不易折损。而上面的字更是蝇头小楷,一册书,便比得上大户人家一牛车的藏卷。

他也是读书爱书之人,看到这些书籍,哪里还走得动道,当下不顾日夜地研读。那《战国策》、《史记》等他是读过部分的,但这种旷世鸿篇,动则是一屋子的竹简,哪有手中这样上下两册来得全面。

而《农政全书》、《天工开物》这样的书籍,则是打开了他新世界的大门,他身为典农校尉,自然是备有《泛胜之书》、《四民月令》这样的专业书籍,但这两本和《农政全书》比起来,后者更像是一个集大成者,让他叹为观止。

除了书籍,先知送来的药也是令他瞠目结舌。

他自觉身体无恙,但却被先知遥知了爱食鱼脍的嗜好,他将信将疑地服用了药,果不其然,连夜便上吐下泻,不管是吐的还是拉的,里面都是小虫子。

这下真是把他吓得不轻,不仅按照医嘱服用了药物,而且在停药不再排出虫了,又找了大夫才稍稍心安,那鱼脍估计也不敢再吃了。

经历了这桩事情,他也向糜家打听了不少先知的事情,听闻他们见识广博、擅长农工百艺,陈登便一直想要来青州一看。

所以当天气转暖,冰雪消融,陈登便急不可耐地跟着进货的糜家船队来到了青州,正巧遇到了临淄的张岳,张岳见他对自己的身体还是不放心,便推荐他来了北海。

恰巧北海的新太守王修的家族和他家也有交往,陈登在华佗确诊无恙之后,又有心在这里呆几天,看看这先知的学院,这才刚好碰上了范规和齐程的一行人。

既然是预定的拉拢对象,范规也不再隐瞒,便把农业考察和规划的内容告诉了陈登。

陈登二话不说,本着着典农校尉的职业道德,死乞白赖地加入到了考察的队伍当中。

不过他的运气也着实不错,因为北海郡的农业条件,比起东莱,简直要好得太多了。又位于黄河下游,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哎!这么好的地方,耕地规模还是太少了,还抛荒这么多。”

齐程不知不觉在这里待了十来天,这些天,已经绘制了很详细的北海土壤水热地图了,她对着图纸,无不感慨。

“再者你们这也太落后了,连个大棚都没有——我跟你说试验田一定要上大棚!”

随着东海国版图的确立,北海位于临淄和东临之间,临淄是往东和往北的出口,也是陆地的必经之路,而东临是海军基地,海上的第一道防线。

这就意味着,北海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后方,负责提供粮食和辎重,供应北边和东边。

齐程把北海的耕地分为了三类,第一类是粮食耕地,位于水资源较好的地方,主要的作物是小麦、玉米、水稻和甘蔗。

“甘蔗是十分消耗肥力的作物,所以一般种甘蔗一季后会轮种其他作物恢复肥力,我这里的方案是三年二蔗制……

“第一年春植蔗,第二、三年可以种玉米间种小麦、花生、西瓜、大豆等,哦,间种就是利用作物高低差,在种玉米的同时种不抢肥的矮作物。在第三年冬天便可以继续套种甘蔗。种甘蔗的时候同样可以套种大豆,因为大豆壳对土地肥力改善很大。”

“回头用我选定的高产种子开展试验田育苗,这里也必须要有试验田!”

“一年时间形成规模,三年时间彻底淘汰那些黄米和小米!”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世一兵日月山河无恙神话版三国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魂回东汉大宋之天才鬼医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亮剑:我只打硬仗大周逍遥王爷两宋传奇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大清宫里的小人物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亚历山大四世洪武大案之借纸案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宋骑之金戈铁马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上吊之前,崇祯掀桌魏臣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