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身着里衣,失魂落魄的半趴在床榻边。
听着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想必是皇上的口谕到了。
内务府的人前来将碎玉轩禁闭。
流朱等人没经历过这等场面,都有些慌了神。
明明早上还热热闹闹的举行了册封礼,怎么去谢恩回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槿汐也很是懊悔,她应该认出纯元皇后故衣才是。
可即便如此,槿汐也想不到皇上居然会动这么大的怒气。
不仅直接将甄嬛的位份降回了嫔位,还将其禁足在碎玉轩。
现在唯一的翻盘机会可能就是那个还未出生的孩子了。
只是不知此番失势,她们还有没有能力护得甄嬛与孩子周全。
槿汐看到甄嬛伤神的模样,也有些心疼。
虽然一开始调到她的身边是存了私心,可架不住人心都是肉长的。
相处了好几年,也处出了些真感情。
甄嬛经此一遭,也恍然大悟。
为何自己进宫后,槿汐就忠心耿耿的效忠于她,想必也是因为纯元皇后的缘故。
听到甄嬛的质问,槿汐情真意切的跪坐在甄嬛面前。
坦白一开始确实有纯元皇后的缘故。
可后来就完全是因为她是甄嬛,与纯元皇后不同的。
“娘娘其实也只有穿上纯元皇后的衣裳才会有几分相似。
也怪奴婢,只是瞅着那件衣裳眼熟,竟是没有想起来那是纯元皇后的故衣。”
“娘娘,我们此番应是又中了别人的圈套,可怜姜公公已经被皇上下旨乱棍打死了。”
甄嬛最近一段时日志得意满,行事也不似以往那般谨慎小心。
皇上一句她不配穿上皇后的衣服,又加上骤然发现自己是纯元皇后的替身,甄嬛只感到满心疲惫与失望。
当初她册封为嫔位的时候,皇后就以赶制吉服的时间来不及为由。
用敬妃以前封嫔的吉服修改了一番,作为她的封嫔吉服,太后还曾夸赞皇后懂得变通,勤俭有方。
所以在发现吉服损毁时,她心里就觉得吉服出了问题,可以临时拿别人的衣服顶替一下。
而且,甄嬛自诩皇上的知心人,未曾觉得皇上会因为她穿了这件衣服就大动肝火。
皇后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甄嬛。
若非有先例,甄嬛至少不会这么理所当然的穿别的衣服去谢恩。
很可能会选择直接穿着破损的吉服去,那样皇上顶多就是斥责一番。不会伤筋动骨,这不是皇后想要的。
甄嬛知道这幕后的黑手必定是皇后,嘲讽的看向窗外。
“皇后真是费尽心机,若不是皇后授意,谁有这么通天的本事,弄来纯元皇后的衣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来左不过都是皇后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甄嬛觉得自己想的算是透彻了,也是为时已晚。
失了君心,又有皇后虎视眈眈,还能如何做呢。
“娘娘不要太过伤心,当心伤了身子,您腹中还有小主子。
事情虽然一时半会没办法转圜,但只要咱们静待时机,一定会有转机的。”
甄嬛抬手抚过眼泪,想要抬头将眼泪逼回去,可还是让眼泪流了下来。
“孩子,我本想着等册封礼结束,就将这个喜事告诉皇上。
没想到转眼间会变成这样,莞莞,难怪我一入宫就有封号。
在皇上心目中,原来我只是纯元皇后的代替,还谈何未来。”
……
“娘娘,夏贵人和安常在来了。”
“姐姐,碎玉轩那边又出事了,听说皇上将碎玉轩关起来了,让甄嬛禁足呢。连妃位都收回来了。”
夏冬春一脸幸灾乐祸,一听到信就拽着安陵容来跟佩筠分享一下喜悦。
安陵容拗不过她,也跟着一起来了。
“这事我也听说了,有句话说得好,叫什么高楼起、高楼塌的。
我看说的就是甄嬛,见天的跟皇上谈论政事,心都要飘到天上去了。”
安陵容一脸温柔的笑看对面正在幸灾乐祸的二人组,招呼宝鹊将她绣好的大小两件寝衣拿过来。
宝娟这几日生病了,所以就由宝鹊临时跟在安陵容身边,随时伺候着。
“姐姐。这两件寝衣是我最近做出来的,这种料子穿着睡很舒服的。
就是不知道尺寸合不合适,不合适的话,妹妹就改一下。”
佩筠自己针线活一般,见到安陵容做的寝衣,拿到手仔细摸摸,喜欢的不得了。
佩筠性格再张狂,也知道心意是浪费不得的。
况且,这两件寝衣确实不错。
她那件是酒红色的,很符合她的喜好,高高兴兴地就收下了。
夏冬春拿来的是一些做工精致的玩具,体积不小。
估计也是怕弘昱误食,特意挑选的显眼又块儿大的。
最近皇上总来永寿宫,安陵容她们估计着时候不早了。
将带来的东西留下,顺走几盒永寿宫小厨房新做的糕点也就回去了。
养心殿里,皇上批阅完奏折,想到白日里的事,有些心浮气躁。
苏培盛端着茶杯小心翼翼的走进来。
“皇上,一晚上没怎么吃东西了,喝点茶提提神吧。”
皇上意味深长的瞅了苏培盛一眼,突然大发雷霆。
“放肆,你们都放肆!”
“告诉内务府,只许按答应的份例给莞嫔。”
皇上对甄嬛的惩罚如此重,当然不会只是因为她僭越的穿了皇后的衣服。
更重要的是甄嬛当初违背圣意,逼的华妃撞墙而死,而后又自诩聪慧,频频进言政事。
皇上的那句“看来甄嬛与她父亲一样,都喜欢对朕不喜欢的人心存怜悯。”就注定了甄嬛会落到今日的境地。
就算没有纯元故衣,也会有别的事情,插手政事不说,还与皇上意见相左,想也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甄嬛不过是妃位,在册封礼上就敢穿皇后的衣服。
在皇上心里,前朝的甄远道是否想要成为第二个年氏,就要打个问号了。
皇上扳倒年羹尧之后,就不需要甄家了,自然也就不想再让甄嬛多嘴了。
可她当时太过于得意,没有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
前朝的敦亲王铆足了劲要干翻甄远道,双管齐下,效果自然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