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城烽火照寒霄,
志愿挥师战鼓敲。
诱敌深入施巧计,
合围痛击展英豪。
四军突破驱强寇,
诸路齐攻士气高。
且看战场谋略显,
威名远震颂今朝。
这些前来支援的“联合国军”战机根本就是来送人头的。
此时战机的夜战能力还很糟糕,对付庞大缓慢的轰炸机还凑合,战斗机之间的狗斗空战,基本靠运气。
但对于有系统地图拥有夜视能力的分身们来说,对手比白天降低了一个等级,基本和白天与轰炸机战斗差不多。
三十分钟过后,敌我战损693比4,“联合国军”前来支援的战机全军覆没。
分身们的战损中2架被近距离击落,2架被躲避攻击乱窜的敌机撞击坠毁。
2月9日,南朝鲜军第8、第5师和美军第2师一部被诱至横城以北,翼侧暴露。
龙国志愿军东线集团军抓住机会,集中兵力发起反击。
2月11日17时,龙国志愿军突然发动火力急袭。
第42军率先突破敌军防线,迅速攻占多个高地,切断了南朝鲜军第8师的退路。
第40军和第66军也分别从左右两翼发起进攻,迅速推进至敌军纵深,打乱了南朝鲜军的战斗部署。
经过彻夜鏖战,龙国志愿军完成了对南朝鲜军第8师的分割包围。
2月12日,美军第2师第9团一部和南朝鲜军残部在飞机掩护下向横城逃窜,但被志愿军第118师和第117师歼灭在夏日、鹤谷里之间。
与此同时,人民军第5、第3军团从横城东北发起反击,歼灭了南朝鲜军第5、第3师各一部。
龙国志愿军司令部内,气氛凝重,电报机“滴滴答答”地响着。
有人一脸凝重,盯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眉头紧锁。
有人低头沉思,似乎在权衡利弊。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四次战役,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
美军新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已经展开了大规模进攻,西线的美军第一军和第九军并肩推进,火力凶猛,步步紧逼。
龙国志愿军的防线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西线的任务太重了,”一位参谋低声说道,“美军七八个师的兵力,火力覆盖几乎不间断,我们的阵地每天都在被炮火洗礼。”
“是啊,”另一位参谋接过话头,“美国佬的排炮一打就是半个钟头,阵地被掀下去一公尺深,别说找人了,连战友的遗体都找不到。”
志愿军首长沉默片刻,目光落在西线防御的部署图上。
最初,西线志愿军副司令员提议让38军和39军这两支王牌军驻守西线,但志愿军首长却摇了摇头。
“39军得放到东线,”他坚定地说道,“东线的攻坚任务更重,需要加强力量,西线……让50军去。”
“50军?”参谋们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50军是由国军第60军改编而来,虽然曾在禹王山战役中表现出色,但毕竟是起义部队,能否顶住美军的猛攻,谁也不敢保证。
“首长,50军的战斗力……”一位参谋欲言又止。
“我相信他们,”志愿军首长打断了他的话,“1938年,60军能在禹王山挡住五万日军27天,今天的50军,一样能守住西线。”
事实证明,50军值得志愿军首长的信任。
从1月25日开始,50军和38军的一个师在汉江以南进行了20余天的阵地防御战,硬生生挡住了美军第1军的进攻。
14天的节节阻击和反复争夺,敌军只前进了18公里,却付出了1万余人伤亡的代价。
然战局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
在志愿军司令部内,关于下一步作战计划的争论愈发激烈。
开战前,西线志愿军副司令员属意先攻砥平里,认为这里是美军北进的支点,战略意义重大。
而东线志愿军副司令员则属意先打横城,认为南朝鲜军更容易对付,符合先易后难的原则。
东线副司令员冷静分析道:
“砥平里的美军集中,火力强大,我们短时间内难以结束战斗,一旦敌人增援到达,反而对我们不利。”
“且横城的敌人较弱,打下横城后,我们可以继续南下,威胁敌人的纵深,”
西线副司令员反驳道:“砥平里的战略意义更大,我们不能忽视。”
志愿军首长听着两人的争论,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扫视。
最终,他拍板决定:“先打横城,由东线副司令员指挥。”
横城反击战打响后,志愿军迅速取得了胜利,但意外也随之而来。
66军因敌军阻击未能按时迂回到敌人后方,导致大部分敌军逃出了包围圈。
更糟糕的是,情报显示砥平里的美军有出逃迹象,志愿军决定趁势追击,却因行动迟缓,错过了最佳时机。
横城战役的胜利让龙国志愿军士气大振,但李飞蛇的担忧并未消除。
砥平里依然是联合国军的战略要地,李奇微绝不会轻易放弃。
正如李飞蛇与漆雕旭的兵棋推演所料,联合国军不仅没有撤退,反而加强了砥平里的防御,等待援军的到来。
龙国志愿军司令部最终决定暂缓对砥平里的进攻,集中力量巩固横城战役的成果。
但是砥平里的战略地位始终像一根刺,扎在龙国志愿军的心头。
“砥平里的美军不是要撤,而是在收缩防线,”一位参谋懊恼地说道,“他们的防御工事已经构筑完毕,火力配置极其强大。”
“我们低估了敌人的决心,”志愿军首长叹了口气,“李奇微要求他们死守砥平里,因为这是他们反攻的核心要点。”
2月12日,东线前指组织各师师长召开会议,决定由119师师长统一指挥,以五个团的兵力攻打砥平里。
由于对地形不熟悉,部队之间协调不畅,战斗进展并不顺利。
寒风凛冽,砥平里小镇的夜晚被浓重的雾气笼罩。
四周的山梁如同巨兽的脊背,沉默地俯视着这片即将成为战场的土地。
弗里曼上校在指挥所前远眺,目光扫过远处漆黑的山影,他已经收到情报,龙国志愿军正向这里逼近。
“上校,侦察兵报告,龙国志愿军在东南方向的319高地有活动迹象。”副官低声汇报。
弗里曼上校点了点头,神情冷峻,他早已预料到志愿军会来。
砥平里是李奇微“中央走廊”的战略要点,龙国志愿军绝不会轻易放过。
他转身走进指挥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显示着各部队的部署。
第23步兵团战斗队已经按照他的命令,按时钟样式布防,每个阵地都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埋设了地雷,架设了机枪和迫击炮。
“告诉各营,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战。”弗里曼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正是:
漆雕机队战空遥,
暗夜歼敌展劲韶。
敌寇机群如送首,
分身战果胜如潮。
砥平里内防坚固,
弗里曼心戒备牢。
且待硝烟重起处,
谁能笑傲领风骚。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