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不了矛盾,就转移矛盾。
饭店经理这点小心思,宋思铭一清二楚。
“与七七七比较近的房间还有吗?”
宋思铭问饭店经理。
“有,三个六,三个五都还没有预定出去。”
饭店经理回答道。
现在的饭店,为了迎合客人的喜好,房间号都弄成了这种豹子号,理论上三个六应该在六层,三个五应该五层,可实际上,这些房间都在三层。
四层的房间则是四个六,四个五,四个七这种。
“那就三个五吧!”
宋思铭决定换房间。
他根本不相信所谓的七上八下,之前的七七七房间,也不是他要求的,而是预定房间的时候,饭店主动安排的。
“好的,好的。”
宋思铭能退一步,其实是最好的结果。
饭店经理连连点头,并亲自把宋思铭送到三楼。
宋思铭先到五五五房间看了一眼,房间挺大,坐十个人都绰绰有余,然后,他又出了房间,在房间门口等候。
五五五房间更靠近电梯口,想去七七七房间,得先经过五五五房间。
所以,也用不着再挨个通知换房间了。
只要在门口一站,来了人,请到屋里就可以了,顺便还可以看看,七七七到底请的哪位大领导。
宋思铭这边刚站定,七七七房间,便出来三个男子。
为首的男子西装笔挺,带着个金丝眼镜,小声地跟身后的两个男子交代道:“一会儿焦院长到了,你们两个机灵点。”
虽然声音小,但宋思铭还是听到了“焦院长”三个字。
“焦院长?”
青山市内的院长,只存在于法院,检察院,医院,以及几个大专院校,再结合焦这个并不太常见的姓氏,宋思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青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委书记,代理院长焦良策。
前段时间,第一金属公司的案子,市中院二审推翻一审判决,让宋思铭对焦良策印象深刻。
按照主审法官詹元奎的说法,是焦良策在庭审最后时刻,交给了他一个账本,才会使得二审结果严重偏离一审结果。
而法院院长直接向法庭提交证据,并不是一个常规操作。
宋思铭有理由怀疑,焦良策是收了好处,才这么做。
正想着,电梯门一开,一个高大的身影,从电梯里走了出来。
“还真是焦良策。”
这是宋思铭第一次见焦良策,但他搜索过焦良策的新闻,看过焦良策的照片,因此,一眼就认了出来。
但焦良策不认识宋思铭。
焦良策从省城江台调到青山的时候,宋思铭早就去了王寨乡。
只是看了宋思铭一眼,焦良策便径直从宋思铭身边走过,而七七七房间的三名男子,已经迎了上来。
“焦院长。”
“焦院长。”
三个人低头哈腰地和焦良策打招呼。
“里面说。”
焦良策并没有停下脚步,直接就进了七七七房间。
三名男子赶紧跟上,而后,反手将门关死。
宋思铭见多了这样的场景。
他敢断言,那三个男人,是求焦良策办事。
至于办什么事,就没法猜了。
他有心溜达到七七七门口,偷听一下,但想了想,又不太合适,万一被发现了,场面会非常尴尬。
又等了一会儿,庞清河,庞蓓蓓父女,率先到达。
由于对宋思铭以及卢增汉的报道,再加上父亲庞清河是青山市政协副主席,庞蓓蓓已经从江北日报总社,调入江北日报青山分社,以后常驻青山。
寒暄两句后,宋思铭告知庞清河,庞蓓蓓,换了房间,然后,先把二人让进房间。
过了几分钟,王向东,柴子平先后到达。
服务员撤掉多余的椅子,五个人在包间里坐下。
作为组织者,宋思铭自然要相互介绍一下。
“我的老领导,原澜沧县委书记,现青山市政协副主席,庞清河。”
“庞主席的女儿,江北日报驻青山记者,庞蓓蓓。”
“青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青山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向东。”
“青山市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科科长,柴子平。”
介绍完,宋思铭申明这顿饭的主旨,“今天这顿饭主要是表达感谢,能坐在这间屋子里的人,都是给了我极大帮助的人。”
“宋乡长,你要这么说,可就有些见外了。”
“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这都是相互的。”
王向东摆摆手,说道。
“是,是相互的,但是该表示,还是要表示。”
宋思铭说着,把自己带过来的一箱酒,摆到桌上,“这是我们王寨乡的酒,各位领导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完,直接带回家。”
“王寨乡还产酒?”
王向东和柴子平都有些意外。
庞清河则是更意外,他在澜沧县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县委书记,都不知道王寨乡还有自己的酒。
“以前不产,突然就产了。”
宋思铭呵呵笑道。
“宋乡长这是又拉来新投资了。”
王向东最先反应过来。
“以宋乡长的手笔,这个酒厂的投资,肯定要过亿吧!”
柴子平接着说道。
青山古城三十亿,青池山景区十几亿,还有配套的五星级酒店,民宿项目,据说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
“投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酒行不行。”
“大家都尝尝。”
宋思铭打开一瓶,倒了一圈。
除了庞蓓蓓不喝酒,庞清河,王向东,柴子平都是好酒之人,懂酒之人,只是把酒杯放在鼻前闻了闻,便眼前一亮。
小泯一口,回味了一下,眼睛更亮了。
“宋乡长,你这是买了好酒,故意灌在没商标的瓶子里,蒙我们吧?”
柴子平放下酒杯,怀疑地问道。
“怎么可能。”
“这就是我们王寨乡的酒。”
宋思铭回道。
“不对,这个酒我喝过。”
“肯定不是王寨乡产的。”
王向东发言。
“思铭,虽然我是你的老领导,但我也不能帮着你作假。”
“这应该是青山市制酒厂生产的青山醇二十年,目前,市面已经很少见了。”
另一边的庞清河则是直接说出了酒的品牌。
“对对对,青山醇二十年。”
“还是庞主席的嘴刁。”
王向东为庞清河挑起大拇指。
庞清河不说的话,他还想不起这是青山醇二十年。
时间往回推上十几年,青山醇二十年可是青山各个饭局上的常客。
特别是有外地客人时,一般都用这个酒,算是青山当地头一档的白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