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屁!”
永乐时期,朱棣指着天幕上的徐珵怒骂道。
若说此刻谁最生气,那莫过于朱棣了。
他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有着包括北击蒙古,联通南北的想法在内。
若是南迁,不说重新变成南宋那样的结局。
大明可能再无机会收复,甚至于……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如同越南从唐之后远离中原一样,南人和北人再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国家的。
日后在想要大一统,可就难了!
“夜观天象?这徐珵在放什么屁!”
“皇帝是蠢货被俘虏那就换一个!”
“大明这个宗室能少了?!”
“换!换那个朱祁钰!”
“朱祁钰不行再换!换到有能力的为止!”
已经气疯了的朱棣,骂骂咧咧的来回踱步。
“还南迁?南迁之后做南宋吗?!”
“那崇祯死后的南明一触即溃!说不定连南宋都做不了!”
一旁。
挨了一顿揍的汉王朱高煦以及朱瞻基跪在那儿。
“爹,我就说吧,这小子的后代不行!”
“你让大哥做太子,结果他生了这么个样的孙子,把大明祸害的不浅呐!”
因为天幕提前讲述他造反的事情,朱高煦也意识到自己要是不趁机争取点什么, 就是等死。
自己这个大侄子登基之后不会放过他的!
朱瞻基:“……”
朱瞻基的额头上冒出几个大大的井字,他现在对这个二叔厌恶到了极点。
但是却也依旧是心惊肉跳。
朱祁镇干了这种事,让他这个如今还不到做爹年龄的太孙,大感头疼。
“怪孙儿身体太差,没能将朱祁镇教育成年,孙儿明日开始便随父亲一起锻炼。”
朱瞻基把朱高煦的话当成了耳旁风,他不认为朱棣会因为这件事废除自己父亲的太子之位,而他说的话,则是说进了朱棣的心坎了。
“你是该注意!”
朱棣心中的怒意稍稍削减,看到朱瞻基,却又无可奈何。
“汉王!”
“你该就藩了。”
“明日就给朕滚蛋!”
“省的在这里碍朕的眼!”
对于朱高煦这个不知进退的儿子,朱棣也没有办法,打也打了,总不能杀了。
只能将其尽快赶走。
“爹……”
“闭嘴!”
……
【“妖言惑众!”】
【“天下大势皆靠天象,那太祖皇帝不用起兵了!等着天象警示,等敌人自己完蛋得了!”】
【“京师是国本!一动,大势去矣!宋朝南迁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主张南迁者,可斩!”】
【……】
【于谦等主战派官员最终在朝堂上占据了上风,临危受命,朱祁钰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坚守京师!】
天幕之上,一身蓝色官袍的于谦气势汹汹,怒斥徐珵的画面,更是看的无数古人热血沸腾。
“好!说得好!”
后世的影视剧把于谦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
无论是明朝之前,还是明朝之后,许多文人墨客、皇帝贵族、将军士兵都对天幕上这位叫于谦的人感到了好奇。
大宋。
“南宋……”
赵匡胤一时无言。
“于谦……”
他本想说若是这般能够稳定大局的官员生在他大宋该多好。
可转瞬又想到那李纲,种师道,宗泽等人。
还有那安排道士跳大神的宋钦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关键还是在于这个朱祁钰,敢用他啊……”
朱祁镇带出去的阵容难道就差了?
邝埜、张辅等人难道就差了,难道就没有劝谏了?
他但凡听一点儿,都不会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
大唐。
“果然还得是有能镇得住场子的人才行。”
看到这明朝廷一段慌乱之后,因为于谦的话稳定了军心的朝堂,李世民点了点头。
到了这种时候,做出决定,比不做决定更重要。
毕竟要是因为战或逃的意见不同再耽搁一二,恐怕瓦剌到时候就兵临城下,再想做任何准备都来不及了。
“这明朝,当真是幸运。”
叹了口气,李世民真的是有些羡慕了。
这朱元璋、朱棣也就罢了。
可到了第五代朱祁镇的时候,明明是个昏君,却依旧有人能给他擦屁股。
“想来这北京是守住了。”
“只是此处距离北方边境过近,一旦边境出现意外,敌人兵锋便直指京师啊……”
“天子守国门……”
“可这大明又能出几个有能耐的皇帝呢?”
再出一个朱棣这样的,明显可能性很低。
再出一个能够掌控局势的皇帝倒是有可能,可谁又能保证,不会在出现朱祁镇这样的呢?
同时,贞观时期的群臣们,都羡慕的看向天幕上的于谦。
能有这般名垂青史的机会,谁不想啊。
“这位于尚书,此前是兵部侍郎,如今前任兵部尚书邝埜于朱祁镇出征战死,临危受命……”
“只是,如今之京师恐怕兵员、粮草匮乏,瓦剌又皆是起兵。”
“虽说游牧民族不擅攻城,可北京既然是这明朝首都,又经过数十年安稳发展,人口必然繁盛,每日人吃马嚼消耗不在少数。”
“比起守住北京,臣更好奇的是,哪来的粮食呢?”
房玄龄微微躬身,说道。
【于谦迅速调集军队,不过,由于主力部队全都损失在了土木堡,所以此刻北京只能调集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的运粮军等等。】
【兵员问题凑一凑还能解决,可粮食呢?】
【虽然北京城是京城,会守备不少粮食,可一是被朱祁镇带走了不少,二则是万一被长期围困呢?】
【要知道这些临时招募来的士兵,可是几乎没有野战能力的。】
【距离北京城不远处的通州就有粮草,可在大明朝的群臣们看来,这里的粮食,确实用不到的,只能烧掉。】
【若是用民夫去将粮食运来,还需要派兵保护。】
【毕竟此刻北京城守城的兵力尚且不够,哪有足够的军队去守护粮食呢?】
【面对这个难题,于谦下了他的命令。】
【所有受召的军队从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且运送到京城。】
【也先挟朱祁镇威胁朝廷,于谦便与文武百官请立朱祁钰,朱祁钰登基,号景帝。】
【……】
【军队有了,粮食有了,新皇帝有了,这下,可以与瓦剌决战了。】
【兵临城下……】
【北京城,有九门,将会是进攻方主要进攻目标。】
【虽然北京城内有二十万军队,可实际上能够分给每一个门的,只有两万左右。】
【也先又都是起兵,一旦攻破一门,就能立刻集中兵力突破,局部上,明军是劣势。】
【那么该怎么守呢?】
【逃回来的石亨认为应该坚壁清野,等到敌军自行退兵。】
【大多数人都支持石亨的建议,但于谦反对。】
【“大军全部开出九门之外,列阵迎敌!”】
【“安定门,陶瑾!”
“东直门,刘安!”
“朝阳门,朱瑛!”
“西直门,刘聚!”
“镇阳门,李端!”
“崇文门,刘得新!”
“宣武门,杨节!”
“阜成门,顾兴祖!”
“德胜门,于谦!”】
【北京保卫战开始了。】
【……】
大明。
朱元璋闭目养神。
“呼……”
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即便是还没有看到后面的事情,他一直躁动的心也算是安定了下来。
“哼!”
即便如此,对于朱棣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只能说……
“你小子今天算是幸运。”
“有人给这个朱祁镇擦屁股,不然今晚这顿打还没完!”
朱棣:“……”
“标儿,这于谦不错。”
“算算时间,是你和咱家雄英那时候的。”
朱元璋并不可惜,虽然于谦不能为他效力,但是能够给自己的儿子孙子效力也不错。
至于……朱雄英和朱标夭折、早逝的事情,则是被他下意识忽略了。
“这朱祁钰也还行,能力怎么样先不说,起码知道用人。”
“若是换成了宋钦宗,这于谦就是再有本事也没用。”
对于这个素未谋面,只知道一个名字的朱祁钰,朱元璋也是点了点头。
虽然是老四的后代,但是皇帝做得好他也是承认的。
大秦。
“李斯若是于谦这般,大秦必不会如此结果……”
嬴政有些失望的垂下眼帘。
他大秦不仅仅皇帝不如这明朝,就连臣子都不如。
危难之时于谦是如何表现。
自己死在沙丘之后,那李斯又做了什么让人失望的事?
大明。
永乐时期。
“北京城九门,德胜门外地势平坦,利于起兵展开……”
朱棣如此说着,心中更是一阵阵波涛汹涌。
“北京九门之中,最危险的,可能就是德胜门,他一介文人,又没有上过战场,竟也有如此胆气。”
以他的眼光看来,背城列阵,固然可以防止起兵包抄,可敢于做出这个决定,的确不简单。
大唐。
贞观时期。
“如此九门,这北京城太大,反倒不利于防守。”
“瓦剌军新胜,如此背城列阵,可挫一挫其锋芒。”
贞观群臣们都设身处地的想象自己处于于谦的位置该如何去做。
李靖笑着点点头,道。
“臣记得这明军有火铳。”
“此物对付骑兵虽肯定不如后世的枪,但定然有一定不错的效果。”
“背城列阵,再辅以火铳,应当有守城之能。”
“只需要挫败其一两场,瓦剌再想要短时间内攻破北京就不太可能了。”
“而明朝只要反应过来,各地勤王兵马一到,瓦剌也只能退兵。”
“不然……可就要被围困在长城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