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什么?”

“宁王朱中兴???”

鲁王朱以海听到这句话后,手上一抖,茶杯都掉在了桌上。

滚动了几下便往往地上掉去。

“鲁王,就算不欢迎本王,也不至于摔茶杯吧。”

自称是宁王后裔的朱中兴伸手接住了掉落在空中的茶杯,然后将其放在了桌上摆好。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经历过最初的震惊后,鲁王朱以海智商重新上线。

“宁王朱宸濠在正德十四年,以武宗皇帝荒淫无道为由,在南昌起兵反叛,并率领叛军迅速攻占了南康、九江等地,并计划顺江东下,进攻南京。”

“朝廷收到消息后,派了南赣巡抚王守仁前去镇压。”

“一个月后,宁王朱宸濠兵败被擒,并被王守仁押送至京师。”

“正德十五年,武宗皇帝朱厚照下令将其已经贬为庶人的朱宸濠处死,并焚尸扬灰。同时,又下令将朱宸濠的儿子、兄弟、侄子等亲属全部处死,以绝后患。”

“甚至还将参与宁王朱宸濠叛乱的官员、将领、士兵等全部处死,并将他们的家属充军或流放,最后将宁王朱宸濠府上的财产全部没收,充入国库。”

“据本王所知,宁王朱宸濠一脉只有乐安、弋阳、建安郡这三支郡王爵位得到传承,可是后来这三支王爵都只有郡主,并没有世子。”

“宁王一脉早已烟消云散了。”

鲁王朱以海表情严肃道。

“啪、啪、啪”

对面的朱中兴安静的倾听完了鲁王朱以海的话,甚至还为其鼓掌。

“鲁王知道的还挺多。”

“哼,真当大明的藩王都是吃白饭的么?”

“眼下天下动荡,异族入侵我中原山河,你在这个时候来到本王这里,冒充宁王后裔,所图甚大,你就不怕本王一声令下,你今天连大门都出不去么?”

鲁王朱以海隐蔽的朝一旁的侍从做了一个手势。

“鲁王,谁跟你说的,宁王就只有朱宸濠那一脉了?”

“本王乃钟陵王朱觐锥的嫡系后人,论辈分,与崇祯皇帝朱由检乃同辈。”

“说起来,本王还得称呼鲁王一声王叔呢。”

朱中兴笑着说道。

“哼,你说是就是啊。”

“这是王族宗谱与身份玉佩。”

朱中兴从怀中掏出了两样物件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鲁王朱以海拿起其中的族谱慢慢翻阅后,发现里面的事迹记录的十分详细,连辈分字派都毫无差错,全都有迹可循。

他将族谱放下,又拿起一旁的玉佩,接着又从自己身上掏出了一枚玉佩,两者对比后发现,除了玉佩上的花纹有些许不同以外,材质方面竟然一模一样。

要知道这可是宫内秘传,从未在民间流出的啊。

看到这两样物件后,鲁王朱以海有些相信眼前的年轻人真的是宁王后裔了。

鲁王朱以海将东西推到了朱中兴面前。

“如何,鲁王叔可确认了本王的身份?”

朱中兴将东西收起,笑着问道。

“宁王,如今天下大乱,异族犯我大明江山,连北京城都被异族占据,异族如今对我朱明皇族恨不得除之后快,你又何必自曝身份…”

鲁王朱以海的意思很明显。

以前朱家掌管天下的时候,你宁王的子孙都没有冒出头,如今半壁江山都被异族给占据了,你现在出来,连稀饭都喝不上了。

“鲁王叔,侄儿这次过来找您,自然是有一定的倚仗。”

“我宁王一脉,自从正德年间被除爵后,朝廷便对我宁王府赶尽杀绝。”

“若不是侄儿祖先机警,拿自己的性命换得部分子嗣逃命,哪有如今的侄儿。”

朱中兴说起这段曾经的历史,语气中饱含恨意。

那是对燕藩一脉的恨。

两百多年的恨意。

“鲁王叔,您知道侄儿这一脉是怎么过的么?”

朱中兴看着面前的鲁王朱以海,眼神忽然变得锐利。

“当年,宁王朱宸濠伯祖起事,兵败被杀。”

“宁王府中几百口性命尽数被正德皇帝朱厚照诛杀。”

“连带着我们这一脉也被正德皇帝朱厚照除名,朝廷将侄儿的先祖诛杀,侄儿的祖先拿自己的性命换的侄儿这一脉的活路。”

“这么多年,侄儿隐藏在民间,苟活于世,时刻不敢忘记曾经的血仇。”

“鲁王叔,您说,那燕王朱棣,当初诓骗我先祖,逼迫我先祖与其共同起兵,说好的平分天下,最后却将我先祖调离了封地,收回了兵权。”

“他燕王朱棣说的话,成了永乐大帝后就可以不认了是么?”

鲁王朱以海看着面前越来越激动的朱中兴,沉默了。

那件事,事关燕藩与宁藩,他鲁藩实在是不好说话啊。

“鲁王叔,侄儿跟您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

“侄儿想说,我宁王一脉的有恩必还,有仇必报。”

“失去的东西,我宁王一脉要全都拿回来。”

“如今天下大乱,侄儿有意起兵,还我朱明河山,不知鲁王叔意下如何?”

“什么?”

鲁王朱以海大惊道。

几杯茶水啊,醉成这样。

你要真有这个实力,还过来找本王干嘛,不知道本王只是个傀儡,军权都不在本王的手里么。

“咳咳,那个…宁王侄啊…本王这么叫你,可以吧。”

“当然,按辈分,您可是侄儿的王叔。”

朱中兴对此表示无所谓。

“那王叔说些不中听的话,希望宁王侄儿多担待啊。”

“王叔请说。”

“如今建奴势大,我大明眼下有两个政权并立,王叔虽说是监国,不怕侄儿笑话。”

“王叔的手中也没什么权力,就算有心帮侄儿一把,也力不从心啊。”

鲁王朱以海苦笑道。

“王叔不必妄自菲薄。”

“侄儿既然过来找王叔,自然是有计划的。”

朱中兴对此表示没关系。

“哦?”

“宁王侄有多少兵马?”

“可能将那方国安拿下?”

“还是说能赶走建奴?”

听到鲁王朱以海的话后,朱中兴脸上的笑容都僵硬了。

你要不要听一下你在讲什么?

方国安不过数万兵马,本王还能吃下,那建奴势大,本王要是能将其灭了,那这江山还轮得到那朱由检去坐?

“鲁王叔,侄儿跟您交个底吧。”

“侄儿手中有精兵五万,其中骑兵五千。”

“火枪有一千杆。”

“鲁王叔,侄儿过来找您,便是想让您配合侄儿,将那方国安与王之仁召来,然后侄儿将这二人斩杀后,收编他们的队伍,然后从浙江开始,蚕食周围的城池。”

朱中兴跟鲁王朱以海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简单概括一下便是,擒贼先擒王。

简单,却很有效。

二十多年后,权倾朝野的满清第一巴图鲁,鳌拜。

便是被此办法斩杀。

鳌拜死后,其身后的党羽尽皆被小皇帝康熙诛杀。

高端的计谋,往往采用直白的方式实现。

“此话当真?”

鲁王朱以海听到朱中兴的话后精神一振。

你要说这个本王可就来精神了。

因为掌控绍兴小朝廷的就是越国公方国安和总兵王之仁。

整个鲁王政权的兵马约莫有十五万左右。

其中有大半掌握在越国公方国安的手中,剩余的小半则全在总兵王之仁那里。

鲁王朱以海得以行那监国之权,全得益于这两人的鼎力支持。

当然,方国安和王之仁二人支持鲁王朱以海也是带着私心的。

因为鲁王政权的武力支柱便是方国安和王之两个人。

两人掌握了大量的正规军,推举鲁王朱以海监国不过是为了能以鲁王的监国名义,向浙东各州府收取赋税。

而收上来的税银则被二人用来养自己的军队,原先浙东各处起义的明朝旧臣手上只有招募来的民兵,因为没有银子的支撑,这些人无法得到军饷,最后民兵大多数都溃散而去。

鲁王朱以海的鲁王政权和隆武皇帝朱聿键的隆武政权一样,有着先天的缺陷。

那便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自己的政治班底,拥护他们的下属也都各为其主,各为己利。

这样一来,两人手中的权力很容易被架空。

而隆武皇帝朱聿键登基比鲁王朱以海早,而且隆武皇帝朱聿键还得到了南方多个省的支持,又有些郑氏军阀的支持。

理论上来说,鲁王朱以海应该退位归藩,而且事实上,鲁王朱以海确实是这么干的。

可是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的都是些大学士,他们不甘心将手中的权力还回去,因此当时手握大权的文官张国维与武将王之仁等利益集团全都极力反对鲁王朱以海还政。

而鲁王朱以海并不想见到南明的两大势力发生碰撞。

于是便自请归藩,甚至离开绍兴去了台州。

可是后来总兵王之仁亲自带兵将鲁王朱以海从台州给接回了绍兴。

并且将刀架在了鲁王朱以海的脖子上,警告鲁王朱以海,这个监国你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鲁王朱以海还想要抗击建奴,为父兄报仇,最后忍耐了下来。

但是,鲁王朱以海对方国安和王之仁二人恨之入骨。

眼下既然有机会将两人一网打尽,他当然不会拒绝。

“鲁王叔,侄儿难道是特地过来跟您开玩笑的?”

朱中兴反问了鲁王朱以海一句。

“不,本王没有这个意思,如果侄儿有把握在除掉了两人,那本王自然有办法接收他们的兵马。”

鲁王朱以海平时虽然咸鱼,可是该亮剑的时候,他也绝不含糊。

他以监国的名义发誓。

“好,既然如此,那明日一早,侄儿便带一百刀斧手来此助你一臂之力。”

“王侄,你做这么多,除了赶走建奴,想必还有另外的目的吧。”

鲁王朱以海知道,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宁王后裔,上来就要拾掇自己收拾自家两个军阀头子,自己不能不防啊。

“没错,待本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以后,第一件事登基称帝。”

“你…你想当皇帝?”

“试问天下有哪个人不想当那九五之尊。”

“而且,这皇位,本来就是燕藩欠我们宁藩的。”

“如今燕藩的后人如此不堪,连祖宗基业都丢了。”

“异族侵略我大明山河,百姓蒙难,本王作为太祖高皇帝血脉后裔,岂能眼睁睁的看着我大明百姓受苦。”

“今,本王顺兴起兵,拯救万民于水火,登基不过顺带的罢了。”

朱中兴表示自己如此做,只不过是顺应大势罢了。

“王侄啊,王叔只想问你一句话。”

鲁王朱以海对朱中兴的演讲并没有兴趣。

“王叔您说。”

朱中兴知道,面前的鲁王朱以海已经被自己说动了。

“对建奴,你打算怎么做?”

“杀。”

“好。”

“本王对皇位没兴趣,只要王侄那些个建奴,通通杀光,本王就答应你,将方国安和王之仁召唤过来。”

“鲁王叔,那侄儿就不打扰您了,晚点侄儿会带上人手过来埋伏。”

说罢,朱中兴便离开了此地。

两人本来打算明日再行动,可是今日天色尚早,避免夜长梦多,索性就将计划定在了今晚。

约莫两个时辰后,越国公府上。

“王爷有旨,隆武皇帝陛下传来消息,建奴兵指福京,诏令绍兴出兵勤王,特令越国公入府觐见。”

老太监看着面前姿态随意,丝毫没有跪下来接旨的方国安,不仅没有呵斥,反而谄媚的说道。

“国公爷,王爷接到隆武皇帝陛下的旨意后,茶饭不思,一会儿还轻国公爷多多劝诫才是啊。”

“你这老东西倒挺忠心。”

方国安笑骂道。

“谢公爷夸奖。”

“老奴还要去王大人府上传达王爷旨意,国公爷,失陪了。”

老太监朝着方国安躬身说道,姿态放的极低。

“去吧,本公也准备出发去见王爷了。”

方国安对此并不意外,想要出兵勤王,就绕不开自己与王之仁二人。

半个时辰后,监国王府内堂。

方国安与王之仁相对而坐,一旁早已准备好了上好的香茗与瓜果,供二人取用。

“国公爷,不知王爷召唤我等前来,是否打算营救隆武皇帝陛下?”

王之仁喝了一口茶水后,看着对面的方国安问道。

方国安听到这话后嗤笑一声。

“隆武皇帝陛下如今被建奴围困,下诏给了咱们王爷,想要王爷派兵勤王,可是他也不想一想,就王爷孤家寡人的,没有咱俩的支持,他能坐的上监国额位置?”

“出兵与否,全看你我二人心情。”

“国公爷所言甚是。”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了起来,谈话间丝毫没有把鲁王朱以海放在眼里。

(昨天本来准备三更的,晚上头痛,应该是感冒了,喝了包三九感冒灵后,码到第二更的时间忽然睡着了,一直到刚刚才醒,土豆君对不住诸位义父。)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唐:吃货将军三国:东归志!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汉末之全面开战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至尊绝宠,无良邪妃追魅王大明第一臣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天下大明未央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我刘备,无限召唤复兴汉室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浪子列国历险记三国之袁氏枭雄我从替身成为皇帝十龙夺嫡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