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听到王熙凤和李纨的话,便招呼众人一起出了贾母的院子。
然后由贾宝玉引着,再次游览起了大观园。
等到众人进了院子,诸般景色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
进入园中,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一路行来,登楼步阁,涉水爬山,百般眺览徘徊。
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
面对这番景色,贾元春自然是赞赏有加了,不过最后还是开口说道:
“此地太过奢侈,以后不可如此!”
对于贾元春的批评,贾政等人自然是应声答应。
其实不用贾元春提醒,以贾家目前的财力,估计也奢侈不了多长时间了!
等到众人游览完,步入正殿之中,各自坐下,大开筵席!
贾元春这个贵妃,则是由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人相陪,而贾政他们男子则是在外面再开一席。
在宴席开始前,贾元春命人拿出笔墨纸砚,开始给之前比较喜欢的几处地方赐名。
首先就是园子的名称,正式定位“大观园”。
其中“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
“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也就是传说之中的“怡红院”。
“蘅芷清芬”则是赐名为“蘅芜苑”。
最后的“杏帘在望”,改为“浣葛山庄”。
之后几处楼阁,贾元春也是一一赐名,其中就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等各个名称。
等到各个楼阁赐名之后,贾元春又是作了一首绝句。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园。”
贾元春一首绝句写完,才对着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人开口说道:
“我素来缺乏捷才,且不擅长吟咏,倒是让妹妹们见笑了!”
“今日了以此作,不负此时盛景罢了!”
“等到改日,定要补作《大观园记》并《省亲颂》,以记今日之盛事。”
听到贾元春的话,众女自然是夸赞有加,说贾元春文才风流,不输当世名家。
对于这番夸奖,贾元春也是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谁不喜欢听好话,不过她还是笑着说道:
“我的文才有限,不及妹妹们之万一!”
“别人我不知道,林妹妹和薛妹妹两人的文才我也是偶有所闻,都是难得的才女!”
“不如姊妹们,每人也作一匾一诗,虽然各人文才长短不一,但是也不用因为我的微末才学所限,各自发挥就好!”
“刚刚院子之中的潇湘馆和蘅芜苑两处,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次之的怡红院和浣葛山庄也很不错!”
“此四处必须要有精彩诗文相配才算是完美,希望各家姊妹多多努力!”
“还有外面的环哥儿、宝玉和兰哥儿,也让他们每人都写一首诗过来,也算是我考校他们学问了!”
“我曾听闻三弟有江南小诗仙之名,今日倒是可以见识一番了!”
听到贾元春的话,贾家众女自然是不敢怠慢,纷纷开始思考到底要写出如何精妙的诗句。
而在外间的贾环、贾宝玉和贾兰三人,也得到了命令,纷纷开始研究书写怎样的妙句。
贾环和贾兰听到贾元春作诗的要求,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找来纸笔,沉思一番之后,就开始写了起来!
虽然贾环因为是现代人的缘故,对于作诗一道并不是很擅长,之前那些名篇,也多是抄录后世名家之作,但是贾环毕竟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了状元的人物,作诗自然是难不倒他了!
虽然做出那种流芳百世的名篇可能性不大,但是一般的上佳诗文,贾环也是可以做的。
贾兰也是同样如此,他的文才虽然不如贾环这个状元,但是也是在国子监之中苦读过一段时间的人,对于作诗自然是不在话下了!
三人之中,最为着急的反而是贾宝玉这个自称诗文水平极高的家伙。
毕竟贾宝玉虽然平时也看了不少闲书,其中诗文选集最多,所以他在作诗这方面其实也是有点天赋的!
但是今日着急之下,要想写出什么太好的诗歌恐怕很难。
但是他又不想在贾元春的面前被贾环给比下去,所以多少有些纠结。
毕竟贾环江南小诗仙的名头,贾宝玉也是有所耳闻的;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贾宝玉也是知道,贾环所写的那几首诗,自己是怎么样都做不出来的!
因为有太多的顾虑,所以小半个时辰过去了,贾宝玉也只能勉强写出一首他自认为还算是不错的诗歌。
而里屋那边,贾家三女和林黛玉、薛宝钗,以及史湘云和王熙澜这边的匾额和诗歌也都已经写好!
等到贾元春看完之后,笑着说道:
“终究还是林妹妹和宝妹妹两位妹妹诗才出众,与众姊妹不同!”
“不是我等可以相比的!”
林黛玉听到贾元春的夸奖,也是暗暗心喜。
说起来,刚刚那首诗,也只是她随手所作,要是给她时间,她肯定会有更好的诗作问世。
只是让她没有想到,薛宝钗的文才也是如此的出色,所写的诗歌居然与自己相当。
也难怪师弟会喜欢她,果然在才学这方面也是丝毫不比自己差啊!
而薛宝钗这边,听到贾元春的评价,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说起来,她这次作诗的时候,也有暗中和林黛玉较劲的意思在里面!
虽然在家世身份上,薛宝钗知道不如林黛玉,但是在才情上,薛宝钗可是自认为不输林黛玉的。
现在听到贾元春说她所作的诗词,不输林黛玉的,她能不高兴嘛!
这可就说明了,她薛宝钗可是丝毫不比林黛玉差!
贾元春也没有发现林黛玉和薛宝钗暗中较劲,在看完众女的诗词之后,便对守在一边的抱琴说道:
“抱琴,你去外面把宝玉、环哥儿,和兰哥儿所写的诗词拿过来!”
“我还真的想要看看,我那位被称为江南小诗仙的三弟,到底做出了何等传世佳作!”
听到贾元春的话,抱琴出去把贾环三人所做的诗词牌匾一起拿了进来。
贾元春拿起三人的诗词,首先就是看的贾环的诗歌。
虽然不是从后世抄录,是贾环自己所作,但是也是难得的佳作,贾元春不由的夸奖道:
“三弟不愧是江南小诗仙,这首诗写的就是极妙!”
“说不定就可以流芳百世!”
贾环在外面,也听到了贾元春的夸奖,也只是一笑而过。
毕竟诗歌终究是小道,如何做一个好官,才是贾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贾元春看完贾环的诗词匾额之后,第二个拿起的就是贾宝玉所写的诗词匾额。
不过当看到上面的内容之后,贾元春的眉头就是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