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这个传统的节日,在大宋地区,乃至整个东方地区,都被视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它承载着人们对团圆、欢乐和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近年来,随着东方文化的传播,一些西方国家也开始逐渐接受并庆祝这个节日。大年夜,这个原本只属于东方的概念,如今也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日历上留下了印记。
在大宋帝国的京师宜居区,这里是帝国京师改建后专门修建的高档住宅区。这里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选择在这里居住。无论是几套班子的成员,还是内廷体系、司法体系以及军队体系的官员们,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的身影。
而在苏家的屋内,苏立东正系着围裙,站在厨房里忙碌地包着饺子。苏立东,作为帝国投资行业的顶尖大神,他可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者之一。然而,尽管他在行业内声名显赫,但实际上他只是个半路出家的人。
苏立东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大神,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早期投资市场的不景气。在那个时候,市场信息相对不透明,许多人都对投资行业望而却步。而苏立东却凭借着一些内幕消息和特殊情况,成功地抓住了机会,一跃成为了帝国投资行业的佼佼者。
大宋帝国的投资行业逐渐趋于稳定,他这位曾经的初期大神,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褪去了身上的光环。如今的他,已很少再像过去那样频繁地插手专业领域的事务,而是选择依靠自家雄厚的家底,悠然自得地当一个软饭男。
尽管如此,他早年的光辉事迹仍然为人所津津乐道。偶尔,他也会应一些有能力但尚未出名的投资银行之邀,前去担任吉祥物般的挂职职务。这种工作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轻松的消遣,让他在享受悠闲生活的同时,还能与行业保持一定的联系。
而他的大儿子苏宪忠,则是在江南时期就踏入仕途的老资历官员。如今,他在帝国的核心部门户部担任左侍郎一职,而且用不了多久,便有望升任大宋帝国户部尚书。几年前,苏宪忠成家立业,他的妻子是帝国歌舞团下辖军艺团的一名上尉演员。如今,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相比之下,二女儿苏玉娴的生活则稍显平静。前段时间,她刚刚调到帝国国立学府的女官学部,担任行政教辅员一职。她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学府内青年人才的选拔,以及与青年会相关的事务。目前,苏玉娴尚未成亲,但她已经有了一个交往对象,对方是帝国驻海外的派员。按照计划,这位派员在三年轮岗结束后将会回国,届时他们便会步入婚姻的殿堂。。
三儿子苏宪明,乃是帝国新军派的元老级人物。自三大战役以来,他始终是帝国军队中的中流砥柱,处于第二梯队的核心位置。如今,他已然贵为帝国准将,成为军中的核心骨干之一。
不仅如此,苏宪明早已成家立业,他的妻子乃是军队老领导的千金。这桩婚姻不仅门当户对,更让苏宪明在军中的地位如日中天。而他的妻子,如今也是帝国巾帼会的一员,并且担任着巾帼传主报的编辑工作。
至于小女儿苏文瑶,几年前成功考入了大宋帝国国立学府下属的女官管理系。这个专业主要是为内廷以及一些特殊机构培养女官,因此可以预见,苏文瑶大概率会继承母亲的事业,前往帝国皇家事务所工作。而在皇家事务所中,皇室雇员的上层职位基本上都是世袭制的,这无疑为苏文瑶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苏立东包完饺子后,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入煮沸的锅中。然后,他继续忙碌着,准备其他食材和调料。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扯开嗓子大声喊道:“夫人,快把我床底下珍藏的那瓶御酒拿过来!”
在客厅里忙碌的余灵儿听到丈夫的呼喊,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儿,站起身来,快步走向卧室。她知道那瓶御酒对丈夫来说意义非凡,所以不敢有丝毫怠慢。
苏立东和余灵儿的婚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由恋爱,而是一种官办婚姻。在江南时期,内部婚姻颇为流行,尤其是在体制内的人员之间。立东的原配妻子在早年就不幸病故,后来他赶上了一个特殊的机遇,成功跻身体制内,并参加了一场内部相亲会。在那里,他结识了余灵儿,两人彼此感觉还不错,于是便走到了一起。
当时,苏立东的儿子和女儿都已经长大成人,而余灵儿则是一个出身平民的女子,曾在百花楼下当妓女。然而,命运的转折让她成为了大宋帝国的女官代表人物,备受天下女子的钦佩。如今,她更是担任着皇室事务的第一负责人,可谓是风光无限。
尽管他们的爱情故事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这些年来,两人相互扶持,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也渐渐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他们育有一女,加上立东之前的两个孩子,一家五口其乐融融。而且,他们的儿女们也都非常争气,各自在事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等饺子下好,锅盖一掀,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乖巧地躺在锅里。随着最后一道菜的上桌,这顿丰盛的年夜饭终于准备就绪。
桌上摆放着四道色香味俱全的荤菜,每一道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还有四道清新爽口的素菜,为这顿年夜饭增添了几分健康和清爽。主食当然是饺子啦,那可是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此外,还有一瓶珍贵的限量版御酒,为这顿团圆饭增添了几分奢华和喜庆。
就在大家准备动筷的时候,只听“吱呀”一声,房门被轻轻推开,小女儿苏文瑶走了进来。苏文瑶今年刚满二十岁,是国立学府女官管理系的系学联会副主任,同时也是系巾帼会的成员。由于她去年表现出色,被提名为忠卫社的预备社员,所以今年过年的值守任务就被安排在了前面,好给其他社员做个表率。
苏文瑶一进门,就把行李放在一旁,然后像只小猫咪一样,轻轻地嗅了嗅鼻子,满脸陶醉地说道:“嗯,好香啊!父亲的厨艺还是那么棒,我都等不及要尝尝啦!”坐在一旁的余灵儿见状,笑着嗔怪道:“行了,别贫嘴了,快去洗洗手,准备吃饭吧。”
大儿子身为户部侍郎,肩负着大宋帝国财政体系的重要职责。而今天,恰逢财政体系的联欢会,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场合,他肯定无法抽身回家吃饭了。
二女儿那边,昨天恰巧被抽中,负责今天学府的值班工作。然而,这一值班就是一整天加一整夜,如此长时间的驻守,想必她也难以赶回家中。
至于三儿子,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他今年作为军务署总署代表,要奔赴大宋帝国各地驻军部队,去给基层军官们进行慰问和拜年。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至少还要等上好几个月,他才能回到家中。
如此一来,今天的饭桌恐怕会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三个人用餐了。
余灵儿面带微笑,语气温柔地开口问道:“对了,文瑶啊,平常总是跟你一起玩耍的那个男孩子,他叫什么名字呀?他家是做什么的呢?”
苏文瑶听到母亲的问题,心中一惊,连忙像拨浪鼓一样地摇着头,同时开口解释道:“娘,您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吧!您也知道,我们女官系的课业可是所有系里最难的,而且任务还特别繁重呢。我每天都恨不得一天能有几百个小时,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哪里还有心思和时间去谈情说爱呢?”
余灵儿看着女儿焦急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她继续说道:“你呀,是不是把你二姐给忘了?你二姐可是咱们学府里主管青年工作的呢!再说了,家里又没有不让你谈恋爱,我和你爹呢,也都是从草根一步步走过来的,根本就没有什么门户之见。只要那个男孩子人品好,对你又好,我们又怎么会不同意呢?”
一旁的苏立东听了妻子的话,也点了点头,表示对她观点的认可。
苏立东和余灵儿的想法非常简单质朴,尽管苏家在大宋帝国中是赵宇皇帝陛下亲政后崛起的三大家族之一,地位显赫,但他们并没有门第管念,对于儿女的婚事完全由他们自己做主。
大儿子苏宪忠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他早已成为天子的核心骨干,众多人都渴望与苏家联姻。早在江南时期,就有户部侍郎、地方总督这样的高官显贵想要与苏家结亲,但苏立东和余灵儿都果断地拒绝了。
而如今的大儿媳,只是帝国歌舞团军艺团的一名上尉军衔女演员。她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是极其普通,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母亲则是县级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女工。然而,她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少女偶像计划成功进入了帝国军艺团。尽管经过几年的奋斗,她也仅仅只是一名上尉,但在普通人眼中,她已经算是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不过,在苏家看来,这样的成就似乎有些平淡无奇。然而,苏立东和余灵儿能够同意这门婚事,足以证明他们确实没有门第之见,并不看重对方的出身和地位。
二女儿的情况就更不必多说了,在他们这个级别的圈子里,二代为官者几乎都不会选择派驻海外。尽管派驻海外在熬过几年之后,会被优先作为提拔干部,但这也仅仅是一种优先而已,并不能直接保证得到提拔。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海外驻守几乎等同于一种受罪。
再看三儿媳,虽然她是老三,而且还是老领导的女儿,但实际上她的老爹也不过只是一个预备役的少校营长罢了。
所以,综合来看,苏立东和余灵儿对于未来儿媳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主要就这么几个方面:首先,人品一定要过得去,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人品不过关,那么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其次,两人之间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能够真正地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并且是以结婚为目的而交往,而不是那种仅仅因为一时冲动而走到一起的关系;最后,家庭背景方面倒不是特别重要,但性格方面一定要合得来,这样才能保证婚后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苏文瑶见实在瞒不下去,犹豫再三后,终于还是缓缓开口说道:“他叫吴进军,二十多岁,是理论部的。”
她的话音刚落,原本还一脸疑惑的夫妻俩瞬间愣住了。苏立东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说清楚点,是理论部的行政成员还是理论部的成员?”
要知道,在大宋帝国,理论部可是一个极具特殊地位的部门。它隶属于大宋帝国皇家科学学院,专门负责进行各种高深莫测的高等研究。可以说,这个部门汇聚了大宋帝国最顶尖的人才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而且,理论部的招募条件极其苛刻,是唯一一个大宋帝国全面招募机关圣甚至对犯罪成员及藩邦成员进行公开招募考试的部门。然而,即便如此,其淘汰率依旧高得惊人。
据不完全统计,自理论部成立以来,已经有一千多号人通过了严格的选拔考试进入其中,但最终却有七百五十人被无情地清退。不仅如此,还有七十人因为在研究过程中走火入魔,选择了出家或者入道。更有甚者,有二十人直接因为精神崩溃而变成了疯子。
也就是说,经过层层筛选后,如今的理论部实际上只有区区几十号人在进行着那些常人难以理解的高深研究。
如果是理论部里面的人,那这件事确实需要深思熟虑一番。要知道,理论部的研究工作常常会让人陷入癫狂的境地。即便没有完全陷入疯癫,由于理论部所专注的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研究,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全封闭研究,与外界隔绝几乎成为了一种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下,与外界的联系几乎为零,就如同守活寡一般。
想象一下,一个人长时间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整日埋头于晦涩难懂的理论研究,与外界的一切都渐行渐远。他们的生活变得单调而枯燥,除了研究还是研究。这种长期的孤独和压抑,很容易让人的精神状态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而且,由于理论部的研究性质特殊,往往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投入。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放弃许多生活中的乐趣和社交活动,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研究中去。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更不用说那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人了。
所以,当面临这样的选择时,确实需要慎重考虑。毕竟,人生不仅仅只有工作,还有许多其他的方面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追求。如果因为工作而失去了太多的生活乐趣和个人自由,那么这样的选择是否真的值得呢?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苏文瑶开口说道:"其次,他是前理论部成员,是被理论部清除出来的人。他有些受不了,自己打了报告,退出了理论部,现在处于无业游民状态,在学府领薪水混日子。"
余灵儿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房门被人敲响。苏立东起身去开门,一边走一边嘟囔着:"谁啊?这个时候来串门。"
住宅区的安保成员领着一个羞涩的青年人站在门外,安保成员开口说道:"苏先生,这个年轻人说是来拜访你的?"
夫妻俩和吴进军谈了一下,感觉感觉还不错。不过,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是要摸一摸的,毕竟事关女儿的一辈子,幸福慎重一些,没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