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英虽放弃找苏曼谈话的想法,可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心疼,时不时会叫阿蒖送点东西过去。
这个阿蒖倒是没多说什么,姜茂华虽娶了个不如意的老婆,可没犯什么天怒人怨的错误,姜家人也没有其他的记忆,对他当然是心疼的。多年的感情,还有血缘关系,对普通人来说不是那么能割舍得下的。
只要养胎的任务不落到姜家人身上,苏曼坑不到姜家人,其他事情阿蒖不会多管。
最近姜茂华是挺忙的,比以往累得多。
可想到每天回家都能看到苏曼的笑脸,还能得到苏曼的关心,他就觉得是值得的。
苏曼看姜茂华居然把事情完全承担,没去找姜家人,心里不痛快,暂时也没发作。
她也不能一直闹什么,免得耗了姜茂华的耐心,一步一步来吧。
最近她在意的是,撮合姜蒖和余金勇的事情。
她和余金勇不认识,目前正在想要从哪方面入手,然后某天姜茂华拎着一块猪肉回来时,一下就想到了。
她记得余金勇的三姐,嫁给了一个卖猪肉的,平时余三姐也会在那边去帮忙。
只要她和余三姐打好关系,不愁撮合不了余金勇和姜蒖。
她是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姜蒖去考大学的!
为了这件事,苏曼时不时往镇上跑。偶尔会买点东西来哄姜茂华,当然,都是姜茂华的钱和票。分家后,姜茂华分到的那些钱和票,大多都给了苏曼保管。
苏曼还真没胡乱花费,非要去买什么来包装自己,她可没那么傻,现在她怀的不是姜家的孩子,要太夸张了,姜家人必然看不过的。
不过,她也从不亏待自己,想吃就吃。
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她和余三姐熟悉了起来。
女人聚在一起,聊的无非就是那些事情。
苏曼这边很快就聊到了,自己丈夫还有个妹妹十八九岁的样子,还没处对象。
“我这小姑子不仅长得漂亮,还是个高中生,现在在村小当代课老师,快十九岁了吧,该是处对象的年龄了。具体我倒是不太清楚,但以我这小姑子的条件,肯定不会找个村里人,必然是城里吃公粮的才配得上。”
余三姐一听这话,眼睛不由一亮。
小弟最近也在相看对象,姑娘家里怎么样,他们条件好,还真的不太在意,小弟最大的要求就是要找个好看的。
这苏曼的小姑子不仅好看,居然还是个高中生,小弟肯定是喜欢。
小弟长得也不差,找个好看的正常,到时候生的娃必然更好看。
“苏曼,我有个弟弟,今年二十一了……”余三姐拉着苏曼笑眯眯地说起来。
苏曼一听,心头满意。
她就要知道余三姐会动心,只因为这余金勇眼光高的,就爱漂亮的。
能知道这么清楚,其实上辈子余金勇家里还托人打听过她,爹妈知道余家能出的彩礼,真的是动心极了。以至于后来她和姜茂华的事情,爹妈因着姜家“理亏”闹了好大一场呢。
“这个事情我可不敢保证,回去先问问。”苏曼说,“毕竟我那小姑子也是被家里人宠着长大的。”
苏曼心里有些发酸,姜蒖的命可真好。
明明家里有两个男孩,陈秀英夫妻对这个女儿居然不比两个儿子差,听姜茂华说,陈秀英夫妻给她准备的嫁妆都是钱票这些,可不比姜茂华少。
不像她,爹妈巴不得她能卖一个好价钱,不管她嫁给谁。
“成,你先问问吧,对了,你小姑子是在哪个村小呢?”余三姐这样问,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
免得苏曼的话是吹嘘,她自然要想办法先看看那姑娘能不能入小弟的眼。
如果没那么好看,还是不要见面了,省得小弟不高兴。
苏曼心里门清,但也装作不知道,把她那小姑的消息透了个干干净净,完全一副傻媳妇的样子,惹得余三姐露出轻蔑的目光。
这些乡下的泥腿子,就喜欢攀他们城里面吃公粮的,她太清楚了。不过,姜蒖的条件确实不错,要是长得漂亮,能入小弟的眼挺好的。
至于这苏曼,也就长得漂亮了点,余三姐心里是瞧不起的。
下午放学时间到了,阿蒖和姜茂川夫妻一同走出校门,突然察觉一道古怪视线。不经意扫了眼,看她的是个女人。
她认识,余金勇的三姐。
在委托者那一辈子,因苏曼的撮合,她和余金勇结婚了。
余家可不是个好去处,媳妇不仅要生个儿子才罢休,余金勇三个姐姐加上一个妈,完全就是四个婆婆。委托者的日子很不好过,不止生孩子操持家务这件事,余金勇不高兴了还会打人。
甚至不止家暴男那么简单,他还是个疯子。
委托者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原本是要回娘家找人撑腰。
结果这余金勇便找人弄断了姜茂川的腿,警告她,下次再有这个想法,就不知道是她家里哪个亲人遭殃了。只要她敢透露半点,保证她一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就算去告,只要她不能一下将他按死,他绝对会让她全家没好日子过。
委托者只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真的被吓到了,不敢透露半点。
尤其是知道余金勇背后有人撑腰,黑白两道的势力很不能简单,完全惹不起,就彻底歇了去找娘家人撑腰的心思,一生过得凄苦无比。
大哥的腿断了后成了瘸腿,对这件事她更是内疚无比,哪里还敢反抗余金勇。
“小妹,怎么了?”姜茂川轻轻拍了下阿蒖的肩膀,“是累着了吗?”
“没有,在想一些事情。”阿蒖说,“对了,大哥,你看现在风声是不是没那么紧了?”
因委托者嫁给了余金勇,连累了家里人,姜茂川和刘玉佳后来都没有去考大学,以他们的能力肯定是能考上的。
她认为以委托者的能力也能考上,其实后来她说服过余金勇考大学,说是给他长脸。
但很快他又反悔了,不用猜,多半是苏曼干的。
姜茂川奇怪,不知道小妹怎么突然提到这,压低声音问:“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我觉得没准儿以后会恢复高考,国家要选拔人才,不可能一直瘫痪下去,重启是必然的。”
“现在人才稀缺,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不如早做准备。”阿蒖压低声音,这是委托者的哥嫂,能考得好点自然更好。
苏曼不值一提,重要的是姜家人。
姜茂川夫妻都不是什么见识短浅的人,被阿蒖这样一提,都觉得很有道理。
“村里某些知青消息肯定更灵通。”阿蒖又补了一句,里面不乏曾经家境不错,后来因各种到这里来的,有些是真的下乡,有些则是避难。
这下姜茂川恍然了,估计是知青那边有什么动静,被小妹察觉了吧。
真的会恢复高考吗?两夫妻心头也有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