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挑衅六大门派!
李长安说到此处,众人皆纷纷议论起来。
“这些名门正派手段也太脏了吧?当着这么多江湖人的面就开始偷袭。”
“这就证明他身边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否则为了面子也不可能在背后偷袭。”
“殷天正输只是时间问题,又何必为了这一点点的时间在后面偷袭呢?”.
哪怕是死,他们也不会将自己的腰弯下来。
就算是死,他们也如同明教的弟子一般,高傲的死去。
李长安轻轻地转动着茶杯,他说道。
“殷天正虽然被打得吐血,但他可是不怕的,因为他来到这里时,已经决心要用命守护明教。”
“所以他知道今日自己无法离开这里,也许会死在这里,也许不会有一个好结局,可是那又如何?”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殷天正既然已经决定选择这样一条路,那他就不应该因为任何原因而退缩。”
“他不能让开这条路,若是他真的让开了,明教就真的会被灭,殷天正日后如何面对自己的良心?”
“眼下这些人正吵着要与他打架,但他殷天正既然选择这条路,就从来都没有在怕过。”
“殷天正是不怕,但是有人怕,他们也怕今日出事,尤其是武当派,武当二侠俞莲舟更是从中阻拦。”
“奈何宗长老却不依不饶,宋远桥也站出来制止宗长老,劝殷天正赶快带天鹰教弟子离开。”
“奈何殷天正根本就不想离开他,也根本就不愿意妥协,他认为,退一步便要步步退退。”
“即便武当站出来当和事佬,宗长老坚决不依,赌气要毁掉明教教主的牌位,灭了明教的圣火。”
“殷天正当然不让,他便拼命保护,却被宗长老的七伤拳打得奄奄一息。”
“这情况也是众人始料未及的,他们都想要保护殷天正,可奈何殷天正根本就不听众人的,根本就不愿意让一步。”
“眼见众人你拉我扯,现场的情绪再也无法控制,众人也好像被激怒了一般。”
“少林空智号召大家铲除在场的明教余孽,让昆仑派焚烧明教总坛,如此一来,明教即便不灭,也能让他们无处藏身。”
“毕竟连自己的总坛都护不住,那么他们留着有什么用?那么神圣的地方都被人踩,明教也没有必要再存在。”
“这一招可谓是杀人诛心,即便明教的人不被杀死,看着明教圣坛被烧,他们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眼前的这一幕过于混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想烧了明教圣坛。”
“杨逍则视死如归,和弟子们一起诵读明教的宗旨,也向众人表明决心,哪怕是死,他们也是明教的人。”
“这一幕还是给了众人不小的震撼,毕竟如此一来,反倒显得他们像是在咄咄逼人。”
“这群人视死如归的模样,刻在旁人眼中,确实让众人产生了一种自己是坏人的感觉。”
李长安说到此处,众人皆议论起来。
“就算求饶,众人也不会放过他们,何不如视死如归的神情,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明教都要灭亡,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什么用?他们是想要堂堂正正的死去。”
“既然注定要死去,注定无法活下去,那何不如让自己死的更好看一些?”
“不过是让人觉得他们明教的精神生生不息而已。”.
有时候担心会来不及,没想到时间刚刚好。
李长安看着众人,他继续说道。
“宗长老刚想置殷天正于死地,辛好张无忌及时赶来相救,一掌把宗长老拍出去很远。”
“张无忌暗暗松了一口气。他猜想,如果自己在山下晚一步,也许就只能为他的外公收尸了。”
“还好他来得及时,还好时间来得及,如果真的只能为长辈收尸,他心中该是何等的悲痛。”
“张无忌将殷天正慢慢扶起身来,看着自己外公身上处处是伤,张无忌心中的怒火再压压制不住。”
“他简直不能想这么多人将一个老人按在地上打的情景,可殷天正身上的伤确实是打出来的。”
“如果是双方正规的比武,那么就算是殷天正输了,张无忌也没什么好说的,可他们仗着人多打人就是不对。”
“不过这么多年的野外生活,他早就习惯了将情绪隐藏起来,就算心中有怒火,他也能够微笑面对众人夕。”
“毕竟将情绪摆在脸上不是什么好的行为,他更愿意将情绪隐藏起来,在关键时刻再次爆发出来。”
“崆峒派宗长老苦苦逼问张无忌的身份,他谎称自己叫曾阿牛,而且没有师从任何门派。”
“众人当然高兴起来,没有任何门派,就意味着做了任何事,也不会有人承担,也不会有人来找麻烦。”
“可同时他们又暗暗心惊,这样一个没有门派的少年,胆子居然这么大,就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挑衅六大门派。”
“宗长老才不管众人是怎么想的,他坚持要杀死殷天正,张无忌一气之下把他打翻在地。”
“这些人真过分,他站在这里阻拦,居然还有人说这么过分的话,也不知道刚才他没来的时候,殷天正受了什么样的遭遇。”
“张无忌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他将宗长老打倒在地,看着他一时之间爬不起来,便用九阳神功为殷天正疗伤。”
“张无忌一边疗伤,一遍也没有闲着,他观察着这些人,发现是很多个门派组成的,果然不仅六个门派。”
“也许所谓的六大门派,指的是带头的几个门派,余下那些小小的门派,或许只是个挂名的机会。”
“这些小门派想要出头,就只能跟着来这明教,没准杀了明教的某个大人物,就能够一举成名了。”
“所以他们来这里冒着生命的危险,可不仅仅是来看戏的,更多的是想杀入明教,名扬天下。”
“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尤其是杀入明教一事,这是他们来的最快的一次,最接近明教圣坛的一次。”
李长安说到此处,众人皆纷纷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