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这…………乱民………………”
吏部尚书王翱听到沂王朱见深的话,突然间愣住了支支吾吾半天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应该……也算吧!”
最终王翱还是咬着牙说道。
因为不管如何,
那些乱民从前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大明的老百姓,
如果说他们不是大明的子民那确实是说不过去的。
“既然他们都是大明的子民,
为何王大人你要行如此酷烈的手段,
就因为他们作乱吗,
他们为何作乱,
又为何好好的地不种,
非得跑到郧州那穷山恶水的大山里面,
又非得冒着被砍头被诛九族的风险跑去当乱民,
这些不知道王大人,你有没有想过!”
朱见深稚嫩的声音在奉天殿里响起,一字一句直敲击着在场所有人的内心。
“你们总是口口声声说,
为民请愿,
为民当官,
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大明的子民,
但是真的当大明的子民被压迫的受不了了,
你们又在干什么?
当大明的子民,
被压迫的逃到大山里了,
没有粮食吃没有衣服穿的时候,
你们又在哪里?
好了,
到最后这些子民饿的受不了了,
活不下去了,
冲出大山把县城围了想讨口吃的了,
一直以来视而不见的你们又站了出来了,
说这帮人是乱民,
大明祸害的根源,
要把他们通通截杀!”
朱见深的话语虽清,
但是却如同一把利剑一样直插所有人的内心,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
就连景泰帝朱祁钰听的也是连连点头。
“可是殿下,他们是大明的子民不假,
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作乱,
开始袭击府县,
周围府县的老百姓也何其无辜,
一旦被他们攻破城池,
那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不加以镇压,
后患无穷啊!”
王翱虽然有些不好意思的脸红,但是仍然在继续狡辩。
“恐怕,王大人口中那些无辜的老百姓是士坤吧!
这份因果当初就是他们种下的吧!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朱见深没好气的说道。
吏部尚书王翱脸一红,不好意思的说道:
“殿下,那些士坤也是大名的子民,
殿下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王翱是摸透了朱见深的性格,直接把朱见深降在了这里。
朱见深也没想到王翱老东西能抓住自己的语柄,狠狠的盯了他一眼,
但是郧州之事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不解决是不行了。
朱见深思绪了半天最终说道:
“京营的兵不要出动,
湖广和河南两地的卫所兵把守好驻地不要乱军到处流窜,再生出更大的乱子了,
然后派人去郧州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啊~~那派谁去!”
下面的群臣里不少人都缩起了脖子,
这个可不是一个好差事,
乱民都是穷凶极恶的,
平日里也最恨当官的,
要是自己当上了钦差过去招抚,
有可能弄不好那些乱民就把自己给煮了吃了。
不少大臣都躲开了朱见深的目光,甚至吏部尚书王翱都低下了头,
朱见深看着下班大臣一帮没出息的样子没好气的骂道,
“看看你们这帮怂货,
还他娘的天天把老百姓挂在嘴里,
事情到了一个个缩起来的比谁都快。
行了不用躲了,本殿下自己去。”
最终朱见深决定自己去郧州,并且把革命军带上。
一来是革命军只有五千人马,所需的粮草不是太多,
二来革命军战力充沛,
别说是几万叛军了,
来个十万二十万人也抵不住久经战场的并且被朱见深开了挂的革命军的。
对于这个事儿,下面的群臣倒没有其他意见,
但是景泰帝却死活不愿意了。
“深儿,你重伤未愈,
这等小事何须你出马,
大明每年那么多俸禄养着下面这帮人,
难道这帮人一个能分担的都没有吗!”
景泰帝指着朝堂上的大臣们没好气的骂道。
下方的诸位大臣全都变成一副死了娘的模样,
不是他们不去,
是朱见深已经把此事定下了基调,
既然那些乱民也是大明的子民,
肯定不能像以前平乱那样,领兵把乱民全部都杀了就行,
有了沂王那句话,
那就肯定要以招抚为主了,
但是没有打掉这帮乱民的嚣张气焰,
他们怎么可能会老老实实的接受招抚,所以这事一看就是个苦差事谁也不愿意去。
内阁首辅王文倒是想去,
但是却被朱见深给否决掉了,
毕竟王文那老头都年纪那么大了,
弄不好王文这老头就得死在路上了。
景泰帝朱祁钰本来还想阻拦的,
但是朱见深却在景泰帝朱祁钰耳边说了一句话就把景泰帝给劝住了。
朱见深说的是,
“江南,湖广上交国库的税银越来越少!
但是老百姓要交的税银却越来越多,
这中间必定有蹊跷!!!”
听到自己家大侄子这么说,景泰帝朱祁钰也只能放任他去,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存在已久,
湖广和江南向来是大名的收税重地,
但是近年来上交国库的税银却越来越少,
而且看着湖广的边缘已经出了民乱,
那就说明湖广和江南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件小事了,
最最起码的是有人在两头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