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捕头眉头紧皱,提高音量说道:“这是为了救大家的命!若不烧毁这些尸体,瘟疫会继续肆虐,到时候死的人会更多!”
这时,人群中一位老者走了出来,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沧桑和无奈:“官爷,咱们也不是不讲理,可这祖宗的规矩不能破啊。要是真这么做了,咱们死后哪还有脸去见先人?”
周围不少灾民纷纷附和,一时间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而且官爷人都已经死了,哪里会传染瘟疫,还是让他们入土为安吧!”
聂捕头听着这些顿时怒喝道:“好了,全部都给我闭嘴!”
灾民们这时才想起来,这些人可都是官府的人,哪里得罪的起。
何况,现在吃的粮食和药都在人家手里,到时如果不给了,那一家子就要饿着。
“实话告诉你们,这是朝廷的命令,你们不想死的话,就将那些尸体全部给烧了,你们愿意陪葬的话,那么官府就不会再管你们了!”聂捕头冷笑一声,更是出言威胁他们。
灾民们顿时有些不敢动,纷纷看向前头出声的人。
“要不还是算了,让他们烧了吧!”
“这是先人,哪有让人死了都死无全尸的!”
“就是,实在太残忍了!”
“……”
“这粮食和药咱们现在都缺,我家小宝还病着呢!”
“我全家就我能动了,要是没有药和粥,那我们都要死了!”
“就是,惹恼了他们,到时不管我们就完了,不如让他们挖好了……”
“这怎么行……”
聂捕头等人蒙着面,看到想朝他们靠近的灾民,大声呵斥道:“都给我后退,不要再靠近,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这是陛下下的圣旨,你们想活命就别给我阻拦,不然等瘟疫越来越厉害,那么到时候整个安南省的人都别想活着!”
灾民们顿时不敢再有什么动静。
聂捕头见灾民们安静下来,脸色稍稍缓和了些,说道:“各位乡亲,我也理解你们的心情,谁愿意对先人不敬?
但如今形势危急,这也是无奈之举。只要大家配合,挺过这一关,往后的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在场围观的灾民们,没有一个人说话。
聂捕就示意手下的人行动,“继续挖!”
“是,聂捕头!”
几十个差役将最近死去的尸体全部挖了出来,有些尸体已经出现了腐烂,产生一股臭味。
让不少人都感到犯呕,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干柴点燃火把。很快火焰升腾而起,滚滚浓烟直冲云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味。
灾民们望着燃烧的尸体,眼中满是悲痛和无奈。
不少人更是眼眶通红,那之前出头的老者,更是老泪纵横,道:“作孽啊,作孽啊……”
聂捕头随即就道:“老人家,你这么说就不对了,陛下这么做,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活下来!”
这时突然冲了出来一人,想朝着其中一个火堆,嘴里喊着:“爹,娘,孩儿不孝啊!”
聂捕头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拉住,喝道:“你不要命了?不想活也别连累其他人!”
其他灾民看着自己亲人的尸体,这样被烧毁,也纷纷掩面而泣,哭声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回荡着……
向韶和蔡侍郎也听到了动静,只是远远的望着。
蔡侍郎看着那遍地的火堆感慨了一句,“希望真和陛下说的一样,这些尸体烧毁了,能没有瘟疫。”
向韶只是说道:“蔡大人,还有其他的没做呢,咱们就是尽快处理好这些,尽量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嗯,向大人你说的有理!”蔡侍郎收起那些多余的情绪。
随后一道道命令很快就下达下去,不准饮用生水,入口的东西必须是烧开了的。
必须清理干净住处,别到处都是脏兮兮的,每个人必须将自己清理干净!
这一道道命令,灾民们都不理解,只觉得这些大人是吃饱了没事,不想着瘟疫的事,天天就来折腾使劲他们,他们有些都已经病的快死了!
尽管灾民们心中有诸多不满和抱怨,但在官府的强制要求下,也只能无奈地照做。
翌日
午时
在众人的期盼下,安南省的城门外终于抵达了不少人。
现在城墙上的聂捕头,一看那浩浩荡荡的马车,想来应该是京城的御医到了!
“站住,不得再靠近!”
那其中一人骑着马往前走了两步,朝着城墙上的人喊道:“请通报一声,我们是奉命前来解救安南省的。”
“你们就是昨日天使提到的!”聂捕头打量着他们。
“不错,还不快速速开了城门!”那中年人朗声道。
“请稍等,这就去汇报给主官!”聂捕头说罢就离开墙头。
片刻之后,城门缓缓打开。
黄守备做了个手势,“诸位,我们大人有请!”
随后马车一辆辆,带着药材进了城。
向韶和蔡侍郎也早早在城门内等候着!
“李御医,可是陛下派您前来的!”
“向大人,蔡大人!”李御医朝他们笑了笑。
向韶很是兴奋和激动,“李御医,没想到是您来了,实在是太好了!这下安南省的百姓们有救了!”
蔡侍郎乐呵呵的道:“想必李御医一路舟车劳顿,老夫准备了宴席,为李御医接风洗尘……”
李御医直接婉拒了,“不必了,还是事情要紧。两位大人,现在安南省的情况如何?”
蔡侍郎叹了一口气,“李御医实不相瞒,安南省情况很不好,已经死了三千多人了,甚至还死了两个大夫,情况不容乐观。”
“那是没有药可以治了?”李御医皱着眉头道。
蔡侍郎点点头:“不错,目前只能用一些药缓解下症状,还没找到对症的药。”
李御医一听这话,随即就道:“带老夫过去瞧瞧!”
蔡侍郎有些犹豫,“这……李御医,那边都是得瘟疫的病人,怕是对你……”
李御医不在意的道:“无碍,老夫是大夫,有法子应对。”
蔡侍郎和向韶二人,见李御医坚持也不再阻拦,毕竟现在情况严重每天都会死人,真的有药方的话,早一日也能少死不少人。
“李御医,下官这就带您过去!”蔡侍郎看了一眼向韶然后出声道。
向韶也在一旁附和道:“李御医,由我们给你带路。”
李御医拒绝道:“不必了,这里还要你们主持大局,随便安排个人给老夫带带路就成了!”
蔡侍郎随即就喊道:“也行,聂捕头,你陪着李御医,听从李御医的指挥!”
聂捕头连忙应道:“是,大人!”
于是,李御医在聂捕头的带领下,朝着疫病区快步走去。
一路上,所见之处皆是人心惶惶,百姓们面容憔悴,时不时还传来不间断的咳嗽声。
到了疫病区,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李御医带着面巾,往那燃烧的火堆看了一眼。
聂捕头赶忙解释道:“大人,这是在烧病死人的尸体!”
“嗯,病人都在哪儿?”李御医点点头。
聂捕头随即道:“大人,卑职给您带路,这边请!”
李御医跟上他的步伐,随后朝那角落里的几处帐篷走去。
经过时正好看到两人满脸悲伤的,将一个死人给抬了出来。
“你们停一下!”李御医将他们叫住。
那两人停下脚步,一脸疑惑地看着贵人。
李御医走上前,仔细查看了一下死者的面容和身体状况,又翻看了死者的眼皮。
“他死前有哪些症状?”李御医问道。
其中一人抹了把眼泪,声音哽咽地说道:“大人,他一开始只是发热,咳嗽,后来就越来越严重,吃不下东西,没几天上吐下泻,最后就……走了。”
李御医微微皱眉,继续问道:“聂捕头,病人都是这么死的吗?”
“对,都是这么死的!”聂捕头赶紧回道。
李御医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走,去看看情况。”
“是,大人,这边请。”聂捕头点头应道。
进入帐篷后,李御医又对其他病人进行了一番诊断,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发病时间、症状以及用药情况。
随后,李御医走出帐篷,对聂捕头说道:“再带老夫去看看,其他几个帐篷的病人。”
“是,大人这边请。”
聂捕头带着李御医一行人,又走访了几个帐篷,李御医的脸色也愈发凝重。
“你们使用什么药。”李御医问道。
“大人,卑职将那大夫叫来问问。”聂捕头提议道。
“嗯。”李御医同意了。
不一会儿,聂捕头便带着之前给病人诊治的大夫匆匆赶来。
大夫向李御医行礼后,李御医立刻问道:“你之前给病人用的都是些什么药?”
大夫赶忙回道:“回大人,用的多是些清热解毒、退烧止咳的药,可都不见效啊。”
李御医沉思片刻,说道:“把你开的药方给我看看。”
大夫从怀中掏出药方递了过去,李御医仔细查看后,微微摇头:“这药方太过常规,对如此严重的瘟疫怕是难以奏效。”
李御医又看了一个病人,脑海中不断思索着什么样的方子有用。
随着时间推移,天色已经渐晚。
聂捕头看了下天色,便小声朝着李御医道:“大人,要不先回住处歇息,明日再做打算?”
李御医直接拒绝道:“不行,时间紧迫,多耽搁一刻,就可能多几条人命没了。”
聂捕头见此也不再劝说,他也希望能够尽早有方子,让大家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李御医仔细想了想,又转身走进一个帐篷,继续为病人诊断,并且收集消息……
一直忙到深夜,李御医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准备好的住所。
尽管浑身疲惫,但是他顾不上休息,坐在桌前将今日的诊断,和所见所闻详细记录下来。
同时翻阅着带来的家传医书,试图从其中能够找到灵感。
挑灯夜战到了半夜,劳累一天的李御医趴在桌上就睡着了。
翌日清晨
李御医收拾妥当,又来到疫病区。
经过一夜的思考,李御医心中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治疗方案。
李御医叫来聂捕头和几个差役,吩咐道:“去准备这些药材,按照老夫说的方法熬制。”
“是,大人!”众人领命,迅速去准备。
药熬好后,李御医先让几个病情较重的病人服下,然后守在一旁观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服下新药的病人症状有了些许缓解,李御医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有效就好!
“大人,这药有效果!”聂捕头冀惊喜的激动难耐。
李御医点头道:“嗯,你安排人按这个方子煎药,让他们一一服下。”
“是,大人!卑职这就去办!”聂捕头兴奋地跑了出去。
不久得到消息的向韶和蔡侍郎,在得知服后,不少人病症都减轻了,便立刻寻了过来!
蔡侍郎神情郑重感激道:“李御医,真是多亏你了,要不是你,怕是还要死不少人!”
李御医摇了摇头,“当不得什么,不过是之前的方子上,做了一些改进。”
向韶也兴奋的有些激动,“太好了,安南省的百姓有救了!”
“两位大人,怕是不行!”
“李御医,为何这么说?”二人脸上笑容微微凝固了一下。
李御医实话实说道:“是这样的,方子有点用,想要彻底断根,还要研究一番。现在只能说,是暂时缓解下他们的症状。”
蔡侍郎和向韶听了李御医的话,神色又凝重起来。
蔡侍郎忙问道:“那李御医,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李御医沉思片刻后说道:“下官还需几日时间,对这方子再做调整,同时继续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
向韶见此立刻就道:“李御医,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我们定全力相助,只要尽快能解决瘟疫,让安南省重新恢复往日的宁静。”
“嗯,老夫知道了。”李御医点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李御医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地改进方子,虽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子,但也不再出现人传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