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意勾起唇角,应声道:“原来是这样,这秦家倒真是会虚张声势。”
“可不是么,那沈静语如今人不人鬼不鬼的,幸好当初允诚和她的婚事没成。”静妃略带嫌恶的开口。
同静妃打了一会太极,彼此试探过以后,沈舒意离开静和宫。
离开时,她绕路经过霜寒宫,给守门的太监和嬷嬷拿了些银子,站在门前远远看了一眼。
吕晴的日子并不好过,虽说被贬为答应,按说日子也不至于太惨,多少也算是个主子。
再加上曾经风光一时,又是三殿下生母,只要安分守己,总能过得下去。
可惜,陛下虽念及几分旧情,太后却绝不手软。
再加上乾武帝心中对萧怀瑾亏欠不已,对吕晴自然也多了许多恨意。
所以这所谓的答应,其实比起冷宫里的废妃还不如。
沈舒意远远看见,吕晴正沉默着在搓洗衣服,太后身旁的管事嬷嬷,则在一旁盯着。
偶尔抬头间,沈舒意瞧见吕晴脸颊红肿,显然没少吃巴掌。
沈舒意收回视线,没去落井下石。
毕竟她与吕晴没什么深仇大恨,哪怕不久前她险些杀了她。
*
回府的路上,沈舒意一直在思量静妃的话。
先皇后的人脉和资源?
先皇后已经逝世多年,韦家这些年更是沉寂没落,不比当初,若是韦家还有所倚仗,哪怕是仗着同乾武帝的姻亲之情,也不至于落魄成如今这副模样。
“绕路韦府,我要去拜会韦老夫人一番,琴心你先去送个拜帖。”沈舒意改了主意。
“是。”
“玉屏,你去找宝鲲,让他查查所有韦家之人,在韦青鸾被封为皇后前后那几年的功绩和任职。”
“是。”
两个丫鬟离开后,沈舒意便垂下眸子。
所以,秦家知晓的或许还是银子……
几十万两银子?
确实不算小数目。
静妃一族不比吕家,一来她们没有吕家那么大的胆子,手也伸不到那么长,二来,她们一族没有皇商。
也因此,萧允诚在同萧鹤羽争锋之时,可以说是拮据的很。
可想争大位,没钱怎么行?
豢养家臣和幕僚要银子,打通朝堂上下要银子,办事疏通关节也要银子,笼络能人异士,更要银子。
就算你贵为皇子,可想要让人心悦诚服,这银子自然是少不了。
但偏偏,朝臣们的胃口都被萧鹤羽养大了,萧允诚拿的少了,自然遭人耻笑。
所以想来,萧允诚和静妃,其实很缺钱。
可几十万两,真的够吗?
沈舒意想,这笔银子,至少要有一两百万才对,否则,还不足以让萧允诚心动。
一炷香的时间后,韦家。
沈舒意看向发丝灰白,精神矍铄的韦家老夫人,恭敬道:“冒昧登门,还请老夫人见谅。”
韦老夫人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气,目光清正,神情算不得温和,却也绝没有谄媚轻蔑之态。
透过韦老夫人的模样,沈舒意几乎可以想到韦青鸾为何会被选为皇后。
“郡主言重了,此番若非郡主,我家鸾儿怕是还要继续枉死,是郡主还了鸾儿一个公道,我们韦家也欠郡主一份恩情!”
韦老夫人站起身,郑重的对着沈舒意拱手做礼。
沈舒意当下起身侧身避开:“老夫人言重,皇后娘娘为人公正、赏罚分明、素得爱戴,正是娘娘有这因,才会修得今日果。”
韦老夫人笑了笑,眼底带了些落寞。
只是说话倒比之前随意了许多:“郡主不必说这些虚言,这世道,好人难做,鸾儿就是被教的太古板,这才早早死于非命。”
“郡主难得过来,不如就陪老身走走吧。”韦老夫人看向沈舒意。
“恭敬不如从命。”
当下,沈舒意陪着韦老夫人在韦府的花园里转了转,韦家算是清流世家,故而并不奢靡。
只不过一草一木、一亭一湖,都极具清幽之美。
这会虽然才入春,却已经有了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春意,倒是让人的心也随之静了下来。
“郡主此番前来,想必不止是探望老身这么简单。”韦老夫人缓缓开口。
韦老夫人痛快,沈舒意也开门见山。
“舒意揣度时局,只是觉得皇后娘娘手中,或许还有些什么,被秦家知晓,所以想来问问您。”
韦老夫人皱起眉头,显然,秦家令她格外不满。
“这个秦家,当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自寻死路,她们打着鸾儿的名号作威作福了这么多年,如今也算自食恶果。”
她早已看秦家不惯,只不过,鸾儿已去,秦家那老婆子到底是她的乳母,韦家势弱,总不好这个时候再忘恩负义,对上秦家那种破落户。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些年,她也就全当不知。
闻言,沈舒意不由得笑了笑,当下将静妃和沈静语的交易,以及自己的猜测同韦老夫人讲了讲。
韦老夫人停下脚步,蹙眉沉思。
“这事我倒是不清楚。”说罢,她看向贴身婢女:“去,把老二喊过来。”
“你当面问问他,看看能不能有什么能帮到你的。”
韦老夫人比预想中更爽快,虽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她替韦青鸾查明死因的缘故,但总归有韦家人配合,比她自己调查要快。
不多时,一个中年男人,便出现在沈舒意的视线。
“这是青鸾的二哥韦青锋,当年他被封为车骑将军,后来鸾儿去世,他恰逢伤重,便辞官归家。”
听着韦老夫人的话,沈舒意心中琢磨着韦老夫人的用意。
韦家虽是清流,可韦老爷子可是桃李遍布天下的大儒,韦家如今虽已退出朝堂,但往前细数,确实有不少人都是老爷子的门生。
只不过,这些年韦家有意低调,境况倒是同清远侯府有些相似。
如今柔妃已倒,倒不知,老夫人可是有意让韦家重归朝堂?
沈舒意同韦青锋聊了许久,终于得到想要的答案。
她停下脚步:“你是说,当年你奉旨剿匪,曾查抄过一笔五百万两的银子?”
韦青锋看向她道:“是,不过说是五万百两银子,其实没那么多,只不过匪帮掠夺金银珠宝无数,再加上二百万两白银,当时粗略估计应当有个五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