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宁出了那座大院子以后脑袋里还有些发懵,本以为要费些口舌也能让谢峥答应帮忙,没想到最后他都应承下来了。
合作的事情他没答应也没拒绝,只说会帮她把想要的东西带回来。
就连她们刚才买的这些布,除了些许轻巧的,其他的谢峥都允诺会送到宋家。
林杏儿感觉这一天天云里雾里的,谁能想到不务正业的谢峥在镇上有这么一条赚钱的路子,又有谁能想到,谢峥居然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同志。
布料和针线到位以后,林杏儿开始着手做衣服,宋清宁回到餐馆帮忙。
在柜台后面帮着点了几天菜,收了几天的钱,来吃饭的人都知道宋记餐馆有个漂亮的小老板,记性又好,为人也热情。
“吴老师来了啊。”宋清宁看着那道熟悉的身影,主动打招呼道,“今天还是老样子吗?”
“对,老样子。”
吴老师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原本是下乡的知青,一开始在大队做文书,后来在村里兼做小学老师,再后来镇上招聘老师,凭借自己的实力应聘上了。
他是一个有些清瘦的儒雅男人,身上带着几分书卷气息,宋清宁在交谈中得知他是语文老师,心里暗叹,教的学科与他的形象十分相符。
来宋记餐馆吃午饭的老师不少,但这位吴老师经常是独自一人。
一开始宋清宁还以为他为人孤僻,与同事之间相处并不融洽,实际上并非如此。
碰到相熟的老师,吴老师会与对方打招呼,适当的交谈几句,有时候还能说笑,但交谈结束以后他就坐在角落的那张小桌子上,一个人慢慢的把那碗骨汤面吃完。
整个过程可以说之为怡然自得,宋清宁甚至觉得他有点享受,享受这种一个人吃饭的感觉。
来这里吃饭的客人宋清宁都能跟他们交谈一二,唯有这个吴老师,两人就是以上的对话,再多加一句‘谢谢’,更多就没有了。
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是午饭高峰期,店里人最多,吴老师通常都是十二点半过来,一点钟准时起身离开。
宋清宁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十一点五十七,吴老师应该是吃完了。
果然,吴老师此刻已经放下筷子,强迫症似的把碗筷摆放整齐,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擦嘴。
十一点五十九的时候吴老师起身,宋清宁也把视线收了回来。
等会儿吴老师从柜台路过的时候应该会给朝她点个头,以示再见,而自己只需要微笑即可。
但是这回吴老师却停下了脚步,“小老板。”他像旁人一样喊宋清宁。
宋清宁发现他面上带了一些为难之色,便问道,“吴老师有什么事吗?”
“其实是有一件事情要托小老板帮忙。”吴老师缓缓将事情说了出来。
他想借着餐馆里的蒸笼帮学生们热一下饭。
许是麻烦别人,吴老师有些局促,朝宋清宁解释道,“我们班上好些学生都是带着一个星期干粮来上课的,开始那两天还好,到周四周五的时候馒头硬邦邦的,嚼着都费劲。”
“门卫那里虽然说是可以帮忙加热,但是学校里这么多学生,也忙不过来。”
“我看你们这儿的蒸笼是十点半撤下去,我十点的时候把学生的干粮送过过来,借着灶膛的余火热一下,中午我让学生过来拿。”
他也是早上的时候过来观察了几次才知道这些,虽然只是余火,也能让那些僵硬的干粮松软一些。
“当然,我也不会白用你的蒸笼,我租一层给学生们用,只要每周三让他们来热一次就行。”
吴老师也明白,餐馆是做生意的地方,能同意就不错了,不能给人添麻烦。
这还是吴老师第一次跟宋清宁说这么多话,也是这么几天以来宋清宁第一次看到他无措紧张的样子。
“小老板,我跟你说并不是一定要你答应,我也知道这有点麻烦。”吴老师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强人所难了,摆了摆手,“你当我没说吧,这事情我想想还是自己不对。”
明明是自己心疼那些学生,怎可劳烦别人,他再想想其他办法。
“吴老师。”看他话赶话的样子,宋清宁温声说道,“我这还没表态呢。”
“啊?”吴老师一愣,有点没明白她的意思。
宋清宁莞尔一笑,朝旁边的空桌子伸了一下手,“咱们坐下说吧。”
学校两点才开始上课,他们还有时间交谈。
两人坐下以后宋清宁率先开口说道,“您刚刚说的事情我同意了,不用给钱。”
“九点以后店里的蒸笼就会有空的出来,空着也是空着,可以放同学们的干粮进来。”
吴老师一听连忙摇头,“怎么能不要钱,你也是要烧柴火的。”
“那个柴火本来就是要烧的。”
“放学生的干粮是顺带加热,不放的话那柴火还是一样的要在那里燃着。”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吴老师觉得还是有点不对劲。
“小老板,那柴火钱不说,但是租蒸笼的钱无论如何都是要给的。”
“吴老师。”宋清宁声音不大,但却不容忍质疑,“您是一个好老师,我敬佩您能为学生想到这些。”
“虽然现在我已经不是学生了,但也知道同学们的艰苦。”现在还没到寒冬腊月,那个时候才是真的苦。
“就当我也想帮帮同学们,以后他们要是考上大学了,有工作了,说不定还能记我这个小老板一个好,您说是不是。”
最后一句话宋清宁带了些玩笑的意味,两人之间的氛围一下子轻快不少。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老师也不会再推脱什么。
他站起来朝宋清宁鞠了一躬,“我先替同学们谢谢小老板了。”
宋清宁连忙侧开身子,“您太严重了,都说了顺带的事情。”
吴老师笑了一下,清瘦的脸庞柔和了许多。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宋清宁没有反驳,惋惜似的说道,“要是学校里能有个食堂,同学们都能吃上热菜热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