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何方人士?有何冤屈?”颜若甫弯腰将那个百姓搀扶了起来。
“草民王三柱,乃是越州人士。半年前,越州……”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赵文义打断了。
“颜大人,审理案件是大理寺的事情,与你户部无关,你就不必管了吧。”
赵文义生怕颜若甫让这人在大街上伸冤,那可就全完了。
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直觉告诉他,不可以让这人继续说下去了。
“赵大人此言差矣,你我都是当朝官员,都有义务帮百姓伸冤。不然还当什么官呢。”颜若甫果断反驳。
“当官不为民做主,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颜大人说得对!”
“颜大人青天大老爷!”
人群里爆发出了对颜若甫的赞美声。
赵文义这下脸从发白变成发黑了。
王三柱趁机把自己的冤屈说了出来:“半年前睿王造反,我跟着逃荒,进了越州。越州知州草菅人命,只有部分人得了瘟疫,他却把全城百姓都焚尸填坑。即便没有症状,只要和得了瘟疫的人说过话,见过面,就全都被拉下去填坑。让百姓葬身于火坑之中。”
这话引起了百姓们的一片哗然。
“我没有感染症状,侥幸带着家人逃出越州,却不曾想,越州知州丧心病狂地派人来追杀我们。我逃过一劫,但我的家里人都被抓回越州填坑了。”
“知州说,这都是皇上下的命令,我不信,我要进京问个清楚。”
王三柱悲愤交加。
跪在地上,狠狠冲颜若甫磕头。
“颜大人,大伙都说您是好官,您一定要替越州百姓伸冤啊!!!”
颜若甫将他再次搀扶起来,面色沉重:“你放心,此事本官一定会替你做主。”
赵文义气得咬牙切齿。
“颜大人,你得分好轻重啊,待会见了皇上,可别说什么不该说的。”
“本官自有分寸。十万条人命的重要性,不用你多说。”颜若甫当即决定带着王三柱进宫。
“为了避免有人杀人灭口,本官必须保护好他。赵大人可有意见?”
赵文义差点没被气死,他还能说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颜若甫把人带走。
吉时快到了,他只能慌慌张张地领着别国使臣入宫。
抵达寿宴后。
他匆匆忙忙想要去给皇上汇报先前的事情。
没想到,刚落座。
南越太子就开口了。
“梁皇,今日有人当众伸冤,想要求您做主,此事您怎么看?”
赵文义这一次是真的被气晕了。
这一个个的,净添乱。
他的官场生涯,到头了。
昌明帝不明白他在说什么,看向赵文义,想要让他把事情说清楚,没想到赵文义竟然晕过去了。
废物。
昌明帝在心里怒骂一声,随后淡定道:“朕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朕相信满朝官员一定会处理好这事。咱们喝酒,先给太后庆贺。”
“您说得是。”颜令垚没有继续追击,让昌明帝松了一口气。
他正准备宣布寿宴开始,贺兰越也站了起来。
“事情关于十万条人命,本王也很感兴趣。不如将那人叫上来问个清楚呗。”
昌明帝:……
这一个个的,非要跟他作对是吧。
“状告之人或许不在此处,此事交由大理寺卿处理就好。”他找了个借口糊弄过去。
没想到颜若甫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事关皇上名誉,老臣已将那人带了过来。”
昌明帝感觉自己的火气蹭蹭蹭地往上涨。
颜若甫是不是和他那该死的孙子说好了,故意给他难堪的?
“毕竟据他所言,越州知州之所以焚烧百姓,都是您下的命令。”颜若甫继续下了一剂猛药。
“胡说八道,这种有损阴德的事情,朕怎么会做!”昌明帝脱口而出反驳。
他当初只不过下了死令。
让越州知州守住城,不要让瘟疫蔓延开。
“既是如此,不如当众说清楚呗。免得您的威名受损。”东乌和北宁两国的官员也站出来凑热闹。
在各方的注视下,昌明帝不得不当众审问了王三柱。
王三柱哭哭啼啼地把先前对颜若甫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昌明帝只得表示一定会彻查此案,并且重重赏赐了他。
太后好端端的寿宴就这样被搅黄了。
后续的宴会,大梁官员人人自危,生怕暴怒的昌明帝会让他们掉脑袋。
心里都在埋怨颜若甫这个傻大胆,怎么就把事情捅出来了。
家丑还不可外扬呢。
当着那么多外人的面,他这么做,岂不是要被皇上恨死。
太后寿宴结束后,昌明帝立刻命人去调查此事。
过了几日,他找了个别的借口,说是户部的账簿有问题,将颜若甫打入了天牢。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皇上在记恨那日颜大人搅黄了太后寿宴的事情。
不然好端端的,户部账簿之前不出问题,怎么偏偏在颜大人得罪皇上后才出问题。
颜大人原本还想告老还乡,现在恐怕,难咯。
……
“祖父不会有事吧?”念宝有些着急。
虽然这些都是他们计划好的,但她还是不放心祖父。
【要是阿昭在就好了,他能隐身,我就能跟着他一起悄悄去看祖父了。】
听到念宝的心声,颜家父子几人也叹了一口气。
最后还是颜敦呈站出来安慰她:“放心吧,有你五哥在,不会出事的。就是你祖父,一把年纪了,恐怕会受一些罪。”
颜敦呈当初并不赞同这个计划。
但爹说了,他们造反,也得师出有名。
他愿意以身入局。
所以计划便这么展开了。
“嗯,我晚上去看看舅舅,顺便问问舅舅怎么说。”念宝想好了,要是皇帝敢欺负她祖父,她就找舅舅帮忙。
不行就让卤蛋伯伯给她一把大枪,突突突了这个坏皇帝。
“好。”颜家人商量了一番后,就按照原定计划,开始行事。
……
“天啊,皇上为了给太后过寿宴,竟然提升了咱们一倍的赋税,真是害死人。”
“早就害死了。当初不就是为了越州百姓的银钱,才把人都杀了么,不然你以为国库里的银子哪来的。”
诸如此类的流言在京城传播开,数不胜数。
等传到昌明帝耳朵里的时候,已经人尽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