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的手段,全都用上了。
将士用命,并没有任何贪生怕死,裹足不前的行为。
但是这座雄关,集合了几乎安南国全部的力量,的确无法短时间内攻克。
倘若有充分的时间,将关隘围困,慢慢等待对方露出破绽,或是凭借一些巧计破敌,还是可以期待一下。
但现在朱棣和这支明军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大战的胜负天平,绝对不会倾斜向大明。
朱棣自己生着病,发着烧,也就能清晰感知到这里的气候造成的疫病有多厉害。
打仗?
再这么发展下去,别说打仗了,连站立都是困难的事情。
所以,怎么办?
朱棣看着杀声震天的战场,看着高高架起的云梯,看着如雨点一般落下的滚木礌石,神色凝重,并不避讳众将领的目光,探手入怀,摸出又一只锦囊。
呼!
四周顿时传来此起彼伏的吐气声。
这些百战悍将,原本也跟朱棣一样,陷入了某种绝望当中,凭借他们的战争经验,几乎可以判断出,鸡翎关半个月内无法攻破,但半个月的时间,疫病却能发展到恐怖的地步,直接摧毁这支大军!
按照持重一些的想法,别说什么三天拿下鸡翎关了,甚至有的将领想要建议大帅,立刻撤兵,先回到大明境内,觅地好好休整。
若是这支大军真的完全失陷在安南,甚至全军覆没的话,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但现在,他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锦囊!
是国师大人给大帅的锦囊!
现在,明军的高级将领,已经用大致知道了锦囊妙计的事情,虽然知之不详,但此刻战局一筹莫展,大帅拿出国师赐予的锦囊,显然是要求助那位无所不能的大明国师。
不过……
众将虽然先是松了口气,随即哑然失笑。
咱们会不会想太多了?
的确,那位秦枫秦大人,不论文才或是武功,都堪称当世奇才,创造了数之不尽的奇迹,神迹。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大家都是粗人,对于操持政务,断案安民的事情,知之不详。
但论及军事领域,这正是他们搞了一辈子的事啊!
那位国师大人,早在远征倭国的时候,就曾经创造性地开创了鸳鸯阵,一举折服了包括魏国公徐达在内的所有大明将士。
时至今日,鸳鸯阵依然是明军野战时的重要利器。
军中对秦枫的心悦诚服,甚至还要超过民间!
然而即便如此,秦枫也是人,毕竟不是神。
今日大明三十万大军,受阻鸡翎关,绝不是指挥官的能力不足,就算换了当世任何一位名将,乃至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位大将,都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下鸡翎关。
就算是传说中的白起,韩信,也照样无能为力。
难道那位国师大人,凭一个锦囊,就能扭转乾坤?
不可能的!
说不定,锦囊里跟大帅说的是,遇到战事不顺,不可贪功冒进,先退回本土,再徐徐图之,跟我们打算建议大帅的,应该是差不多的内容。
无数目光的注视下,朱棣打开了秦枫给予的第二个锦囊。
熟悉的笔迹,再次映入眼帘。
只是这一次,锦囊里的纸笺上,只有寥寥数笔,甚至远不如第一个锦囊的内容多。
只有一句话。
“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去找工部随军的陈威陈大人。”
?
朱棣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干脆没看懂。
我烧糊涂了,已经出现幻觉了么?
这锦囊说的事什么意思?
什么战术穿插,什么火力覆盖。
老师啊!
您好歹说清楚点啊!
现在鸡翎关前,攻势受阻,眼瞅着无法打下来,但大军已经不能再拖了,最多过了今天,如果再没有战果,必须第一时间果断撤兵,否则还真的有可能把这支大军永远留在安南国境内。
那样,就不是大明损失了有生力量那么简单,得到甜头的安南军,很可能顺势反扑,到时候与安南接壤的几个布政司,都要受到强烈的威胁。
哪怕最终会被镇压下来,但这个过程中,死伤的将士,以及无辜的大明百姓,全都是他朱棣的责任,和一辈子都无法洗清的耻辱。
朱棣发着烧,但并不糊涂。
他之前喊的那三天拿下鸡翎关,只是为了鼓舞士气。
若是真的事不可为,朱棣绝不是一味只知道猛冲的莽夫,他至少能够将大军安全带离安南国,最多就是面子上过不去,但绝不会发生最可怕的那种情况。
可是现在,老师的锦囊里,说的是个啥?
老师曾经言明,抵达安南后,打开第一个锦囊,遇到困难时,打开第二个锦囊,结束战斗后,打开第三个锦囊。
第一个锦囊,内容是让他行仁义之师,不要不择手段。
朱棣照做了。
拿下坡垒关,拿下隘留关,朱棣统帅的这支明军,几乎做到了秋毫不犯,让安南的平民百姓额手相庆,甚至消息传递到鸡翎关内,让这里百姓抵抗明军的意念并不是十分坚决。
第一个锦囊发挥的妙用,是潜移默化的,朱棣看得分明,对这位老师愈发敬佩。
可是这第二个锦囊。
什么战术,什么火力,都看不懂。
工部随军的陈威大人?
有这个人吗?
朱棣干脆不知道!
并非他是个糊涂统帅,只因大军有三十万,光是朱棣身边簇拥的高级将领,就有几十人之多!
这一路上,光是协调关系,统领军队,就已经耗尽了这位二十岁青年的全部心力,哪里还顾得上工部何人随军,又姓甚名谁。
“来人那。”
尽管如此,朱棣还是立刻吩咐道:“去吧工部随军的陈威大人找来!”
不多时,一个身形矮小的中年人,到了朱棣跟前,躬身行礼道:“下官参见大帅。”
朱棣皱皱眉头,竟不知从何问起。
就这么个貌不惊人的家伙,就算变成三头六臂,又能把这防守严密的鸡翎关怎么样?
“大帅。”陈威却是不慌不忙,躬身微笑道:“按照国师大人的交代,倘若大帅来找下官,一定是攻势受阻,打开了国师的第二个锦囊。”
“哦?”朱棣暗想,难道老师真的对此人面授机宜?
可为什么不直接跟我说呢,而要假手他人?
心中狐疑,朱棣居高临下望着陈威,并没有插口。
“大帅。”陈威再度躬身,肃容道:“拿下鸡翎关,就在今日!”
什么?!
朱棣愕然。
我之前说三日拿下鸡翎关,已经是吹破了牛,结果这又来一个吹牛不怕事儿大的。
就在今日?
眼瞅着这都快到了黄昏,攻势连连受挫,士气已经快要难以为继。
哪来的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