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人当然是处理此次去陇西,那边赈灾的人选。
刚才在朝堂之中,太子殿下选了几个自荐,和又安排了几个合适人选。
其中大出风头的苏辰安,本来朝中一些人,会以为太子殿下,还要再继续给他立功的机会。
派他负责前去此时的赈灾,却没想,太子殿下竟然没有让对方负责。
反而任命了其他人,这让众人都有些疑惑。
不过既然太子殿下不派苏辰安前去,那这一个连解决方案都已经出来了的功绩。
他们要是拿着正确答案都不能够交出满意的分数,那岂不是一群蠢材。
所以大家为了这个名额那可谓是各显神通,毕竟那可是明晃晃的功绩。
出去一趟再回来,官职起码也得往上升一升。
苏辰安可不管,那群人是怎么想的。
跟着他的顶头上司,再次回到翰林院。
此刻自己的级别,也算得上是翰林院官职第三高的职位。
面对着一群同僚的恭贺,依然保持着那番谦逊的态度。
不过面对众人想要,出去组个局,来一番高升宴。
苏辰安十分果断的拒绝了。
一是不想太过张扬,二是直接懒得去搞这些过场。
毕竟现在的自己,在这个位置,就不容他虚度光阴。
哪怕他不想卷,但时代的洪流也会推着他向前。
在这宫廷之中,侍读学士一职虽不直接执掌军政大权。
却也不是边缘的官职,可以说这一个职位在帝王面前的出镜率还是挺高的。
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平日里,为皇室子弟讲学授课便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那些正值求知若渴年纪的皇子皇孙,他们的成长关乎着王朝的未来。
不过现在皇宫当中的小皇子可不需要,听他去讲解什么了。
没办法,赶上了好时候,这群皇子们的年纪已经大了。
不过要是以后太子殿下有了孩子,估计还真会让他去当老师。
所以现在,先准备起来,别到时候误人子弟。
苏辰安再次拿起《论语》时,已经完全不像以前目的只是为了科举,才去品味其中的哲理。
以前对于他像任务一样的书籍,现在,拿起来,竟然多了一份闲适。
就连心也格外的平静。
想到自己以后也会有孩子,苏辰安现在看书的角度都不一样了。
他想象着他会怎么教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描述孔子与众弟子围坐论道的场景,让孩子们体悟仁、义、礼、智、信的真谛;
说《孟子》,则重点剖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幼小心灵中埋下治国安邦的种子。
想到这里,苏辰安的脑海当中再次浮现了那日,庭中悄笑嫣然的倩影。
当然他现在如此提早的准备起来,那也是因为宫廷之中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学术活动——经筵日讲。
哪怕是在皇帝亲政之时,这也是朝堂之上的知识盛宴。
一众大学士、翰林才俊齐聚一堂,而侍读学士更是其中关键角色。
他们需提前数日乃至数月精心筹备,钻研典籍。
力求在开讲之时对经典的解读既精准深刻,又能贴合时政,为皇帝的决策提供智慧源泉。
如今恰逢太子监国,宫廷局势虽稍有变化,却也让侍读学士的角色愈发凸显。
苏辰安初入宫廷的这一日,虽未被即刻召见。
可他心里清楚,未来的日子里,与太子殿下交流学问、辅佐其成长的机会必然不少。
于是,他不敢有丝毫懈怠,趁着上午朝堂议事结束后的闲暇,赶忙唤来一旁熟悉藏书阁路径的书吏。
嘱托其前往那浩如烟海的书海,寻各类可能派上用场的书籍。
从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典》,到详述水利工程技术的《河防通议》,再到剖析人性权谋的《鬼谷子》,一本本珍贵典籍被陆续搬至他的办公桌。
果然,果然,官职大了就是妙哉。
以前都很难借到的书,现在只要报个书名,没一会就送到他跟前了。
苏辰安埋首其间,逐页翻阅,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此刻多积累一分知识,日后在关键时刻便能多一分从容。
从上午朝堂之上初见宫廷气象的小高潮,到午后沉浸书海的静谧平淡。
苏辰安入朝为官的首日就这般波澜不惊却又充实安稳地度过了。
这段时间悠闲的日子,让苏辰安过得格外的舒坦。
与此同时,更是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他的好兄弟,终于抱得美人归,赢得了美人的芳心。
不对,应该是说,这傻小子以他的真诚打动了对方。
终于拥有了名分。
不容易。
苏辰安下值之后,看着自家师弟,那一副比他当初第一次中了秀才的时候还要高兴的模样。
也是忍不住为对方开心。
这样的好事,苏辰远和张铭轩他们这四兄弟,当然是第一时间就聚在了一起。
纷纷开玩笑恭喜对方,也算是少奋斗了20年。
要知道那平阳侯,手握重兵更是有种种殊荣,年轻一辈,在军中威望也是如日中天。
这家伙,能娶到对方的闺女,有时候真的不得不说,运气是个谜。
当然苏宝成这家伙也足够优秀。
几人并没有出去下馆子,反而是在苏辰安的院子里面。
支起来一口铁锅,打算吃个好久没有尝过的火锅。
等到下人把食材准备完毕,4个人又把秋天埋下的桂花酒给拿出来。
虽说时间还尚浅,但对于他们的酒量来说,确是刚刚好。
“小宝,不错,不错,金石为开,你这家伙,干得漂亮。”
张明轩率先开口。
几个人就已经各自碰了一杯。
“我就少喝两杯,我媳妇怀孕了,闻不得酒味,你们几个见谅哈!”
众人听到这话,都有些没好气的瞪了苏辰远一眼。
干脆利落的从对方的手中把第二杯酒夺了下来。
这家伙显摆就显摆,知道他媳妇怀孕了,马上就要当爹了。
而他们呢?
虽然,其中一个已经成婚许久,但暂时还没有生娃的打算。
而另外两个,距离成婚都还有一段时间,更别提马上就抱娃。
好在几人哪怕不喝酒也依然不能阻挡几人的好心情。
火锅咕噜噜的冒泡之后,涮火锅涮了洗筷子之后。
众人聊着聊着,又聊到了,一年之后外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