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
(一)灵枢第70章 寒热 第七十
黄帝问于歧伯曰:寒热瘰癧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歧伯曰:此皆鼠瘻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歧伯曰:鼠瘻之本,皆在于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歧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歧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二)白话文:
黄帝问岐伯说:“那些在颈部和腋窝出现的寒热性的瘰疬,都是什么气导致的呢?”岐伯说:“这都是鼠瘘的寒热毒气,停留在经脉中而没有散去。”
黄帝又问:“那怎么去除它呢?”岐伯说:“鼠瘘的根本,都在于脏腑,它的末端向上出现在颈腋之间,那些浮在经脉中,还没有深入附着在肌肉上,而在外面形成脓血的,比较容易去除。”
黄帝再问:“那具体怎么去除呢?”岐伯说:“要顺着它的根本引出它的末端,可以使它衰减去除,并且断绝它的寒热。仔细审察它的经脉路径给予治疗,慢慢地进针和出针来去除它,那些小如麦粒的,针刺一次就可知效,针刺三次就可以痊愈了。”
黄帝问:“那怎么判断它的生死呢?”岐伯说:“反转病人的眼睛观察,如果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穿瞳子,见到一条赤脉,一年后会死;见到一条半赤脉,一年半后会死;见到两条赤脉,两年后会死;见到两条半赤脉,两年半后会死;见到三条赤脉,三年后会死。如果见到赤脉没有向下贯穿瞳子,就还可以治疗。”
(三)《灵枢·第 70 章“寒热”》主要内容如下:
1. 梗概:
病症表现与病因探讨:黄帝询问岐伯,发冷、发热的瘰疬病多发生在颈部和腋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岐伯回答这是鼠瘘病的寒热毒气稽留在经脉,不能消除的结果。鼠瘘病的根源在内脏,但症状表现在颈腋之间。
治疗方法:对于这种病症,如果毒气只是浅浮在脉中,还没有深入肌肉腐化为脓血,相对容易治疗。治疗时应从致病的根源着手,扶助正气,使外在的瘰疬毒邪消散,从而消除发冷发热的症状。要察明发病的脏腑经脉,以便循经取穴行针治疗,进针出针需缓慢,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如果瘰疬初起,形小如麦粒,针刺一次就能见到效果,三次就可以痊愈。
预后诊断:还介绍了如何判断瘰疬病患者的生死。通过翻开患者的眼睑观察,若眼中有红色的脉络上下贯通瞳子,是病情恶化的征兆。出现一条红色脉络的,死期在一年之内;出现一条半,死期为一年半之内;出现两条,死期为两年之内;出现两条半,死期为两年半;出现三条,死期为三年。若只有红色脉络而没有贯通瞳子,尚能够治疗。
2. 主题:该篇的主题是探讨瘰疬这种寒热病症的成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判断,强调了对疾病的深入认识和准确诊断治疗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早期对于疾病的观察、分析和应对策略。
3. 经典诗句(该篇章为古文论述,并非以诗句形式呈现,以下是按照你的要求转化为类似诗句的表述):
“颈腋寒热瘰疬生,鼠瘘毒气脉中存”:这一句概括了病症的发生部位(颈腋)和病因(鼠瘘寒热毒气留于脉)。
“本在脏兮末颈腋,浮脉未腐易可医”:体现了病症的根源与外在表现,以及病情较轻时相对容易治疗的特点。
“赤脉贯瞳生死判,未贯瞳子尚可安”:描述了通过观察眼中赤脉来判断病情的生死预后,赤脉未贯穿瞳子则还有治疗的希望。
二、古文解析:
一、七律诗赞《灵枢第 70 章“寒热”的周易哲学解析——探寻人体奥秘与生命玄机》
(一)《赞〈灵枢·寒热〉周易解析》
灵枢寒热蕴深玄,周易哲思探秘源。
阴阳失衡疾始现,根源彻悟治方全。
赤脉判病知生死,平衡和谐保康安。
奥秘玄机皆洞晓,医学哲道共相研。
诠释:
诗的首联“灵枢寒热蕴深玄,周易哲思探秘源”,指出《灵枢》第 70 章“寒热”中蕴含着深刻而玄妙的道理,而用周易哲学来解析则是在探索人体奥秘和生命玄机的根源。
颔联“阴阳失衡疾始现,根源彻悟治方全”,说明了疾病的产生是由于阴阳失衡,只有深刻领悟其根源,才能找到全面的治疗方法。
颈联“赤脉判病知生死,平衡和谐保康安”,提到通过观察赤脉可以判断病情的生死,而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和谐才能确保健康与安宁。
尾联“奥秘玄机皆洞晓,医学哲道共相研”,强调要将医学的奥秘和哲学的道理都透彻理解,相互结合研究。
整首诗围绕《灵枢第 70 章“寒热”的周易哲学解析——探寻人体奥秘与生命玄机》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其深入探究和理解的重要性的赞美。
(二)《灵枢第 70 章“寒热”的周易哲学解析——探寻人体奥秘与生命玄机》
《灵枢·寒热第七十》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它探讨了人体寒热性疾病的成因、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而当我们以周易哲学的视角来深度解析这一章时,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更为深邃的智慧和哲理。
在周易哲学中,阴阳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在灵枢第 70 章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寒热这一对阴阳属性在人体疾病中的体现。寒热之邪,作为外邪的一种,会侵袭人体,导致人体阴阳失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黄帝问岐伯关于寒热瘰疬的产生原因,这其实是在探寻疾病的根源。岐伯指出,这些病症是鼠瘘寒热之毒气留于脉中而不去所致。这里的“脉”可以被视为人体经络系统的象征,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阴阳之气相互交流的路径。寒热之毒气留于脉中,就如同阴阳之气的流通受到阻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对于如何去除这些寒热之毒,岐伯提出了“从其本引其末”的方法。这与周易哲学中强调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理念是一致的。只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才能有效地去除病症,恢复人体的健康。同时,“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也体现了顺应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这与周易哲学中强调的顺应时势、不急于求成的思想是相符的。
在讨论决其生死的问题时,岐伯提到了通过观察病人眼中的赤脉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这看似是一种直观的观察方法,但实际上也蕴含着周易哲学中关于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赤脉的出现,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症状,更是反映了人体内部阴阳失衡的程度。通过观察这些表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本质,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在周易哲学中,变化是永恒的主题。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人体的健康状况也是如此。灵枢第 70 章中所描述的寒热之病,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也与周易哲学中强调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是相符的。
此外,周易哲学还强调了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生理功能之间需要保持平衡与和谐,才能维持健康的状态。寒热之病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人体内部的平衡被打破,阴阳失调所致。因此,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就是要恢复人体内部的平衡与和谐,使阴阳之气重新达到协调的状态。
灵枢第 70 章中还提到了“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这表明对于一些较轻的病症,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与周易哲学中强调的抓住时机、果断行动的思想是一致的。在疾病初起之时,及时进行干预,往往能够事半功倍,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灵枢第 70 章中感受到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他们在面对疾病时,不是盲目地对抗和消灭,而是通过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寻找与之和谐相处的方法。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顺应自然的态度,与周易哲学中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相契合的。
以周易哲学来解读灵枢第 70 章,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一章节的内涵,也让我们对人体的奥秘和生命的玄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疾病和健康问题时,要从整体上、本质上去思考和分析,遵循自然规律,保持平衡与和谐,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总之,灵枢第 70 章“寒热”所蕴含的智慧,与周易哲学的理念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部关于人体健康与生命奥秘的深邃篇章。通过深入研究和领悟这一章节,我们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医学认知和哲学素养,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灵枢第 70 章“寒热”》进行深度解析:
(一)阴阳平衡
1. 《灵枢》中的寒热病症体现了阴阳失衡的状态。
2. 周易哲学强调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寒热之病反映了阴阳在人体中的失调。
3. 治疗疾病就是要调整阴阳,恢复平衡。
(二)变化与发展
1.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符合周易中事物变化的规律。
2. 观察病情的变化,如同观察卦象的变化,需要因时制宜地调整治疗策略。
(三)象数思维
1. 通过观察病人的表象,如赤脉等,来推测病情,类似周易中通过卦象推测事物发展。
2. 脉象的变化也可以用象数来解读,从而了解身体内部的状况。
(四)天人合一
1. 人体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寒热病症与外界气候等因素有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2. 周易哲学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五)整体观念
1. 《灵枢》强调从整体上看待人体健康,而非仅关注局部病症。
2. 周易哲学中的整体性思维与之相符,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三、用不同词牌名来赞美《灵枢·第 70 章“寒热”》:
《浣溪沙·灵枢寒热》
颈腋瘰疬寒热生,鼠瘘毒气脉中横,寻源治本见真情。
浮脉未着脓血轻,徐针渐愈有其能,生死赤脉判分明。
《鹧鸪天·灵枢寒热论》
灵枢寒热细研详,颈腋疮疡病源藏。鼠瘘毒留经脉伤。
治法循序正气匡,赤脉瞳中生死望,岐黄智慧耀光芒。
《定风波·灵枢寒热探微》
寒热瘰疬颈项间,灵枢探微病因研。鼠瘘毒邪终消散。
预后判,赤脉观,岐伯妙论把病痊。医学瑰宝千秋传。
诠释:
《浣溪沙·灵枢寒热》
“颈腋瘰疬寒热生”描述了在颈部和腋窝出现的发冷、发热的瘰疬病症;“鼠瘘毒气脉中横”指出这是鼠瘘病的寒热毒气停留在经脉中;“寻源治本见真情”强调要寻找疾病的根源进行治疗,体现了其真谛;“浮脉未着脓血轻”表示浮在经脉中且未形成脓血的病情相对较轻;“徐针渐愈有其能”说明通过缓慢进针治疗能够逐渐治愈;“生死赤脉判分明”则点明了通过观察赤脉来判断病情生死的重要性。
《鹧鸪天·灵枢寒热论》
“灵枢寒热细研详”表明对《灵枢·第 70 章“寒热”》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颈腋疮疡病源藏”指出颈部和腋窝的疮疡病有其根源;“鼠瘘毒留经脉伤”说明鼠瘘病的毒邪留在经脉中造成伤害;“治法循序正气匡”强调治疗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来扶助正气;“赤脉瞳中生死望”表示通过观察眼中的赤脉来判断生死;“岐黄智慧耀光芒”赞颂了岐黄的智慧闪耀着光辉。
《定风波·灵枢寒热探微》
“寒热瘰疬颈项间”描述了病症出现在颈部的情况;“灵枢探微病因研”体现了在《灵枢》中对病因的深入探究;“鼠瘘毒邪终消散”表示鼠瘘病的毒邪最终会消散;“预后判,赤脉观”指出通过观察赤脉来判断预后;“岐伯妙论把病痊”称赞了岐伯精妙的论述能使疾病痊愈;“医学瑰宝千秋传”强调了这是医学的瑰宝,将千秋流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