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可如果告诉了他实情,他能接受吗?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来?
想想就头疼。算一算自己其实年纪比六皇子还要小呢,这件事情就不要头疼了,还是交给淑妃去考虑吧。
面对着贾平安的问题,五公主也无法回答。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哥哥能不能舍弃皇子的身份,便从善如流,把这个问题交给自己的母亲。
事情都是你做出来的,那当然要你来解决。
“皇宫那边有什么动静,我会继续盯着,有什么消息会及告诉平安哥哥的。”
扔下了这么一句话后,五公主就离开了。随着长公主和三公主出嫁之后,五公主的身份就显得有些特殊,加上她平时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和别人去争抢,那不管她出现在皇宫什么地方,也不会有人额外的注意。
怎么着,不能随便的出宫,难道在皇宫内部走动还不行吗?
这就是一个人形的窃听器,用好了,作用可是很大的。
送走了五公主,无视六皇子那探究的眼神。贾平安回到小院之后,就叫来了武元甲,向他问起了有关宗师的一些事情。
虽然武元甲现在还是半步宗师,还是处于巅峰的那一种,但不是宗师就不是,哪怕就是差上半步之差,真打起来,实力也会相差很多。
“宗师的确是分为小宗师和大宗师。但这只是宗师内部自己的看法,于外人而言,都统称为宗师。”
听着武元甲的回答,贾平安是能够理解的。
是呀,你连宗师都不是呢,哪里有权力看不起他们,或是给他们分什么档?
“那你就所知,大宗师有多少人?”
“不知道。”武元甲很诚实的摇着头,他是真的的不知道。
对他而言,对方只要是宗师就行,至于是大宗师还是小宗师,反正他一个都打不过,那有什么区别吗?
“你...背后的组织中有没有宗师的存在?”贾平安决定换一个方式去问。
武元甲是贞白推荐而来的,直到现在,对于这个组织,贾平安都没有更多的了解。他只知道对方于自己没有恶意而已。
但这些人是什么背景,还有为何对自己这般好,他是全然不清楚。
说起来,这还是贾平安第一次问自己身后的事情。武元甲也是犹豫了一番之后才做答道:“我们中是有一位宗师的,但按你的说法,也只是小宗师而已。”
“哦,这么说来,小宗师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些,大宗师怕是没有几个了?”
“差不多,公子的说法不算有错。或是说这个世界上的大宗师,应该不超过双手之数,亦或是并没有这么多。”武元甲用着谨慎的语言回答着。
他也是怕自己说错了,回头误导了自家公子。
“好吧。”贾平安点了点头,今天这一番的对话,让他对于这个世界又有了更多的看法。
以前在宁古塔的时候,一个二流高手就是顶尖的实力存在,难有对手了。
到了昌都之后,一个准宗师就曾让他不得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应对。
可当自己身边有了准宗师,还有了半步宗师之后,又跳出了一些小宗师和大宗师。
娘的,还有完没完了。
不要等自己有一天身边有宗师效力的时候,再弄出一个什么超级宗师来?这应该不是闯关游戏吧。
心中这般腹议了一番之后,贾平安便没有去想那么多。无它,宗师那一层的事情根本是他现在插不了手的,即如此,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比如说搞钱,还是搞钱。
朝廷的局势变幻,并没有影响到贾平安这边的工作。
随着孟远晨等人把一个个查账结果送到了贾平安面前,越来越多人牵扯到其中之后,贾平安找这些问题臣子谈话的速度频率,显然是越来越快了。
其中还有一些是二次谈话,甚至是三次谈话的。
之前,这些人有的已经付过钱了,把自己贪污所得的一半交了出来。但那是一年之内的,现在查到一年半的账目了,你还是有问题,那就要继续地吐,不然的话,咱就新账老账一起算。
很多背景雄厚的人,是不会把贾平安放在眼中。
一个皇帝任命的户部尚书而已,真以为就可以包打天下了?
在有着丰厚底蕴的世家面前,非是大世家出身的贾平安就是他们可以抬脚踩死的蚂蚁。所不同的,就是这个蚂蚁有些大,怕是这一脚下去,自己有被咬一口的可能。
但无所谓了,敢于找自己的麻烦,那就是拼着受伤也要让他好看。
可真要说到下手,这些有背景的臣子们又做不了主。无它,事情报到身后的世家中时,上面的人并不同意对贾平安下手。
拍卖会的利益,没有人想要舍弃。
尽管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拍卖会的次数已经由原本两天一次变成了三天一次。但一个月也有十次之多,这其中代表着多少的利益呢?
一个贾平安是不放在这些世家眼中,可如果他能够给大家带来利益,一切就要两说了。
看在利益的面子上,也没有人会动贾平安。不然,就是逼着其它势力联合起来对付他们了。
就这样,贾平安顺利的从一个个之前向国库伸手的臣子手中要出了大笔的银钱还有粮食。
天顺十七年七月末。
贾平安胜任户部尚书不过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已,就追回了足有两千两百万两现银,粮食六百余万石。
政务殿里。
宣文宗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也让下面站着的端王,心中长松了一口气。
相比于贾平安那边的万事皆顺,他这边进展却是十分的缓慢。
哦,不!
应该说是毫无进展。
两位上国使者,已经来到昌都一个多月的时间。
期间,光是宴请他们,就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的银子。可到头来,两人就是一句口都不松,坚持要宣国给他们一个确切的答复。
或是成为大夏的盟友、或是成为大统的帮手。反正就要选择一个。
至于置身事外,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结果自然让宣文宗很不满意,今天把端王叫过来,就是问罪的。
就在刚刚,皇帝还发了火,甚至少见的斥责了端王几句。也就是时机赶得巧,户部那边正好上了一道折子,这是贾平安给予皇帝的一个交待。
大意就是在告诉宣文宗,你任命我为户部尚书的事情做对了,我并没有给你丢脸,的确是办成了许多的事情。
目光从奏折上收回,宣文宗在看向端王的时候,语气依然不善的说着,“他们不同意,你难道只会好言相劝,朕不是说了嘛,必要的时候可以调动羽林军,你为何不这样做?”
“臣弟...无能。”端王先是抬了抬头,似是想说一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把脑袋重新耷拉了下去,换成了主动认错。
可以调动羽林军,意味着什么?
不就是让自己用强吗?
可是这样一来,就等于是让端王彻底的与大夏和大统决裂,甚至是让对方恨上自己。
端王可是有野心的人,如果自己想要当皇帝的话,那必然要得到外界的承认,他傻了才会去得罪两个上国。
总之,你安排的差事,我可以去办。但办不好,你就怨不到我了。
端王自身就是王爷,又是皇族大宗正,他其实并不怎么怕宣文宗。除非对方有了自己确实造反的证据,不然想要动自己,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因为不怕,便破罐子破摔,应付一下差事就好。
眼见端王竟然主动承认了无能,宣文宗生气之余忍不住说道:“怎么?端王这是老了嘛,竟然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看看贾爱卿,才不过十七岁而已,就能够把户部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了。”
这是拿端王和贾平安去比,更显他的无能。
端王也是有脾气的。你皇帝想要羞辱我,且还拿一个十七岁的娃娃来做比较,是不是太过分了?
“是,臣是无能,即是贾尚书如此的厉害,那不如把差事就交给他好了。”端王也是气不过,这才顶了一句。
但这话一说出口,不管是提议的端王,还是听到这些的宣文宗同时都愣住了。
是的,他们都不想得罪两位上国的使者,便是其它的臣子也是抱着相同的想法,那是因为大家都懂得权衡利弊,说白了,都是老狐狸了。可贾平安未必就不敢接这个差事。
想一个多月前,户部尚书之位是何等的麻烦,大家都不敢接,但贾平安却是没有怎么拒绝就应下了差事。那是不是说明,两上国使者一事也可以交到他的手中呢?
太医可是说了,贾平安活不过三年。
以现在算来,贾平安应该是活不过两年了。
那一个只有一年多寿命的人,岂不是什么事情都敢干吗?
“端王,你是说,这件事情交给贾爱卿,他会接是吗?”宣文宗再度开了口,已经开始考虑起这件事情的可行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