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的战线
正面交锋
卡迪亚,进攻
=====现实宇宙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K-普洛斯帝国 主星 K-普拉克西星
人类文明的复仇远征军第一舰队的进攻正在加速。
这一次,人类不再需要俘虏这个地外文明的星舰,因为“地球保卫战”中被收缴的星舰早就在太阳系的火星轨道以及月球背面的军事基地中被全方位的解析,人类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技术优势以及对方星舰的弱点。
而且,等到复仇远征结束,攻下整个K-普洛斯文明,星舰的完整资料自然也会落入人类的手中,成为人类文明的科技树上的一环。
所以,跳帮成功的长子、执刀人以及李松林的机甲在敌方星舰内肆无忌惮地破坏着一切可见的设备和结构,留下一片狼藉。这种行为不仅是为了削弱敌人的战斗力,更是一种对曾经遭受入侵的报复。
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势,K-普洛斯帝国的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恐慌之中。
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这个文明的发展轨迹与他们之前的分析和预测完全不符,仿佛在短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跨越式的进步。
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那个隐藏在幕后的未知帝国,为何会如此慷慨地将如此高等级的科技,毫无保留地赋予人类。
这一切,完全颠覆了他们对宇宙文明发展规律的推断,也打破了他们对宇宙权力格局的固有理解。这不符合他们对于宇宙文明的认知。
K-普拉克西星的防守舰队在人类远征军第一舰队的猛烈炮火下被迫放弃外围防线,向内层轨道收缩。
与此同时,人类文明远征军第一舰队正在稳步推进,逐渐逼近K-普拉克西星的近地轨道,准备展开决定性的主星攻略战。
=====K-普洛斯帝国 主星 K-普拉克西星 纯净大教堂 密语大厅之“真实梦境厅”
在纯净大教堂那庄严而空旷的大厅中,K-萨洛斯陛下伫立于高耸的普拉晶体柱之间,静静地等待着“密语者”从神秘的朝圣远行中苏醒。
大厅的穹顶由透明的晶化合金打造,隐约可见外层轨道上闪烁的战斗火光,宛如遥远的星辰在暗夜中陨落。
炮火轰鸣已然穿透了K-普拉克西星厚重的大气层和多重防护罩,声音低沉而连绵,听起来像是在打雷。
K-萨洛斯陛下微微侧耳,聆听着这不祥的节奏,心中却没有一丝慌乱,就像是对即将到来的命运的沉静接受。
K-萨洛斯陛下缓缓抬起头,目光投向远处的普拉晶体列阵,那些晶体正发出轻微的嗡鸣,逐渐散发出温暖的光泽。随着列阵的启动,可控调节光谱反射罩发生器的光晕开始变换,从原本透明如水的状态,缓缓过渡为深沉的血红色。
这颜色的转变,预示着整个星球的防御体系已进入战时状态。
接着,近地轨道的防御列阵以及虚空要塞的炮火开始活跃。
K-萨洛斯陛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大厅外的走廊里,侍卫们的脚步声整齐而急促,隐约夹杂着战术通讯器的低语,提醒着战事的步步紧逼。
“陛下,密语者大教宗醒了。”一个启示者走了过来。
“很好,”K-萨洛斯陛下默然的转过头来,“我们进去吧,战斗在召唤,我们必须给予回应。”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纯净回廊 中后
无论K-拉伦大公如何变换舰队阵型,并利用忽纵忽横的急速变化和忽疏忽密的齐射频率,企图干扰对方的判断,第二原体林旭烨始终保持冷静,指挥着人类文明复仇远征军第二舰队不紧不慢的压缩着K-普洛斯第二殖民星防守舰队在螺旋走道中的范围。
这让K-拉伦大公心里对于战争结果的预测一变再变。
与此同时,K谢尔姆大公率领的防守舰队终于在螺旋走道的复杂地形里完成了迂回机动,悄无声息地从后方逼近人类舰队的阵线。
然而,K谢尔姆大公穿越螺旋走道时留下的痕迹,被复仇远征军第二舰队发出的侦察无人机捕捉到了。
舰队引擎对周围陨石带的引力场产生了微妙的扰动,从引力场的扭曲程度到陨石轨道的微小偏移,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被汇总分析。随着数据的不断输入,3d全息投影上,一条清晰可见的\"航道痕迹\"逐渐显现。
通过这些痕迹和数据,林旭烨轻而易举的算出了对方的舰队数量,甚至根据引力波的衰减与以及微弱的辐射算出了对方离开的时间。
于是,林旭烨召开了作战会议,向人类复仇远征军第二以及第三舰队宣布了作战计划:
“敌方将兵力一分为二,意图绕过螺旋走道,对我军进行前后挟击。”
全息沙盘上,K-谢尔姆大公的舰队的迂回路径被标记了出来。
“根据分析,这支迂回舰队的规模与正面牵制我们的舰队相当,数量略少,大约在上下五艘的浮动范围内。”
林旭烨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冷笑,“他们的迂回行动已经持续了九个小时,推算下来,他们极有可能已经潜伏至舰队后方的某个隐秘区域,伺机而动。”
“当后方舰队发起进攻的同时诱敌的舰队也将从螺旋走道中出来,向我军发起突袭。”
“根据推算,吸引我们的舰队将在纯净回廊沿线44°方向上3.9°,←7.8°,→0.06光秒的位置向我舰队发起突袭。”
“命令:即刻在指定区域内布设虚空鱼雷。”
“第三舰队采取‘伏击’战术,诱导敌方舰队进入我们的陷阱。”
“盾型护卫舰务必保持阵型完整,优先保护舰队的侧翼和后方。”
“九霄级导弹驱逐舰压后,待虚空鱼雷引爆后,立即展开全火力覆盖,彻底摧毁敌方舰队。”
“命令:第二舰队调整阵型,组成拉弗伯雷圆圈?阵,准备攻防协同。”
(拉弗伯雷圆圈Raverbury circle,又称大圆圈编队,是一种空战编队,1916年德空军首创,最初用于战斗机群的大规模协同作战,通过环形飞行实现攻防协同?。编队成员以环形轨迹飞行,形成360°火力覆盖和防御体系,尤其适用于需要持续空中支援或应对多方向威胁的场景?。环形布局保障了各作战单位间的相互掩护,既能快速集中火力攻击目标,又能降低单点被突破的风险?。此战术至今仍被视为空中协同作战的理论基础之一?。星战中,这种战阵将成为立体形式。)
=====
当时间过去3个小时,复仇远征军后方舰队的探测器终于捕捉到敌方舰队的踪迹。
82艘敌舰如幽灵般从橘红与黑色交织的星际背景中浮现,宛如一群伺机而动的掠食者,向第二、三舰队的后方逼近。每艘敌舰的推进器喷吐出炽热的尾焰,是它们毫不掩饰的进攻意图。
“敌方距离6.4光秒,约合一百九十一万公里,仍在持续接近。”
“敌舰速度已达0.012光速,推进效率极高,速度远超常规巡航状态。”
\"按照当前航向和速度,敌方即将进入我方预设的鱼雷区。”
九霄级导弹驱逐舰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这些庞然大物背部的导弹仓口缓缓打开,露出里面整齐排列的致命武器。舰载自瞄系统已经锁定了目标,只等一声令下。
突然,沙盘上亮起一个刺眼的红点,战术分析官立即喊道:\"第一枚鱼雷引爆!敌舰阵型出现波动!\"
九霄级导弹驱逐舰指挥官机立断下达命令:\"弹道飞弹发射!\"
千枚导弹如同蜂群出巢,拖着长长的尾焰从弹道中滑出,朝着敌舰群呼啸而去。
=====第三殖民星防守舰队
“全舰听令!立即释放自航飞行器(无人机),环绕星舰,编织外围防御网,优先拦截并殉爆敌方导弹!”
K-谢尔姆大公红着眼睛,目光死死锁定光影沙盘上闪烁的敌方导弹轨迹。
操作员们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速舞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代表着无人机群开始有序散开,形成一个动态的防护圆环。
“联络K-拉伦,告诉他们,我们到了!”
=====第二殖民星防守舰队
接到K-谢尔姆大公消息的K-拉伦大公终于松了一口气,、K-谢尔姆属于猛将型,勇猛善战,但有时冲动鲁莽。如果能将K-谢尔姆的勇猛与自己周全的计划相结合,必将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K-拉伦挺直身躯,手指指向光影沙盘中敌方舰队的位置:“命令,全舰队突击!”
=====
K-谢尔姆大公的舰队以最快的速度向复仇远征舰队疾冲,同时打开所有炮门开始发射。
导弹与自航飞行器相撞时爆发出的强光照亮了整个战场,无数金属碎片在纯净回廊中飘散。
与此同时一支支伤痕累累的舰队从螺旋走道的阴影中突围而出。
这支舰队的装甲板上布满了焦黑的弹痕和深深的裂缝,却依然保持着严整的战斗队形。
K-拉伦和K-谢尔姆的战术配合堪称完美,他们的舰队形成了一个前后夹击,眼看就要将复仇远征舰队分割包抄。
这个时候,复仇远征军第二舰队的前后左右上下中七个方向的主炮同时喷吐出刺目的能量光束。再加上拉弗伯雷圆圈阵型是不断旋转的,,让这些光束如同锋利的切割机,不断撕裂着K-拉伦舰队的防御阵型。
纯净回廊中的战况在瞬间就进入了白热化,视线所及的空间处处闪着白光,似乎飞弹永远也炸不完似的。
虚空战机的炮火如流星般交错飞舞,划出无数致命的弧线,密集的火力网让任何疏忽都可能致命。在这样的混战中,驾驶员的反应速度与操控技巧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唯有最冷静、最精准的操作才能在炮火的洪流中存活下来。
在经历了将近一个地球日后,人类复仇远征军第二、三舰队与K-普洛斯帝国第二、三殖民星防守舰队终于发生了正面交锋。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第四半殖民半工业星
近地轨道的星球防卫阵列残骸撕裂了这个星球的大气层,向着地面坠落着。
这颗星球的大气层闪烁着一种怪异的火红色电光,那是可控调节光谱反射罩发生器受损的征兆。
为了避免对发生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战斗驳船已经尽可能地绕开了发生器的核心区域,但光矛攻击到地面所产生的剧烈地壳运动以及冲击波,依旧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发生器,使其运行状态极不稳定。
战士们头盔里关于温度变化的提示音此起彼伏,不断闪烁,并且以一种夸张的曲线大幅度的变化着。动力甲内的恒温调控系统在竭尽全力的运作着。
=====
卡迪亚现任队长弥尔顿带着卡迪亚战士以及一队华国的特种作战小队准备向一个残缺的堡垒发起进攻。他们没有跟着重装部队,重装部队的目标是另一处看起来像是军事仓库的区域。
弥尔顿趴在地上,敏捷的爬过垮塌破碎的断壁残垣,破碎的砖头瓦砾散落在他四周, 在全封闭动力甲上留下了划痕。
他打量着眼前的堡垒,头盔里的视觉追踪在他的注视下放大了目标:堡垒看起来像是一个区域的行政机构,即使遭受了光矛得攻击,但它的外壁依旧挺立,只不过破损的地方经过阳光的反射露出了金属的光泽。
在外壁内外,异形的身影若隐若现,堡垒上还有一些可用的防守炮,他们向着外面的另一个方向射击着,看起来有另外战区的队伍的目标也是这个堡垒。
守军没有发现他们这支队伍,看起来他们的雷达扫描还没有上线,很好。对于弥尔顿来说,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穿过前方的守卫火力覆盖区域。
突然,他旁边发生了爆炸,无数碎裂的泥土被炸的飞起。弥尔顿心里一阵惊疑,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被发现了。
卡迪亚人和特种作战小队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准备迎接针对潜伏地点的爆炸和炮火覆盖。但接下来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弥尔顿感觉有人拍了拍他,他回过头,是特种小队的队长,他指了指头顶 — 原来只是一块残骸落地。
弥尔顿顺势瞥了一眼,以确保身后卡迪亚战士和华国特种小队的安然无恙。
残骸撞击地面产生的爆炸余波还在回荡,细小的碎石敲击着他的装甲外壳,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仿佛在提醒他战场的无常。
头盔内的显示屏闪烁着生命体征数据,每一个绿色的信号都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没有兄弟在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中受伤。他低声咒骂了一句,这种“运气”要是再来一次,恐怕谁也吃不消。
弥尔顿调整了一下姿势,匍匐得更低,泥土的腥味透过过滤系统隐约传来,混杂着焦灼的金属气味。
“能不能联系上那边的队伍?”
“可以。”华国特种小队的通讯员迅速调试着设备,他的手指在通讯面板上快速滑动,建立起加密链路,片刻后回应:\"已接通。\"
\"告诉他们,发起佯攻。\"
没一会,一波接一波的火力齐射从另一个方向飞起,重型坦克的炮火轰鸣惊天动地,灼烧着堡垒的城墙,堡垒外的土地还有一些火力点被炸的漫天飞舞。
=====第四半殖民半工业星 克雷斯行政厅
“报告!”入侵者的火力突然增强,外围火力点已损失27%!照这个速度,最多45个周期,这座堡垒就会彻底沦陷!我们……要不要考虑撤退?”
行政厅防K-普洛斯守指挥官的目光穿过被炮火映红的窗户,落在震颤的塔楼上。“撤退?”他咬牙切齿地吐出两个字,声音里夹杂着愤怒与无奈,“妈的,往哪撤?整个星球都被入侵了!我都不知道我们的防守舰队还有没有残存的,我们该死的扫描系统还被摧毁了!我们现在就是孤立无援的瞎子!”
他的拳头重重砸在战术桌上,光影沙盘像短路一般,一会聚集,一会逸散,无法有效的读取其中的实时战况。
副手站在一旁,嘴唇微微动了动,像是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只挤出一句低沉的询问:“那么,指挥官阁下……您的指令是?”
“死守,我们别无选择。防御炮塔还能用….通知所有单位,收缩防线,优先保护防御炮塔。”
指挥官转向后勤官,“物资情况如何?”
后勤官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干涩:“还能支撑160个周期,但是刚刚的轨道轰炸让能源核心接近临界……这里只是一个行政厅,并不是武器库,而且‘纯净教会’的人在大公堡,指挥官。”
指挥官和他的副手相对无言,唯有隆隆的爆炸响彻云霄。
=====
趁着另一支队伍的猛烈佯攻牵制了堡垒守军的火力,卡迪亚人和华国特种小队悄无声息地利用光矛打击留下的巨大弹坑作为掩体,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行。经过一段艰难的迂回,他们终于抵达了距离堡垒外墙不足百米的隐蔽点,近得几乎能听见K-普洛斯守军慌乱的喊声。
弥尔顿抬起头,透过战术目镜观察堡垒缺口,那里被先前的炮火撕开了一道狰狞的裂缝,足以让小队突入。
他迅速打出一连串手势,询问各单位是否就位,卡迪亚战士和华国特种小队以简洁的回应确认准备就绪。
按照战锤宇宙的习惯,这时候弥尔顿应该来一段战前演讲,但这里实在太过吵闹,而这个位置距离堡垒又过于接近,周遭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和近在咫尺的敌军,让这种想法显得极其不合时宜。
弥尔顿给出了行动的信号。
“冲锋!”
卡迪亚人和华国特种小队从弹坑中一跃而起。在烟尘的掩护下,穿过布满弹痕的空地,直扑堡垒那道被炮火轰出的巨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