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沈惟敬的结局与新任备倭总兵官麻贵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冷言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事情一但败露,那兵部尚书石星一定会成为那些腐儒文官的弃子。”
百姓乙:“所以那后世的明神宗朱翊均才会怒上加怒,只能说这后世那群腐儒集团才无耻,也更果断了。”
“一点对明神宗朱翊均有利的政治机会,都不想给。”
百姓甲继续冷言道:“怎么给?如果他们不第一时间跳出来,不抢先一步推卸责任,他们的下场不会比石星好上多少的。”
此时一旁的百姓丙却喃道:“不管是石星,还是大明的那些腐儒集团,在我眼里,都不如那些朝鲜人无耻,尤其是那些南朝鲜人。”
“咱们后世的大明军队,在第一次将倭寇赶出汉城,并赶到釜山之后,他们就在过河折桥了。”
“现在倭寇第二次打来后,他们仍然是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
“而且第一时间就跑到咱大明来哭诉求援,他们的脸皮是真的厚,他们凭什么哭诉?他们有什么资格哭诉?”
“是我们大明欠他们的吗?”
“真是越想越气,越看就越想抽他们?”
百姓丁:“被老兄这么一说,老子也才反应过来。”
“就是,凭什么那些南朝鲜人,还有脸跑来向咱们的大明来哭诉?”
“像他们这种过河就折桥的人,救他们干什么?他们会感恩吗?他们懂得感恩吗?”
“照我说,等倭寇把朝鲜灭国了,把那些南朝鲜人都杀光了之后,我们再出兵把朝鲜打下来得了。”
“又或者是,直接下令让那什么努尔哈赤带领他们的女真人去与倭寇去打去。”
“后世的大明朝廷,不是在执行以夷制夷的策略吗?为什么不让那努尔哈赤去打倭寇?”
“真是一群臭腐儒,该用脑子的时候不用。”
“现在看来,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后世的大明王朝,简直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
百姓甲:“对哦,什么驱狼吞虎,什么借刀杀人之计,什么以夷制夷的兵法策略,不是刚好用得上吗?为什么不这样做,他们的脑子呢?”
百姓乙:“一群腐儒文官,搞起阴谋算计,一个比一个狠,但是到了打仗用兵的时候,兵书上的那些计策,他们是一个也想不起来。”
百姓丙:“书生误国,真是一点都没有错。”
“这天道从盘点到我们大明王朝的事迹开始,好像就对咱大明后世的腐儒文官极为的不满。”
“就是不知道这天道结束之后,老子真想看看他们的脸皮,会变得有多厚。”
......
大明神宗界。
民间:
百姓甲:“不是说这个赵志皋性格柔弱和怯懦,且正直吗?没想到在十几年后,竟然也当了大明的内阁首辅。”
“真是没有想到传言正直的赵志皋,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竟然是这样真正的,直接把与樱花倭寇议和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到兵部尚书石星身上了?”
“呵呵,真是太正直了!!”
百姓乙:“天道在盘点时,用的是大明儒生文官集团,这是一个集团,不是一两个人,也不是一两个党派,而是一大群人,乃至是一大类人。”
“死道友,不死贫道,在他们这个文官集团之中,真是淋漓尽致。”
......
【当沈惟敬,得知倭寇再次举兵入侵朝鲜,在得知杨方亨已经自首招供,在看到来抓拿自己问罪的官吏之后,沈惟敬的表现并不算慌张与惊恐。】
【对沈惟敬来说,当他知道自己出使与倭寇进行谈判议和时,不仅仅是明倭两国之间的议和谈判,还掺杂着大明朝廷的党争与权利争斗时。】
【他沈惟敬,或许在那里就已经给自己预料到过这样的一个结果与下场。】
【只是这样的结果与下场,对沈惟敬来说,来得有些快了。】
【最终沈惟敬,将自己所犯下欺瞒之罪全数招供,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九月二十五日,被明神宗朱翊均下旨批准处斩。】
【其亲属兄弟以按照“南人迁北,北人迁南”的流放原则,皆被流放二千里的西北之地。】
【其妻子儿女,皆没入功臣之家为奴。】
【杨方亨在认罪下狱之后,由于杨方亨是因为受到沈惟敬的蛊惑,并且沈惟敬也招供了自己是如何蛊惑杨方亨过程与原由。】
【加之杨方亨有自首招供的因素在,杨方亨最终得到了明神宗朱翊均的赦免,但仕途也因此遭到了影响,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仅41岁在京城病逝。】
【而兵部尚书石星,在62岁的时候,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九月病死在狱中。】
【明神宗朱翊均也借机,处罚与打压了众多主和派别的大明官员。】
【万历二十五年(1597)五月,明神宗朱翊均下令,正式出兵救援朝鲜。】
【在李如松的举荐下,明神宗朱翊启用了,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因病归乡的麻贵担任备倭总兵官(正二品武官)。】
【在第二次朝鲜战役中,大明王朝支援朝鲜的第一批明军共约3万余人。】
【先头部队由,辽东副总兵杨元带领三千辽东骑兵进入朝鲜,并镇守朝鲜南原。】
【同时由游击将军陈愚忠,率领两千大明骑兵前去驻守朝鲜全州。】
【之后麻贵带领大明的步兵军团奔赴朝鲜,其中就有吴惟忠率领的四千新南军一同入朝,并驻守在朝鲜的忠州。】
大明神宗界(1585)。
江浙民间:
百姓甲叹道:“第二次朝鲜战役,又有我们的吴惟忠将军,更有我们的江浙兵,但是他们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的称谓,已经是新南军了。”
百姓乙:“我们留守在北方的戚家军的将士,是死的真冤,那骗杀我们戚家军的王保,不单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最后还成为平叛的功臣,担任了第四任的辽东兵总,真是可笑。”
百姓丙:“又去了三万人,这个朝鲜的官兵,真是一点战斗力都没有吗,就知道向我们大明哭诉。”
“大明与救援这么一个一点战斗力,还随时会过河拆桥的藩属国,真是一点也不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