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试探交手,樱花国后撤住阵脚。
汉军展现出的实力让加藤殷和丰臣秀吉都充满忌惮。
加藤殷看着忍者新送来的情报,皱眉不已。
“在南昌城郊发现二十座汉军新筑熔炉,昼夜不熄。”
情报上的文字简短却令人心惊。
加藤殷将情报递给身旁的毛利元就,后者接过细看,脸色也逐渐凝重起来。
“这怎么可能?”
毛利元就低声喃喃。
“汉军的后勤生产能力竟如此强大?”
加藤殷点了点头,沉声道。
“看来我们低估了汉军的实力。这些熔炉日夜不停,显然是在大规模生产兵器。若继续消耗下去,我军未必能占得便宜。”
毛利元就沉默片刻,陷入了沉思。
毛利元就素有“谋神”之称,是樱花国军中的智囊,也是加藤殷的老师。
他接过情报,仔细阅读后,眉头紧锁。
“汉军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后勤生产能力?”
毛利元就沉吟着说道。
“如此看来,汉军也具有我们还没有掌握的秘密。”
加藤殷也焦躁道。
“这样一来,我军消耗汉军的战略,恐怕难以取得效果。”
毛利元就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当断则断,现在我军已不宜再战。”
加藤殷有些不甘地说道。
“眼看着汉军一步步坐大,这叫我如何能够安心?”
毛利元就神情淡然,捻须说道。
“这一战我军也不能说毫无收获。”
加藤殷眉头一挑,有些不解地问道。
“此战我军损兵折将,哪来收获?”
毛利元就微微一笑,缓缓说道。
“我军虽然有所损失,但是却远不如北方的棒子国。”
经毛利元就一提点,加藤殷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棒子国上次围剿损失了近10万人,连传奇将领李舜臣也战死阵中,这一次庐江之战又损失了6、7万,恐怕……”
毛利元就露出笑容,继续说道。
“棒子国急于收复庐江,必然抽调其他兵力,淮南下邳一线恐怕空虚……”
加藤殷不由眼神一亮,心中豁然开朗。
龙国既然成了硬骨头,何不把目光放在其他好啃的地方?
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想到这里,加藤殷的心情不由好了起来。
“立刻开始撤兵!”
加藤殷果断下令。
毛利元就阴阴一笑,补充道。
“至于龙国……据说在庐江一役,龙国可是斩了数万蒙古精骑。我们只需送上承诺,想必蒙古帝国一定不会介意就此南下……”
加藤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他明白毛利元就的意思——既然龙国难以攻克,不如借蒙古之手,让他们南下牵制汉军。
这样一来,樱花国不仅可以保存实力,还能坐收渔翁之利,可以说是一手驱虎吞狼的妙计。
与此同时,汉军大营中,将领们也在商讨战局。
“樱花国已经开始撤兵了。”
龙五兴奋地说道。
伍兴微微点头,脸上却没有太多喜色。
沉声说道。
“樱花国虽然撤兵,但这些倭人素来极有野心,也敢于冒险。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戚继光附和道。
“确实如此。樱花国向来狡诈,此次撤兵恐怕另有图谋。”
伍兴沉吟片刻,随即下令。
“加强边境防御,尤其是北方。蒙古帝国近来蠢蠢欲动,不可不防。”
众将领齐声应诺,纷纷退下执行命令。
与此同时,樱花国的撤兵行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加藤殷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汉军阵地,心中思绪万千。
他明白,此次撤兵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将军,忍者又有新情报送来。”
一名侍卫匆匆赶来,递上一份密信。
加藤殷接过密信,迅速浏览。
信中写道。
“蒙古帝国已同意南下,预计半月内抵达庐江。”
加藤殷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盘算。
蒙古帝国的南下,无疑会给汉军带来巨大的压力。
而樱花国则可以趁机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撤退,务必在蒙古帝国南下之前夺取广陵!”
加藤殷果断下令。
毛利元就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他低声说道。
“将军英明。此次撤兵,不仅保存了我军实力,还为未来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
况且,我军可不是去夺取盟军土地,而是帮助盟军协同防守。
两人眼神交汇,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加藤殷点了点头,沉声道。
“龙国虽强,但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耐心等待,总会有机会。”
毛利元就微微一笑,补充道。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蒙古帝国与龙国的矛盾,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力量。”
加藤殷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缓缓说道。
“不错。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随着樱花国的撤兵,汉军也暂时松了一口气。
然而,伍兴并未因此放松警惕。
他深知,樱花国的撤兵只是表象,真正的威胁可能还在后头。
“将军,探子来报,蒙古帝国的大军正在南下,目标直指庐江。”
一名亲兵匆匆赶来,神情凝重。
伍兴闻言,眉头紧锁,沉声说道。
“果然如此。樱花国撤兵,蒙古帝国南下,这两者之间必有联系。”
李如松愤愤不平地说道。
“樱花国果然狡诈,竟然借蒙古之手来牵制我们!”
伍兴摆了摆手,冷静地说道。
“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应对策略。”
众将领纷纷点头,开始商讨对策。
“庐江是战略要地,绝不可失守。”
伍兴沉声说道。
“立即需要加强庐江防御!”
“可是,将军,我们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若再增派兵力,其他防线恐怕会空虚。”
戚继光担忧地说道。
目前汉军可谓四面皆敌,全靠上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获得了喘息之机。
蒙古帝国这一庞然大物可没有这么好对付。
伍兴沉吟片刻,随即说道。
“各位可有何妙计。”
众将领面面相觑,一时也难有妙计。
毕竟汉军以一郡之地抗衡周围五国之敌已经颇为勉强。
再加上一个强大的蒙古帝国,可谓雪上加霜。
众将是将领,而不是法师,谁也没有凭空变出士兵的能力。
与此同时,蒙古帝国的大军正浩浩荡荡地向庐江进发。
蒙古大将哲别骑在马上,目光冷峻地注视着前方。
他心中明白,此次南下不仅是蒙古帝国的扩张,更是与樱花国的一次暗中合作。
现在龙国重立,南方的五国联盟已经貌合神离。
“将军,前方就是庐江了。”
一名副将低声提醒道。
哲别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汉军增援之前,攻下庐江。”
副将应声而去,蒙古大军的速度骤然加快。
皖城下,朱元璋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的蒙古大军,满目凝重。
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