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帅通过走访调查才发现,魏忠贤这个人呢,虽然出生于农村家庭,但是家里人对他非常的溺爱,本来指望这个小儿子出人头地,可没有想到就这样学坏了,不得不说,外表形象那是相当不错,否则青楼的妓女不可能垂青。
通过走访调查才知道,魏忠贤的亲爹还真的说不清楚,魏忠贤出生于公元1568年,也就是隆庆二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记载过他父亲的名字,但是根据这本小说《梼杌闲评》,完全是彻底的诬蔑,这是根本没有的事情。
刘氏曾经唱戏,至于为什么嫁给魏忠贤的父亲,这里面还有一段离奇的经历。戏班子说白了就等于现在的演员,主角肯定是让有权力的官员享受,对于这种打杂的小丫头,只能眼巴巴看着,毕竟并没有什么人身自由。
有一天呢,当地的有一个恶霸,就看上了这个刚刚发育好的小女孩,就把这个小女孩给糟蹋了,这就是所谓的,他爹也是一个演员,就是这么来的。
被人糟蹋了,精神恍惚,戏班子的主人,肯定不能白养的人,毕竟是个大姑娘,所以就把这个女孩子卖给了姓魏的男子。
魏大爷在县城打工,突然之间弄到一个老婆,那肯定是把老婆弄到家里,毕竟看紧点还是不错的,至少能生个孩子,所以就有了魏忠贤的大哥,也就有了魏忠贤。
时间能够慢慢地治愈一个人,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慢慢地也能够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不能够再接受刺激了。
魏老头只能拼命地干活,毕竟有俩儿子,这都要娶妻结婚的,在封建社会,这可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事情,需要钱呀。
大儿子说白了就是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大点儿就出去打工,留下了魏忠贤跟他母亲在农村,他们家的住址呢,附近有很多破落户,这些衰败的家庭,根本就不愿意劳动,偏偏魏忠贤的样貌英俊潇洒,再加上呢,为人比较义气,又胆大,更重要的是能说会道。
明朝流行的这本小说也有一定的依据,毕竟你母亲曾经在戏班子里干过,虽然后来被人卖了,但是可以艺术加工创造,看上了一个英俊的演员,这就有了一本离奇的故事。
有人说魏忠贤曾经当太监之前有个老婆,他父亲给他订的婚事,马小帅经过走访实际调查才发现真相,魏老头确实有这个想法,奈何兜里没银子,没有大姑娘肯嫁给魏忠贤。
魏忠贤这个人的在青楼里风流潇洒,主要是人长得帅呀,妓女愿意倒贴,所以有一个相好的,还真的怀孕生了一个小孩。
写小说的为了夸大其词,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又编造了一段历史。说是魏忠贤的父亲被强盗杀了,为了养家糊口,老娘带着儿子又改嫁到姓李的门下,魏忠贤就变成了李进忠。
其实这就是胡说八道,魏忠贤来到皇宫的时候,人家本来就叫魏进忠,但是投靠了一个叫魏召的人,当了人家干儿子。
如果不认人家当干爹,根本就没有机会进皇宫,这还是姓魏的老太监办的事情,所以魏忠贤呢,就改名了,你不能跟你爹一个姓了,在皇宫里容易引起别人的猜想。李进忠这个名字就成了自己的。
至少别人看到一个人姓魏,一个人姓李,肯定不会联想到两个人之间有关系,这在皇宫里是非常关键的。一直在官场里,你不知道别人私底下的关系,才能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起到作用。
李进忠毕竟在青楼里和很多妓女交流过,得到了人家的赞赏,直接就翘了干爹魏召的老伴,这个时候叫对食。
魏忠贤的本事特别大,在床上彻底征服了皇帝奶妈客巴巴。魏忠贤还真的有两把刷子,有了这个女人在皇帝面前天天说好话,魏忠贤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天启二年,由皇帝朱由校赐名 \"忠贤\",这才恢复了自己本来的姓,天底下的人才知道,魏忠贤公公,现在认祖归宗了,可以说人尽皆知。
魏忠贤的文化水平,那就更不用说了,在私塾里混了两年,来到皇宫里又跟着太监学写字,这个人非常聪明,吃喝玩乐都非常精通,学习起来那也是相当不错,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读书认字,但是也能够本上都认识,而且也能够理解奏折的意思。
魏忠贤的智商非常高,平时脑子里经常想事情,所以就不愿意用眼睛看,又想给别人留下一个神秘的印象,毕竟你不了解我,我让你读奏折,我还可以看,这样呢,我就知道哪个人是忠心耿耿,哪个人是心怀叵测。
这个办法还真揪出了不少叛徒,不是这个人不识字,而是这是一种手段。用来迷惑文官统统,魏忠贤亲手写的一幅字,上面还加盖了墨宝,这就是给自己的干孙子写的,出土于北京的一个坟墓,字写得非常漂亮,看来是下过苦功夫的,当时也怀疑这个有人代写,但是后面又写了几个字,朱由校见证。
皇帝的大印肯定不是瞎胡闹,所以这个还是有一定靠谱的可能,再加上当时还有一个文官,这个人又偏偏有名,也在上面写了几笔。
如果说一个官这样做,尤其是在天启二年,魏忠贤的势力,还没有那么大,再加上这个文官告老还乡,理论上还是可信的。
《梼杌闲评》说魏忠贤长得非常帅,因为他爹妈都是靠脸吃饭的,所以读书没有问题。刘若愚的版本也能够说过去,两者说的都是事实,只不过原因不一样,但最终一个结论就是,魏忠贤这个人长得非常帅。宋起凤《在稗史》就写了六个字,魏忠贤多机变,有小才。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如果魏忠贤好好读书,勤学苦练,肯定能拿一个什么冠军之类的,毕竟有点才华,在普通人当中,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学习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