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我对于这些都习以为常,我见到不少人,他们对我的脾气完全是因为我的爸妈,因为我基本上不说话。
大家都觉得我很不好相处,这些大多数都是外婆的娘家人。
只不过今天多了外公这面的侄儿侄女。
当时舅舅他们还没有来。
一个姨见到我的时候问着:“这是冰二妹吗?都这么大了!小时候看到她才弄高一个。”
她说着话,就在那里用手比着三四岁小孩的高度。
然后又问我妈妈:“她还在读书没有呀?”
这人我不认识,或许是因为今天外婆家吃晚饭,所以大家也才到。
妈妈毫不客气的笑着说:“在北京读书,哎呀!一年要用好多钱!”
我感觉她就是这样的永远的骄傲自大,却要我们谦虚些。
“读的是几本嘛?”亲戚之间的客套话由此开始拉扯。
“哎呦,一本都不本,读的是tsinghua,哎呦。”妈妈笑着就是炫耀我的大学。
因为她经常这样说,但又不想告诉别人的时候就会这样。
所以她读的非常的顺口,甚至没有口音,而当要她说peking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个非常的绕口。
好像,这些人都不知道妈妈说的是英语,只当听不懂,就等于这个大学不出名。
这个姨家也有一个上高中的男生,男生极其的冷漠,不说话。
或许是因为从来没有来过这里的原因,这个姨家的其他家人都显示出了极其的冷淡。
因为妈妈说她嫁到外地已经很多很多年了!
或许是大家只知道清华。
要是稍微的百度一下,他应该也能知道我妈妈讲的其实就是清华。
外公很是大男子主义的在外面接受着晚辈的吹捧。
外婆在厨房,时常出来,但是大多数时候都在厨房忙。
好像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男人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晚辈的喜爱,但是女人却一定要做的一手好菜。
妈妈说着先去外公房子后面扫墓。
然后外公的侄儿侄女这些又说去看一下她们的舅婆,就是我妈妈的奶奶的坟墓。
他们都在外省定居生活,外公的侄儿近些,是每年都回来的,就是侄女十几年没回来过了。
大家有说有笑的,我就没有太和他们聊,问我就回答一句。
外公一直说着这个六妹很多年都没有回来了,还说着他想要去看一下六妹过的好不好的说了好久。
外婆只是偶尔听到这样的话出来打击一下外公!
大家都没有给对方的小孩红包,或许就是大家的一种诚恳。
扫墓下去的时候舅舅他们来了说着一起玩牌,后面又让我的表弟表妹去帮外婆做饭。
有时候会有些扫墓或是走亲访友的人从这里路过。
我初中时候的英语老师从屋子边上路过的时候,我妈妈正在下面的菜地里弄菜准备带回家去吃。
妈妈就和他聊了一下,因为,因为之前的时候英语老师可没有少烦我。
他问:“你家姑娘现在读大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