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都没想到第一个来探自己班的人会是宁昊。
两人当然有情义,没李元青大力投资宁昊的《疯狂的石头》,他还不知道要去求多少家投资人。
宁昊受过的苦少了,人自然比以前傲了。
这才会坚定不移摆脱青奕公司的影响。
这个决定,对于几年前的宁昊来说是最正确的!
几年后,当他坐在多伦多的片场看着李元青指挥着最顶级的好莱坞明星们自由拍摄文艺片时,变成了他最后悔的过去。
第一次体会成功的人都很容易飘。
遇到了挫折就学乖了。
现在的宁昊也是如此。
他真是被国内审查委员会那群老头老太给逼疯了!
去年贺岁档就定好的《无人区》,拖到了现在,中间传出的定档信息都是片方几次向审查委员会提交剪辑后的版本。
删删改改快五次了。
宁昊真觉着自己很有诚意了。
可依然不给过。
更要命的是。
审查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赵宝华对他激情开麦!
一篇《青年导演切勿自恋》的博文发布在网络而后又迅速下架。
当然,内容还是被网友保存了。
赵宝华在文中不止批评了宁昊一人。
他是站在前辈的身份上希望青年导演都能拍摄积极的、精神奋发、昂扬向上的电影,不要纠结于人性阴暗面的探讨。
他批评张扬的电影令人烦闷、郑重的电影迷失而病态、路川的电影对历史有错误认识、宁昊的电影关注人性猥琐。
对了,他还批评了李元青。
李元青以前的《圣殇》、《活埋》以及主演的《爆裂鼓手》都是畸形病态的审美,虽然拿了奖但不值得骄傲。
这两年拍的电影阳光了些,虽然爱情电影内核肤浅,至少内容积极,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结果李元青又开起了倒车,去整阴暗的文艺片了。
《狩猎》的简介摆在那儿,有些内容很好猜。
当然,对李元青的批评只是顺带。
文中最大篇幅内容留给了宁昊。
“其新作《无人区》只是关注人性猥琐?……为了好看,为了艺术极致,不惜违背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其实这还不是主要的失误,最主要的失误是丢失了艺术家的一份社会责任:这样的艺术设定和艺术表现于中国国家形象不利,于华国国民形象不利,与华国公众安全心理不利!因娱乐而损公,乃症候所在也。”
几句话基本就给宁昊的《无人区》判死刑了。
轮番打击,过审无望。
宁昊这才想起当初提醒过他的李元青。
悔不当初!
宁昊又想起李元青当年的《圣殇》也是遇到了审核困难,说不定他有什么特殊方法能帮到自己。
这才飞越大洋,专门来探班,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指点。
李元青能不知道宁昊那点心思?
所以他给出的建议也很务实。
“这部电影先放下吧,压两年不碍事,再去拍点商业片,换换思维顺带放松心情。”
宁昊还是有些不甘心。
“李导,真的没有法子了吗?”
“别想了,现在这局势你还看不懂?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或者荣誉,上面为了利益还能给你说两句,就像韩董能为你奔走一样。但这个局势是利益问题吗?谁敢置喙一句?
扎克伯格这些人因为碰了这件事,全都被拦在国门之外,我的微博也才能崛起。
原则问题,没得商量。
压两年没关系的,等过两年高压态势降低了,市场环境更好了,你这部电影还能凭借饥饿营销赚个几亿票房,不会亏的。”
“我要的并不是票房。”
“想要荣誉?那就下次再找个好剧本吧,这次也算是你时运不济。其实,欧洲三大这些年对这种西部片观感也一般,我拿戛纳最佳导演那年,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在欧洲一奖未得。
时代不一样了,你不能拿着上个世纪的参考答案来答这个世纪的题目,考官不一样了,《无人区》就算一刀不剪,拿到欧洲参选评奖,得奖概率也基本没有。
你我都该向前看。”
“那你这部《狩猎》呢?不也是探讨人性阴暗面吗?而且也要递给欧洲三大。”
“你应该能看出来,这部电影更符合奥斯卡的口味,好人蒙冤、众口铄金,那群老白男更喜欢,所以我请的也是好莱坞明星。我当然会投递给欧洲三大,但那只是充当奥斯卡前哨站,得不得奖无所谓。”
“哎,现在能留在好莱坞的华人导演只有你和李安,我们留在国内的导演想要挨奥斯卡的边都做不到。”
“华国电影市场目前还是太小了,以后体量大了,就不必再羡慕好莱坞了。”
“华国电影市场体量能有多大?十年后撑死了一年一百五十亿华币的总量。”
“这你就完全想错了!我是真的认为十到十五年后华国电影市场有机会媲美整个北美,我们在自家里也能创造几十亿华币票房的电影。”
宁昊知道李元青眼光好。
但他还是不太相信这件事情。
此次多伦多之行没能取得他想要的结果,只能灰溜溜回国。
国内的新闻也还很多。
赵燕子生了孩子。
吴言祖终于领了证。
杨蜜与张若云的戏份被陈家上先拍完了。
以便两人尽快进入《失恋三十三天》剧组。
在此之前。
杨蜜在微博宣布与荣信达履行完合同义务,到期不再续约。
“小周迅”和周讯玩的都是同一招。
这样做,既没有撕破脸,也完成了所有工作,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层面都没有资格指责她们。
紧接着。
青奕公司欢迎了杨蜜的加入。
没啥惊喜。
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演了人家公司几部戏了,不进去给公司打工还能怎么办?
只有青奕公司内部知道。
杨蜜就签了三年,三年后能不能留得住也是个未知数。
《失恋三十三天》开机现场也是杨蜜和张若云的正式签约发布会。
陈曦和马越都到了现场。
李元青没来,他在多伦多拍戏。
刘奕菲没来,她刚落地香江,准备参加金像奖。
杨蜜当天在现场还很开心,毕竟加入青奕,电影道路就一路顺风了,唐燕拍了那么多电影,可把她羡慕坏了。
但到了晚上。
曾佳一番话又让她心里有了些不舒服。
“我记得唐燕签约现场,李元青可是亲自出席了,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杨蜜摇摇头道。
“李导很忙,我不认为自己值得人家专门飞一趟回国。”
“那电影资源呢?韩严导演目前还没有成功的代表作,谁知道《失恋三十三天》会不会成功?一部成本才七百来万的小制作,就算成功了又能给你有多少商业价值提升?
唐燕这段时间在抢的资源是国内女导演第一人薛晓露的新作,商业价值能一样?”
“佳佳,那你说怎么办?”
“还是得接外戏,香江北上剧组不少,他们的大制作都得去尝试。”
杨蜜有些犹豫。
“李导好像很瞧不上香江大制作剧组。”
“他是大导演,国内能入他眼的剧组本来就没有几个,可你是演员,有大制作的机会凭什么不去争取?刘奕菲不会演,唐燕也不演,四小花旦里的其他人,谁有你现在的热度?南边有大把大把的机会!而且,我们又不是违背合约,你没安排工作时接点外戏也是提前商量过的,陈总没有反对,你还担心什么?”
杨蜜被说服了。
“那你帮我留意一下,如果真有好机会还是记得跟陈总说一声,至少接下来三年会是青奕公司艺人,我们要搞清自己的定位。”
“放心,不会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