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四日。
《火星救援》在北平举办首映礼。
地点定在政协大礼堂。
就在昨天,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航天局领导今天就出现在首映现场。
他们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团队,在首映现场有大用。
作为有可能破二十亿的国产电影,《火星救援》已经是万众期盼。
只要是有空的明星演员都来红毯上刷个脸。
暑期档上映的片方,基本要把自家明星拉来溜一下。
除了《小时代》,郭小四还是记得多年前被李元青搞得灰头土脸的样子。
杨蜜倒是来了,身上没带任何《小时代》的标签,生怕惹来李元青的不快。
接着才是各资方代表和电影局领导们。
最后,才是电影主创。
唐国强等人是正常装扮,一身得体中山装。
但姜闻等五名宇航员演员不一样,在他们下车时,两旁等待的人群发现,他们竟然身穿道具宇航服!
姜闻摘下头盔与众人打招呼道。
“这玩意儿戴着真热!”
引来众人一片笑声。
李元青和郭凡倒是不用如此,一套黑色西装足够。
五名演员加上两名导演,七人在红毯前合了一张影之后,迈步走进大礼堂。
在姚贝纳的歌声里,主持人撒贝宁的开场词中,首映礼正式开始。
撒贝宁是李元青向中央电视台邀请来的,这种大片,配备的主持人也得有点档次。
撒贝宁拿着话筒说道。
“我其实没有主持过电影首映礼,但李导告诉我,《火星救援》意义非凡,项目筹备一年多,拍摄加后期又花了接近两年,三年多时间,两亿华币制片成本,凝结了航天人、电影人的心血,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科幻史诗级大片!
在戛纳电影节开幕首映时引起轰动,让世界为华国电影、华国科技侧目。
我当时听到这,热血澎湃,当即毫不犹豫接下这一委托,能把这么重要的首映主持机会交给我,我感到很荣幸。
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主创成员登台!”
姜闻此时又把头盔戴上,站在队伍打头阵的位置,领着众人一一登台!
每一位主创登台,台下都响起热烈的掌声!
众人都登台后,五名演员这才将头盔摘下。
撒贝宁称赞道。
“这身宇航服是真帅!”
姜闻问道。
“是衣服帅还是穿着衣服的人帅?”
“除了不穿衣服的人,都帅!”
一点点笑声过后,撒贝宁将话筒递到了郭凡面前。
“郭导,听说你完整的参与了道具宇航服的设计、制作、完善等流程,你们跟我们讲讲演员身穿的这套道具宇航服与真正宇航服之间的区别吗?”
此刻,后面大屏幕自动切换成一套真正宇航服的介绍图。
郭凡拿起话筒向观众们介绍种种区别。
讲完后,撒贝宁第一个鼓起了掌。
“太用心了,每一个细节都能如此精益求精,这份诚意就得先值十个亿票房。
那好,那我们接着问我们的宇航员,你们演这部戏有什么样的感受?”
大家都说没有体验过,很新奇,也被华国航天人的精神深深感动。
当然,除了这些官话套话以外,姜闻忍不住提到一件事。
“在这里,我要控诉一下咱们的李导,他竟然让我‘玩使’,他还没提前告诉我,恶心的我三天吃不下饭!”
撒贝宁惊奇问道。
“李导,姜导说的是真的吗?”
李元青笑道。
“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一段若是实拍,对演员的身心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采用的是烂泥加上一点气味挥发剂,模拟了那种状态,而我们的姜导也贡献了非常真实的表演。”
“那个气味挥发剂的成分是什么?”
“呃,其实和臭鸡蛋类似,就是一些含硫化合物。”
撒贝宁称赞道。
“不愧是华国科幻片大师,李导回答起来也是非常专业。
我们都知道,李导人生第一部长片就是科幻片,你觉得《火星救援》与当年的《彗星来的那一夜》有什么不一样吗?”
“除了明面上投资、取景等不一样以外,我认为两部电影最大的不同,不在电影内而在电影外。”
“怎么说?”
“《彗星来的那一夜》基于的科学理论是量子力学、平行宇宙,这类科学理论能否应用到现实,什么时候投入应用,都很难说,故事中‘幻’的比例比较高。
但《火星救援》不一样,‘科’的部分占据主要,我始终坚信我们华国的航天人会在不远的将来踏上月球、登上火星!”
撒贝宁开玩笑道。
“说不定,那一代航天人过两天就得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影厅,欣赏这部《火星救援》!”
航天局领导带来的团队向主持人示意,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撒贝宁看懂了手势,立刻开始进入今天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与真正的航天员实时互动!
六月二十日,神舟十号航天员进行了华国航天史第一次太空授课!
历时五十一分钟!
这一次,应李元青之邀,经航天局领导批准,允许再进行一次为期十分钟的直播!
真正的三位航天员用十分钟左右时间向坐在大礼堂的嘉宾们简单打个招呼,希望一代代航天人能矢志不渝、拼搏奋斗,早日实现人类探索星辰大海的梦想!
能有这十分钟已经是破例了,李元青也不敢奢求什么。
航天局领导在台上介绍着华国关于未来探索火星的宏伟蓝图。
因为前年“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火箭,因对方的火星探测器出现故障,“萤火一号”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宣告失败,这让许多人对华国的火星探索计划表示悲观。
航天局领导郑重告诉国内外,我们不会因为经历挫折就停下脚步,我们已经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未来时机成熟时,会再次启动火星探索计划。
“我相信,我们下一次启动的计划会更先进、更科学、更合理、更完善,让我们华国几千年的飞天梦成功变为现实,让李导的电影不再有科幻的标签,而是一部纪实片。”
李元青表态道。
“若我能看见那一天,以后只给航天技术拍科普片,我也是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