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在雪地漫无目的奔跑,体力和精神都到达极限,牠们极有可能因低温产生集体幻觉。
果然,有人开始扯掉围巾在头顶在头顶打圈挥舞。
牠们奔跑的姿势充满希望,蹦蹦跳跳朝着烟雾缭绕处飞奔。
这些人“扑通”跪倒在烟雾中,脸上露出迷之微笑。
“暖和,好暖和!”有人不断喊出这句话。
很快事情就开始不对劲起来。
有人嚷嚷着什么“热能神”,同时驱赶周围其他雄人。
一场荒诞的混战开始了。
牠们扭打在一起,跟线虫很相似。
不断撕扯对方身上的防寒服,成功者,则会一手高举衣服碎片,一手高举拳头。
然后毫不犹豫跳下深不见底的裂隙。
有人站在裂隙旁咧嘴笑了,露出光秃秃的牙龈和满嘴的血,点燃随身携带的炸弹。
一边喊着“热能神”万岁,一边被炸成碎块。
血流进更加宽阔的裂缝,很快,下方传来“地龙翻身”的空气倒灌声。
牠们更加兴奋:“热能神来救我们啦!来救我们啦!”
第二轮液氮爆炸发生了。
离裂缝较近的人,肉眼可见地冻成冰雕,身上的皮肤一片片剥落,直至成为雪地的一部分。
戚炀倒抽一口凉气:“虽然现场很精彩,但......为什么?怎么疯了?”
姬豪尔眼帘低垂,没有表情:“磁极偏移,加上极端环境,容易导致雄人精神崩溃,更容易唤醒牠们内心对原始宗教的向往。”
“真是脆弱的物种。”
当初极寒来临前,女人们虽然有心理准备,却是直面蓝星的这场悲剧。
一夜间来不及移栽的室外的试验田全部死亡。
许多动物因初期无法适应而死亡。
基地的人类,尤其是高龄人病倒一批又一批。
当初「蒂氏尼」游乐园的执行总裁奥利弗,那位睿智的老人,也在这场灾难中死去。
纵使「深鲸号」早早躲到水下适应温差,姚威实验室的细胞还是大批量死去。
女妭族的孩子甚至因受不了长期生活在水下,被接去基地,患上减压病不治身亡。
大家也曾陷入深深的痛苦,有许多人一边流泪一边善后。
人人都崩溃过,但崩溃完继续保护家园。
没有人说丧气话,更没人把希望寄托于不存在的“神明”。
动物死亡率高,那就找出原因,规避这类事件;
实验田凋零,那就让婋婋翻土,找出地下土壤,在室内重新开始;
女妭族有孩子不适应水下,她们就每日带孩子进行压力训练,没孩子的也开始打洞,回归老本行。
姥姑说,她们在地上生活太久,身体懈怠后容易出现基因缺陷。
现在大部分女妭族人已经转入地下,白天上来,晚上回去。
还有许多从前生活在热带的孩子,也由女妭族接手,转去地下生活。
每个人都在为极寒后的生活努力。
姬豪尔预测,极寒只是开始。
她们身处地震带,总会爆发更大的灾难。
这才一定要做成量子跃迁实验。
高纬度虽然寒冷荒芜,但气候稳定,至少不太可能出现地震和火山喷发——
毕竟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雄人已经用武器把板块重新“分配”了。
姬豪尔选的就是那块最不可能出现地壳活动的板块。
女人众志成城,这才成功保住基地。
即使最开始战争爆发,她们也不曾寄希望于他人或神明。
望着最后一具掉入深渊的雄人尸体,戚炀说:“牠们真的不适合在蓝星生存。”
“也快淘汰了,否则身体不会这么差。”
姚威周绪长期对肉类加工厂的存肉进行研究,基因方面又有了新进展。
某些悲剧基因一开始是x的变异,后来它开始像病蠹一样自体克隆分裂。
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y出现。
牠们的区别是根据x的不同发生不同异变,因而会长出不同外貌。
实际上,牠们都是第一个y的复制体,复制人同时也复制了灵魂。
所以世界上每一个y的思维方式都是反人性且一致的。
牠们热衷祭祖,也是为感谢蓝星上出现的第一个雄人。
然而y的悲剧远不至于牠们单一结构的大脑——
复制体再呈病蠹式增长,也是细胞的分裂再造,总有一天会活性不足彻底灭绝。
原本按照第一个y的预想,牠们寄生在女性体内,至少能生存数万年。
可惜牠们贪心不足,不仅寄生,还控制克隆体们杀害自然出生的女性。
又为填补原本的女性空缺,强行保下弱智雄胎。
久而久之,克隆体就越来越弱,越来越单一,灭亡速度呈75°上升。
大自然中,数量是无法取胜的。
牠们会在某一刻同时死去,就像横行的各类瘟疫,肆虐再久,也会在某一时间消亡。
病蠹会再次席卷,是因它们太渺小,人类无法时刻关注。
雄人不会再次席卷,因为女人不可能给这个机会。
......
吕娥姁和舒然舒奴在贝塔的居民区醒来,眼前是正常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外面是冰屋,笼罩着整个小区,暖黄色火光从窗外映照进来,看得人心里也暖洋洋的。
昨晚吕做完穿刺后就直接睡了过去,舒然舒奴就选了个一楼。
外面有铃铛声,三人心中一紧,条件反射跳下床躲着。
在新大陆,铃铛声代表需要居民回避,有人探头就是激光枪伺候。
三人缓了一会儿,才想起在基地。
抬头透过落地玻璃门看去,门外路过一座高大的身影。
铃铛声是肩高三四米的驼鹿们发出来的。
它们是基地的“巡夜者”,每日清晨会在每栋冰屋前经过,负责叫醒人类。
如果有人类不适,它们也会在第一时间驮着人去医院。
三人所在的屋子,恰好正对冰罩的窗户。
她们眨眼,利用棱镜的自带资料库进行动物知识补充。
“......西伯利亚驼鹿和基因改良的北美马鹿,耐寒基因源自猛犸象......好酷!”
“酷的还不止这些,”姬豪尔不知何时出现,靠在门框,“洗漱后吃早饭,我给你们介绍。”
早餐根据每片居民区固定人口数量进行投放,保障每人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
“居民区是按照各自喜好分配的,这块属于大型动物养殖区,不怕它们的人就能住在这儿。”
除了鹿群,还有来自苏格兰高地的牦牛群,原本还有长颈鹿,可惜它们没能挺过严冬。